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9章 燒穿它!

首頁
    由于事發突然,等高振東來到會議室,裡面已經是人員齊整,他距離是比較遠的,而且還是靠兩條腿蹬過來,速度自然比較慢一點。

     看見他進來,防工委領導笑道:“振東,來得很快嘛,辛苦了。

    最近都在忙什麼啊?” 反正就是随口一問,高振東也随口一答:“給小朋友寫本科普書。

    ” 嗯?知道高振東是肯定有别的工作,而且那些工作也不适合在公開場合說,但是這個答案還是讓領導很有興趣。

     “哈哈,科普書好啊,搞科學,從孩子抓起。

    怎麼突然想起做這個來了?” “上個月不是六一嘛,就覺得可以為孩子們做點兒啥,嘿嘿。

    ”高振東笑道。

     領導點點頭:“嗯,不錯不錯,心系下一代啊。

    今天叫你來,不但是為了孩子做點兒啥,主要是看看能不能為所有人做點啥了。

    ” 高振東差不多是最後一個到的,他到了,會議也就開始了。

     飛行軍那邊的同志,把整個情況介紹了一下,最後說道:“現在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它,偶爾發現了,也很快就會丢失目标,就算靠上去了,瞄準和打擊也非常困難,這個飛機速度可以飛很慢,本來就已經很難發現了,等到發現,戰鬥機速度過高,射擊窗口極為有限。

    總結來說,就是看不見、抓不住、打不中。

    ” 防工委總工道:“現在有沒有什麼辦法?” 飛行軍的同志點點頭:“我們也想了一些辦法。

    第一個是高炮部隊設伏,采用近快戰法,突然開機,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 導彈設伏是沒有用的,因為這玩意飛得太低,在導彈的最小射高以下。

     我們在1959年用S-75導彈擊落高空偵察機RB-57D之後,RB-57D就不怎麼來了,而是換成這種低空夜間偵察機。

     所以要埋伏,隻能用高炮了。

     電子幹擾是要耗電的,不可能一直開着,而且從電子靜默的角度來說,電子幹擾本身就是一個輻射源,一直開着也不是什麼好事情,而且有的幹擾是要針對雷達信号的頻段來實施幹擾的。

     總之這些情況加在一起,就意味着近快戰法是有用武之地的。

     總工歎道:“這樣很被動啊,敵人可以改變路線。

    ” 飛行軍的同志表示同意:“是的,這種辦法,隻能用于要地防衛,或者在一些航線上部署,壓縮敵人的活動空間,但是對于敵人的串擾來說,意義有限。

    ” 這也是1961年才有高炮部隊用近快戰法擊落第一架P-2V,因為守株待兔總是需要時間的,主動性太差。

    而且那之後,幾個月後P-2V很快就恢複了活動,就是因為這種方式非常被動,敵人隻要更改路線,就失效了,隻能保護一些要地。

     最好的辦法,還是解決戰鬥機主動出擊作戰的問題。

     高振東一直在聽,但是沒有說話,他腦袋裡是知道一些戰法的,而且就是日後使用的,起效的戰法,不過這些戰法一來配合複雜,效果上來說也不見得是最優解,二來也需要很多條件配合。

     最主要的是,如果飛行軍的同志能自己提出來這些東西,他就不準備說了,本來就是人家的成果,當着面開抄,那未免太沒有節操了。

     果然,在戰鬥機機上安裝探照燈、用别的飛機攜帶照明彈空投形成照明區等戰法,都被飛行軍的同志們提了出來,并且也已經展開了訓練。

     聽了飛行軍同志的介紹,防工委領導還是眉頭緊鎖。

     他轉向高振東:“振東,你對電子幹擾是有心得的,你來說說。

    ” 高振東一直在認真聽,現在應該心裡是有一些眉目了,所以領導直接就開口問他。

     聽見領導點将,高振東從思考中脫離出來:“辦法倒是有一些,但是不知道具不具備條件。

    ” 大家精神就是一振,防工委的人不用說了,他們知道高振東的習慣,說有辦法,那就是真的有辦法,而且大概率還有用,至少從原理上來說是通透的。

     至于飛行軍的同志,雖然不知道高振東的赫赫戰績,但是既然防工委專門叫這個年輕人過來參會,然後領導又直接點将,那說明這個人是有幾把刷子的,他說有辦法,那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高振東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認為,打P-2V,核心應該是轟炸機,比如我們的圖-4就不錯。

    ” 圖-4是老毛子仿制花旗佬的B-29造出來的戰略轟炸機,當然,這個“戰略”,僅限于它誕生的時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