多目标跟蹤、多目标打擊、下視下射,到了80年代都還是戰鬥機雷達的高級功能。
都不用說太多,到了80年代初,我們連能夠跟4打2的雷達都沒有,甚至說得寒碜一點,能穩定跟1打1的雷達,大約也是沒有的。
想到這裡,劉總心裡又犯了愁,都不用深入想,就知道這些硬件上的提升,帶來的是雷達信号處理量的急劇增加,如此一來,哪怕有了硬件乘法器,依然有些捉襟見肘。
“高總,如此一來,我怕我們雷達算不過來啊。
”
高振東對此早有考慮。
“你們可以考慮用最新的C6108控制多路硬件乘法器,并行計算。
”
“DJS-61?”這個消息劉總是知道的,說起這個,他才想起來面前的高總工,就是DJS-61的設計者,難怪他對此早有準備。
高振東搖搖頭:“不是,就是C6108,DJS61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接口配置,對于這種并行計算是有些不合适的,你們需要直接使用C6108和C6110,進行針對性的電路結構設計,才能控制好多路硬件乘法器的并行計算。
這個事情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會幫助你們的。
”
高振東這話,讓劉總的心放下來一點點,倒不是他隻會等着喂飯,而是高振東提出來的并行計算的概念,他實在是不怎麼熟悉,怕耽誤事情。
話雖如此,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高總工,多路并行計算,就意味着要很多塊硬件乘法器,會不會對雷達的體積和重量造成重大影響?”
高振東點點頭:“對,會有影響,不過攻-5多用途型的機頭空間和載荷量相對于戰-6這些飛機來說,要充裕得多,應該問題不大。
而且……你們先用闆級的硬件乘法器做着,我有一些安排,如果順利,會大大降低硬件乘法器的體積和重量,萬一來不及,重一點也問題不大,我們兩條腿走路。
”
高振東對硬件乘法器的IC化工作本來已經基本完成,但是防工委在吸收了京城工大的尖子畢業生之後,成立的IC設計機構,讓他有了更多的想法。
劉總聞言,眼淚都差點流下來了,高總太貼心了。
他真的,我哭死~~~~~
話說到這裡,新戰鬥機雷達的總體方案算是徹底定型,除了天線還要等劉總他們對波導縫隙陣天線的測試結果出來之後,在倒卡和平闆縫隙之間二選一之外。
如果樂觀一點,那就是脈沖多普勒體制、波導縫隙陣天線、當前環境下堪稱龐大的數字信号處理能力、機掃+電掃的掃描方式……
和劉總知道這套方案很先進,但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先進不同,高振東對于這套方案能達到的高度心知肚明,非常期待。
雖然受限于現有技術環境條件,做不到高振東所知的最好,但是絕對能做到現有環境下的最好。
高振東甚至有些期待幾年後,花旗佬大規模進入交址了,那畫面太美,不敢想象。
别看名義上花旗佬空中對我們有裝備優勢,實際上在與花旗人的空中交手裡,60年代之後至90年代之前,我們一直都占上風,這實在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有政治地緣的,有裝備某項特性突出的,有戰術戰法的,也有我們作戰意志和作戰技術的……
而高振東在期盼的,就是連那些“裝備優勢”都被基本抹平乃至某些項還略微占優的情況下,能看到什麼結果。
劉總一行人帶着在高振東這裡的收獲,高高興興的回去了,其中最寶貝的,自然是那個被他們包裹得嚴嚴實實,用各種材料保護得非常周到的波導縫隙天線。
他們花了好大的功夫,在三分廠找來各種包裝材料,把這東西墊好,然後在外面又用其他材料又包了一層。
在保證結實可靠的同時,他們還把這東西的包裝外形弄得四四方方,完全看不出原本是個什麼形狀。
高振東看着劉總他們這一通忙活,笑道:“劉總,你們這也太過小心了吧,這東西看個輪廓形狀看不出什麼的。
”
圓形的雷達天線多了去了,抛物面、卡塞格倫、倒卡……這些看起來都是圓的。
劉總認真的搖搖頭:“不行不行,再怎麼小心都不過分。
”
說完,他幹了個更誇張的事情,他直接在三分廠,把電話打到了防工委,由防工委派護送力量把這東西運回單位。
防工委那邊也是爽快,隻聽他簡單說了一句:“我在十七機部這邊,需要委裡派點人,送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