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4章 揀大的打

首頁
    軍艦的供電能力、裝備體積、手段多樣性優勢,明顯比導彈大太多了,這就決定了軍艦一方能用各種手段,主動、被動、箔條、角反射、主動誘餌等等手段,五花八門,而且覆蓋廣功率大,導彈自身根本無法抗衡。

     所以靠計算機在現有條件下想提升抗幹擾能力,純靠雷達配合是沒什麼指望了,隻能另辟蹊徑。

     說到這個,老齊同志可就不困了。

     “高顧問,具體說說。

    ”會說你就多說點兒。

     高振東道:“在我看來,随着電子技術以及其他技術的進步,所有的裝備,都會面臨着兩個能力的不足,一是抗幹擾能力,二是目标識别能力。

    ” 這兩個概念在這個時候都比較新,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回事兒,但是又不完全相同,這讓邱總和齊工都更加重視,畢竟導彈作戰中的電子對抗,是在1962年以後與U-2的防空作戰過程中才開始接觸。

     這時候全世界都沒有針對反艦導彈的電磁幹擾技術,要不然法老國的首殺記錄可沒那麼好拿。

     “幹擾?高顧問,願聞其詳。

    ” 高振東道:“現在的導彈是用的末端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吧?那作為防守的一方,理論上可以使用很多手段去幹擾這個導彈的雷達。

    ” 高振東把各種主被動幹擾方式給大緻介紹了一下,不過沒有說太深,至于他為什麼知道這些甚至都還不存在的技術,問就是天才,我自己靠理論學習,瞎想的。

     電子技術這東西,雖然哪怕在日後幾十年一直突飛猛進,究其基本原理,說上一個“老”字是一點都不過分,最新的半導體基本理論,也是在幾年前就提出來了,偏偏高振東扯這一通,還和半導體沒啥直接關系。

     制電磁權被稱為“無形的戰場”,有一個好處是高振東即使全部靠嘴說,别人也挑不出什麼不妥當來,現在沒有,難道就不許我超前思考一下?你想不到,難道就限制了我也想不到? 邱、齊二人被高振東這一通介紹,說得一愣一愣的。

     “角反射體?” “箔條幹擾雲?” “全頻阻塞?” “門限覆蓋?” “.” 這裡面最簡單的,無疑就是角反射體了,然後就是箔條幹擾雲。

     這兩個東西不用任何高技術裝備,也花不了幾個錢,可是要說效果嘛,老齊自己是最清楚的了。

     兩人面面相觑,不由一身冷汗,要真是高顧問這通手段拿上來,命中率還能有多少,那就真是得看天了。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問出了最關心的一句話:“如何解決?” 高振東兩手一攤:“暫時不用解決,也無法解決,非要說的話,要等技術的發展。

    ” 邱總:? 齊工:?! 高顧問,你這話幾個意思,你提出來一個問題,然後揚長而去,這可太不厚道了。

     見他們的樣子,高振東道:“我分析過,敵人還沒想到這塊兒呢,不吃點虧,他們是不會反應過來的,所以暫時不用解決。

    ” “至于說無法解決,是從根子上來說,想消除這種影響,是需要技術的發展的,甚至靠雷達相關技術,是沒法消除的,隻能削弱,要結合其他技術手段才能解決問題。

    ” 削弱?削弱也好啊,任何技術手段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同樣的,能提升命中的概率,那也可以看作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

     齊工急不可耐:“高顧問,那你就說說看怎麼削弱吧。

    ” 作為制導系統的負責人,對于他來說,高振東剛才說的那一大堆無異于晴天霹靂,雖然知道這些手段都不是百分百可靠,可是一個彈的命中率從90%掉到45%的話,想要保證作戰效能,可不是導彈翻一番那麼簡單。

     高振東掰着手指頭開始數數。

     “一個嘛,就是改進雷達,增強雷達本身的射頻性能,或者增強雷達後端的信号處理能力,拿更好的信号處理算法,在有限的射頻性能下,将雷達的總體性能進一步提升。

    ” 這是解決問題的王道,可是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後端?那DJS-60D就更要用了。

    ”邱總道。

     高振東點點頭:“會有用,但是DJS-60D的運算能力是否能夠達到需求,我是存疑的。

    射頻信号處理,這種通用的計算機不是強項。

    信号處理裡面大量的卷積運算、拉普拉斯變換、傅裡葉變換、z變換等計算操作,DJS-60D的架構天生就是不适應的,效能恐怕有限。

    ” 為什麼曾經搞雷達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