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
“這個才是正主,這個才是正主嘛。
”
說起來好像也不複雜,高振東根據最小二乘拟合、擴展卡爾曼濾波各自的弱勢和優勢區,将預測算法根據點位數量進行了分段,多少點以下完全使用最小二乘拟合,多少點到多少點兩者采用變權重加權平均,多少點以上完全采用擴展卡爾曼濾波,都寫得明明白白。
最重要的是,高振東還做了兩件事,他根據數據,确定了上面兩個分界點的具體數值,而且還給出在兩個分界點之間,兩種算法權重根據點數變化的具體算法,這就讓電磁所的同志非常舒服了。
在這部分,高振東甚至還根據電磁所使用的原本的質點彈道模型,進行了擴展,給出了擴展卡爾曼濾波模型。
在這個模型裡,他除了彈道系數、重力加速度、風力、雷達誤差等常規參數之外,還引入了虛溫、空氣密度函數、阻力函數、雷達噪聲、高斯白噪聲等參數和一些以函數形式出現的參數,考慮非常周全。
可以說,高振東給的模型,直接是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提升了一大步,至于他怎麼知道這些,嘿嘿,一部分從草原拖拉機廠坦克火控資料裡偷學的,還有一部分是别的資料裡他回憶起來的。
這個模型其實基本上和雷達技術本身沒有一毛錢關系,但是看起來好像他又很懂的樣子。
看着這個模型,陶工和他的同志們目瞪口呆。
“陶工,這位同志是哪位搞炮的彈道專家吧?比我們這個模型,人家這個可高級太多了,我們這個隻能算這個。
”
這位同志一邊說,一邊伸出了一個小拇指。
“瞎打聽什麼!”陶工也吃不準高振東到底是幹啥的,反正從聽提到這位同志的隻言片語來看,好像啥都搞點兒的樣子。
“别管人家是幹什麼的,先試試能不能用!”關鍵是,自己的模型,也是人家京城工大搞炮的同志給的,誰都是專家啊,不行不行,先試試,總不能用瞪眼法,看上去誰的複雜誰就好吧,有的好公式好模型,那就是簡單到極緻的。
歐拉公式:你說得對!
一群人手忙腳亂的開始拿着高振東這個模型做仿真和計算,這花了不少時間,主要是高振東這個模型比原來的複雜太多了,修改程序挺費事兒的。
還好,等到程序調好了,這速度可就快了。
啟動程序,調用數據文件,計算機屏幕除了跳動的光标,基本靜止了。
這年頭的計算機,為了節約資源,在工作的時候如非必要,是不會去搞回顯、過程顯示這些花裡胡笑的東西的。
過了一段時間,一張最後的誤差分析結果出現在了屏幕上,至于中間的數據,都存在存儲器裡了,顯示器上放不下。
衆人伸頭一看,全場轟動。
“哇!”
“神了!”
“牛逼!!”(破音)
誤差分析顯示,從5個點開始,這個新的模型的精度對比自己的那個老模型,就一騎絕塵。
——遙遙領先!
“5個點位的預測縱橫誤差都在200米左右,能火力覆蓋了,能火力覆蓋了!”
這個精度,用重炮火力覆蓋,效果還是能達到的,隻是對于營屬或者連屬火炮來說,就力有不逮了,數量和火力都不行。
“5個點這個算個屁,你看看15個點的,不到30米,30米啊!”
如果說200米的精度以當前的火力配置,要差不多到軍屬遠程支援炮火才能搞得定的話,那30米這個精度,那可就營、連火力都能讓對方喝一壺了,如果還是用重炮的話,這個精度能讓重炮做到精确打擊。
這東西,能搞,完全能搞!
陶工是萬萬沒想到,一個電話,就完全解決了自己的算法問題。
然後,他回頭就給自己的同志來了一手回手掏:“高興吧?開心吧?這都是人家異地專家同志的功勞!接下來,我們還有硬仗!怎麼做出滿足要求的雷達來!”
不過他的人完全不給他面子:“陶工,你别掃興嘛,現在先讓我開心開心這個事情先!”
陶工聽見這個,自己都笑了起來。
他丢下開心的衆人,去給高振東打了個普通電話。
“謝謝!療效顯著!”沒說太多,主要就這一句。
“嗯,有療效就好。
”高振東自己也非常高興,這個模型,可以算是他結合自己的知識,搞的原創,能起到效果,他比陶工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