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3章 那就加大裝藥

首頁
    雖然沒有實踐,可是理論上的東西兩人還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可以說,在這方面,高振東除了先知先覺,見多識廣的優勢之外,在這兩人面前還是個學生。

     聽完高振東對原理的分析,兩人在腦袋裡已經分析完這條技術路線的可行性了,甚至他們想到了更多。

     齊工倒是暫時隻要做好反艦導彈就好,可是在單位負責和參與多項工作的邱總,要考慮的就多了。

     他非常敏銳的意識到,這個技術,不管暫時能不能搞好,都是未來重要的導彈制導技術方向,其應用前景,遠遠不隻是反艦導彈這麼簡單。

     别的都不用高振東繼續說,也别說能不能要得到DJS-60D,就憑高振東這一席話,這一趟就無比超值。

     甚至他都已經放下其他事情,直接就開始讨論起這個技術的利弊來了。

     “這個方式,陀螺儀是直接安裝在彈體結構上,随彈體運動,對陀螺儀的動态範圍要求,比平台用的要大不少。

    ” 高振東點點頭:“對,不過這個不算太大的壞處,尤其是相對它帶來的利益來說,而且反艦導彈的運動軌迹并不劇烈,适當改進陀螺儀,加上優化一下彈道剖面,哪怕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也是能夠解決的。

    ” 實際上,越劇烈的的運動軌迹,越适合捷聯慣導,因為沒有平台系統,無需考慮框架鎖定的問題,所以捷聯慣導相比慣性平台系統,反而是能全方向工作的。

     高振東前面說這個話,主要是為了解決短期内還不知道能把陀螺儀的動态範圍做多大的情況下說的。

     “嗯,有道理,不過這個方式,運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 與慣性平台的輸出信号可以直接或者通過簡單轉換就可以用于制導不同,捷聯慣導是要通過大量的計算,才能輸出控制信号,從原理上就涉及到大量的差分方程的計算。

     這也是沒有小型化、微型化的計算機之前,各種戰術導彈在慣導這一塊普遍用平台慣導的原因了,沒那個能力知道吧。

    遠的不說,赤劍-73上面,就有一個小型的慣性平台。

     這算是一個用技術優勢換取性能特性的典型,必須有先進的計算機,才能用這個技術來降低系統複雜度、成本、維護、工作條件改善等等一系列特性的優化。

     不過說到這裡,邱總自己都笑了,這不就是DJS-60D的長處嘛,我們說起這個事情,不就是因為有了它的計算能力,又不知道怎麼用才引出來的,這個問題,略過略過。

     “這個技術在現有條件下,累積誤差來源多、累積量大,還是要有好陀螺儀才完美。

    ”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寫畫畫了一會兒,邱總說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

     不過這個問題,齊工卻不在意:“邱總,你涉及的是很多種型号,要考慮周全,可是對于我來說,我就一個反艦導彈,沒那麼複雜,我這兒還有雷達末制導呢,慣導大差不差就行。

    ” 如果說其他導彈為了解決誤差方面的問題,尚需在陀螺儀那頭付出不小的努力和改進的話,那對他來說,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這個技術還真就是再合适不過了。

     因為相當一部分的誤差,可以在對陀螺儀進行嚴格的測試和标定後,在計算機的計算過程中中進行補償,而不需要對陀螺儀本身動大手術。

     大概就是,我知道這玩意本身的誤差是多少,我也知道運動過程中帶來的誤差是多少,诶,我在運算過程中把這些誤差給算回去。

     這種技術手段,在沒有真正的彈載計算機的情況下,是非常困難的,幾乎到了沒有實用價值的程度。

     邱總笑着開玩笑:“老齊啊,你這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想法要不得啊,哈哈。

    ” 看得出來,他的心情非常好。

     這不廢話嘛,這情況,換誰誰的心情都壞不了。

     這番讨論,蘇衛華完全插不上嘴,作為單位才分配不滿一年的新丁,又不是參與慣導這一塊兒的,他連平台慣導還沒整利索呢,整個高度計都已經夠讓他忙活了。

     他隻是滿心佩服的看着高振東随随便便一席話,就讓自己的型号總師和子系統總工陷入了狂喜之中,就地開起技術研讨會來了。

     比不了,真比不了。

     這個老同學,完全沒有創作瓶頸。

     幾個人就這麼讨論了好一會兒,邱、齊二人才一臉滿足的放了一下手中的鋼筆。

     “高顧問、老齊,這個思路好,我們就按照這個思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