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在東光所呆了差不多七天,除了前面兩三天是處理光學系統的事情之外,後面就都是在配合東光所,試制熔石英玻璃。
東光所也調集了所有相關的力量和資源,全力撲進去。
之所以這麼來勁,是因為早在決定合作做這個東西的第二天,三軋廠那邊就把高振東試制的那一點點存貨,送上了飛行拖拉機,當天下午東光所這邊就收到了。
雖然自己還沒試制出來,但是高振東已經做好的樣品,還是可以測試一下的,至少能心裡有底。
一套測試下來,具體的數據就不用說了,東光所的反應就一個:“搞!一定要把這個東西學過來!”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個東西有個好處是高振東自己都沒說的,而且高振東也不知道,因為他沒有設備進行測試。
那就是這個材料不隻是在350nm左右透光性好,甚至在大部分的紫外波段,都保持了良好的透光性。
就這一個特性,這個東西的意義就從光刻機光學系統的配套材料,搖身一變,一躍成為未來紫外光學系統的重要材料了。
而且通過調整裡面摻雜的元素或者化合物,是能調整光學性能的。
而這個東西經過調整後,就算工作特性和現有材料類似,就一個熱膨脹系數就已經足夠饞人了。
實測0.3ppm/℃的熱膨脹系數啊,用在小尺寸光學系統上,那就約等于根本沒動的意思。
李工拿着測試報告,對高振東就說了一句話:“你要的5μm,我包了,我給你立軍令狀,哈哈。
”
他們總工也連連點頭:“對,他這個軍令狀,我們所全力支持!”
高同志這種甲方太好了,不但給你提供課題,還給你提供思路、提供器件、提供材料,甚至還送你套成果,上哪兒找去。
這種好同志好單位,一定要團結好,把人家的工作做紮實了,要不然這心裡過意不去。
有了這個基調,東光所速度飛快,調集了所有相關的資源和配套廠,全力傾斜在這個事情上。
東光所的同志都明白,高振東在這裡時間是有限的,趁着這個大好機會,有他親自壓陣,當面溝通指導,先把東西做出來,再去談改進的事情。
配方工藝什麼的,先不做任何改進和優化,就是按照高振東給出的要求,力求在這段時間内把實在的東西,親手做一批出來再說。
也虧得是在這個時候的東北,技術實力強大,要不然就那個氣體噴吹冷卻裝置,就不是短時間能搞得定的,就這,都還是借用了其他廠用于其他用途的氣體噴吹裝置湊合用的,效果還真不如高振東他們那個,畢竟人家1761搞的這個裝置,是正兒八經有針對性設計的。
就在高振東臨走的前一天,東光所總工、李工、高振東等人齊聚一堂,看着面前霧蒙蒙的半透明長方體。
這就是他們折騰了好幾天的熔石英光學玻璃了,由于高振東是曾經試制過的,相當于完全不需要研究時間,隻是做一些針對東光所現有資源的調整工作就可以,所以速度飛快。
看起來霧蒙蒙的規整長方體非常漂亮,相比透明璀璨的形态,有一種厚重質樸的美感。
至于是半透明這個事情,不用擔心,切割打磨抛光之後就透明了,半透明是因為材料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對光的反射和折射方向不一緻造成的,填平或者去掉這些凹凸就會有改觀了。
熱知識:洗澡的時候不要往衛生間窗戶的毛玻璃面上潑水,貼毛玻璃膜的倒是可以随意一點。
李工還是有一點不真實的感覺:“高同志,這個東西,就這樣搞成了?”
總工倒是很沉得住氣,也尊重科學規律:“你隻能說是樣品試制完成了,但是是不是成功,能不能趕上高同志他們原始樣品的程度,還是要檢驗過才知道。
”
說完,招呼所裡的同志取樣,進行檢驗。
這東西切割打磨抛光起來,還得花點兒時間。
這一天的晚飯,是東光所加上碳研院,一起請他吃了頓飯,段工在酒桌上非常老實。
就說老段是個妙人嘛,妙就妙在這些地方。
該上的時候上,一點不含糊,感覺不對的時候能屈能伸,一點不勉強。
兩個單位的人都在呢,不用他頂着高振東的火力硬上了。
第二天早上,忙碌了半天一夜的東光所檢驗人員,拿着測試結果找到了所總工和李工。
“總工、李工,結果出來了!”檢驗人員很興奮。
“怎麼樣?”正在陪着高振東說話的兩人,轉頭盯着檢驗人員。
“有的參數比樣品要好一些,有的參數比樣品要差一些,但是偏差都在一定的範圍内,可以認為是一緻的。
”
兩邊的設備、材料等環境條件有些出入,這種出入帶來的偏差非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