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膨脹系數怎麼樣?透光率呢?”對于現在手上的事情來說,這兩個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參數偏一點,可以在設計上做相應調整來做适應,比如折射率。
但是這兩個是沒法調的,會直接影響到結果。
“透光率基本一緻,355nm下偏差在2%~3%之間,熱膨脹系數0.5ppm。
”
噴吹冷卻效率影響到非晶體結構,所以有這個變化并不奇怪。
聽見這個結果,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包括高振東。
“高總工,這回你放心,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了。
”李工非常興奮,剩下的事情,有光學系統二期課題的,還有熔石英光學玻璃材料課題的,說起來也搞笑,這個課題還沒申報呢,結果都出來了。
十二機部:這事兒,我熟,你們習慣就好。
“好,那我靜候佳音。
”眼看着這搏一搏的成功率越來越走高,高振東比他們可高興多了!
下午,長吉市郊機場。
東光所的李工握着高振東的手:“高總工,現在這套擴束光學系統,我們會盡快按照你們的建議調整好,争取明年一月到二月,你們就能用上它。
至于5μm的微縮投影,你放心,我們全力以赴。
”
通過碳研院的同志,他們至少知道高振東是個總工了,而不是像前面一樣“高同志、高同志”的叫。
高振東笑道:“那就拜托給您了,我代表十二機部,先謝謝你們。
”
十二機部:誰啊誰啊,就擱這兒代表我們?噢,振東啊,那沒事兒了。
高振東麻溜的替十二機部欠了個人情,就東光所現在的成果,已經補上了早期集成電路工藝的最後一塊闆!
不過他的話,聽得旁邊的老段臉上直抽抽,你特麼不是十七機部的嘛?這代表可代表得忒遠了。
他過來,除了送送高振東之外,也是有話想和高振東說。
“高總工,你在我們院說的那個東西,雖然我們院實在抽不出人手來搞,但是你放心,隻要你想搞,你給我吱一聲,我在院裡請假都過來支援。
”
老段趁沒人注意,悄悄的對高振東道。
很遺憾,碳研院終究還是沒有能抽得出人手來搞熱解石墨,雖然這個東西和他們專業上最為對口。
但是老段有個預感,能讓高振東都這麼感興趣的東西,一定了不得,高振東是終究要搞這個東西的,到時候,不論是不是在碳研院搞,他來摻合摻合絕對是好事兒。
從高振東的話裡,他已經聽明白了,而且他和高振東打交道更多,更清楚高振東的風格。
熱解石墨好,但是要用CVD搞,而且他已經安排了人搞CVD,1761所,一聽就是十七機部的地盤,要說這麼巧,恰好就有人搞CVD了?這裡面要說沒有高振東的影子,他不相信。
現在看來,熱解石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缺搞石墨的人搭把手。
至于理論和路線方面的研究,在老段看來,以高振東過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習慣,搞這個東西,他絕對是胸有成竹,缺的不是搞這些核心的人,缺的是具體落地的人,俗稱工具人。
老段不相信,高振東能把熱解石墨的一切說得頭頭是道,自己對于怎麼弄卻完全不懂?
不可能!這不是他的風格。
所以他悄悄的在高振東這兒打了個提前量,這可是大課題。
高振東樂了,老段這腦子,靈光得很啊。
“嗯,行,如果有這個意向,我一定通知你。
”
老段咧着個大嘴,笑了,機會還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在東光所、碳研院以及地方部隊同志的歡送下,高振東一行三人登上了飛機,又在飛行拖拉機上颠兒了四個小時,才回到了京城。
比過去的時間要短,速度要快一些,這和飛行拖拉機本身沒什麼關系,主要是因為12月吹的是北風,從長吉飛京城的飛機,順風!
雖然風不大,但風的那點兒速度對于飛行拖拉機這個飛機來說,加速效果那還是很明顯哒,就特麼離譜!
坐着廠裡的車回到家中,已經是60年最後一個月的24号晚上,婁曉娥早上就接到了高振東電話,從婁家回來等着了。
一看見高振東,婁曉娥放下手裡的鍋鏟,歡呼一聲就挂脖子上來了。
她估計高振東沒吃晚飯,正給高振東備着呢。
高振東一邊抱着她轉圈圈,一邊想着:诶,這日子可以,明天帶曉娥出去逛逛。
倒不是高振東覺得這個日子是個什麼節,主要是這個日子在他前世,是個很好的借口,習慣了,男生懂的都懂。
就找個借口約會而已,至于說前世的大學生們真信那玩意兒?扯呢,他們信飛天意面教的可能性都比信那玩意兒的可能性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