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9章 誤差很大

首頁
    候,可能會習慣性的用“你就這點兒好”這種前置修飾,可老李用詞,那是真的滴水不漏。

     能把加壓再結晶爐的生産要過來,老李就心滿意足,蛋糕一起分的道理,他也是明白的。

     送走了老李,機要室那邊來電話了,高總工,趕緊過來吧,有機要通話。

     好吧,看來三分廠搞個機要室還是很必要的嘛,高振東邊騎車邊想。

     接起電話,是個陌生人:“高總你好,我是建甯電磁所的,陶治盛。

    ” 不認識,但是單位倒是明确無誤的,不隻是因為他的自我介紹,而是因為機要室自然會核實。

     高振東一時之間,沒想起來自己和電磁所有什麼交集,就算是電子對抗什麼的,自己也是和船舶所的在說。

     對面很熱情,問候幾句之後,說起了這次打電話的正事。

     “高總工,這次冒昧來電,是為了您前不久,給炮兵那邊的同志提出的一個設想,炮位偵校雷達的事情。

    ” 高振東這才明白過來,笑道:“我那就是一個想法,在雷達方面,你們才是專家啊。

    ” “高總謙虛了,您的建議,的确是有很好的理論基礎的,實現的可能性很高,技戰術意義也很大。

    就在那次會後,炮兵的領導就馬上聯系我們,要求我們展開前期的一些預研工作,還專門說了,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找您溝通溝通。

    ”電磁所的同志很謙虛。

     高振東卻是自家事情自家明白,這東西自己其實不怎麼懂的,概念知道,出主意還行,技術細節這些,人家比自己強太多了。

     “呵呵,陶工,先說好啊,這個東西我就是覺得原理上可行,出出主意,至于專業,我是不懂的,可能說不出什麼一二三來。

    ” 先降低對方心理預期,屬于是把營銷手段都用上了。

     陶工笑道:“不管怎麼說,高總這裡作為首倡者,肯定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能想到我們暫時想不到的事情。

    ” 他也覺得這方面,高振東應該專業意見是提不了什麼的,但是也許他有一些靈光一現的想法還沒能完整的說出來也不一定。

     “關于波段的選擇這些,我們倒是沒什麼問題,波長往小了靠就行,炮彈小嘛,波長小,才能有效探測,精确定位。

    但是我們初步做過數學仿真計算,發現誤差有點大,不知道高總對此有沒有什麼指教。

    ”不管怎麼說,多問問總沒錯嘛。

     陶工還在心裡感謝DJS系列晶體管計算機的普及,以前他們可是很難申請到計算機的使用權的,在那時候,光是這種類似的仿真分析,就不是這幾天之内能完成的事情,非常耽誤事兒。

     而現在他們自己有了計算機,整個預研、仿真、驗證、計算的過程被大大壓縮,大大的提高了研究效率。

     這一仿真,可不得了,誤差有點大,連理想狀态的仿真誤差都這麼大,那實際用起來誤差會更大,根本就,沒法用了屬于是。

     聽見他的話,高振東多少放了點心,嗨,早說嘛,雷達我不懂,數學我還是懂一點點的。

     既然是仿真,那麼雷達的性能問題基本上就可以先抛開了,估計是直接以某一固定誤差代入計算。

     沒有雷達的問題,那高振東可就不困了,前世加上這輩子,還有學習和編制《自動控制原理》的經曆,在算法方面,他自認為還是比陶工他們在某些方面強那麼一丢丢。

     “這樣啊,陶工,能說說你們的仿真過程麼?” 陶工一點兒沒遲疑,炮兵領導給他說的原話,是“不要有保密上的顧慮,你們想問什麼問什麼,高總想知道什麼就提供什麼”。

     “我們先炮兵那邊的同志,找了一條條件比較理想的實際彈道和天氣數據,然後代入雷達理想性能和典型誤差,模拟使用雷達截獲彈丸在彈道中的點位時,所返回的帶誤差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從2個點開始,一直到多個點,利用算法進行反演,比對與實際彈道之間的誤差。

    ” 思路非常清晰,運算量比較大,虧得是有計算機。

     “你們用的哪些算法來進行仿真的?” 聽了高振東這句話,陶工在心裡吐槽,幸虧沒信你的鬼話,說什麼不懂啊,能問出這句話,那至少說明在算法和仿真方面是老手:“我們采用過抛物線近似、最小二乘拟合,還有卡爾曼濾波。

    ” 高振東聞言道:“噢,快速預測算法和非線性濾波你們都試過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