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麼什麼東西都做過試驗了?所有評審人員突然意識到一個技術上感覺很可怕、效果上讓人很歡欣的事情。
——二代坦克實際上是拿着預研那點兒錢,基本上把大部分子系統都做了一遍,有的是完全做成了,有的至少驗證了原理。
其實也不完全,有的錢,是前面5DL改進裡面的,比如炮和甲;有的錢,是其他部委出的,比如激光測距儀的核心器件、熱像儀等等。
但是他們不知道啊,隻知道他們看到的結果就是這樣。
這是他們開立項會議,目标前景最為明朗的一個,甚至應該說叫明确。
與會人員都定了定神,還是回到事情本身上面來吧,既然這個裝備的準備做得這麼充分,那麼就錦上添花,讓它更好一些。
“你們在懸挂上面連液氣都不願意用,極為保守,但是在火炮穩定系統上卻是這麼激進,直接跨過了液壓穩定,用上了電子穩定系統,甚至是直接一步到位,略過模拟穩定,用上了數字穩定系統,這是個什麼考慮?”
這個可就問到老何的癢處了,這東西,他們是跟着高副總師一路學習下來,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充分考慮了現有條件,最終才決定走這條路的。
可以這麼說,在火力這個大範疇裡,其他東西都是有高振東直接出手的因素在裡面,火炮、計算機、觀瞄等等,都有,但是唯有雙穩這個事情,是他們在高振東給出的原理基礎上,純靠課題組自己努力學習,消化吸收,然後設計出來的,成就感超強的。
“帶液壓的,在制造上面是個問題,可以說是每一套,都是一個新的征程,都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但是電子穩定系統不太一樣,它有點像剛才的把炮彈集中起來設計。
一旦電子元件成熟,對于整個系統來說,總體上的難度就沒那麼大了。
”
機械、液壓的精密設備,其科技含量是很高的,不止在其本身,而且還關乎制造,由于材料、工藝、管理等原因,哪怕是技術原理上突破了,但是制造上也是困難重重。
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每一套都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說都是有新的問題要解決。
而電子就好一些,難度被集中到元件設計制造端,而且是要麼不解決,要麼就解決得相對比較好。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機械液壓設備有點像高振東前世,治理排放污染裡的燃油車,排放分散,治理困難。
而電子的就好很多,好像電車,其排放污染集中在幾個環節——發電廠、電池制造、回收處理等,這就方便多了。
同樣程度的污染物或者是問題,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其難度和成本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能有數量級上的差别。
——車子這個事情上,高振東選混動,老家在山區,純電實在不方便。
另外一個實際的例子就是,到高振東穿越為止,花旗佬的F-35對于我們來說,其實總體就那個樣,什麼氣動設計、AESA、EOTS、數據鍊等等,基本上沒什麼不能實現的,甚至比它還強,但是F-35B那根用于連接發動機和升力風扇的傳動軸,卻是不能保證搞定的。
電子系統的最大困難,在當前來說在于傳感器和控制器,前者精度要高,後者速度要快。
老何繼續說明原因:“而且數字雙穩,能夠方便有效的融入到火控系統裡面來,我們的火控也是數字的,在這一點上液壓和模拟都和它不能比拟。
”
專家點點頭:“嗯,這個考慮很好,我也相信數字穩定系統能夠達到你說的這些目标,我的意思是,我們的技術儲備,能達到數字穩定系統所需的要求麼。
”
老何笃定的點點頭:“能!”
“那就具體的解釋一下吧,對于控制核心,剛才你們提到的DJS-60D的确具備這種控制能力,我相信其每秒1萬次的運算速度用在這個事情上沒有問題。
但是傳感器呢?我剛才粗略計算過,現有我們最好的旋轉變壓器的精度,很難達到這個穩定系統所需的精度要求。
”
看得出來,這也是一位資深技術人員,技術功底非常紮實,經驗和對現狀的掌握也非常豐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比較準确根據現狀的估計出技術風險。
說這話的時候,他很好奇的看了看高振東,這同志會不會又來一句“我解決”?
巧了,這個事情,還真是恰好和高振東的安排不謀而合。
不等老何回答,高振東又擡了擡手:“光電編碼器在搞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