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1章 給赤劍-73整個雙胞胎哥哥

首頁
    的性能,一般來說隻是在人機功效、本地化使用、勤務性能上有所提升,但是在核心性能上,能有進步的仿制項目不多。

     仿制SS.11,這也不能說大家眼光不好,畢竟SS.11的紙面性能還是很好的,沒有較大批量的打實彈,誰也不知道這東西背後居然有那麼大一個坑。

     輪到高振東發言了,防工委領導和一些認識的人帶着一點期待的看着高振東,想看看這門名氣越來越大的“大炮”能說出點兒什麼幹貨來。

     高振東第一句話,就語驚四座:“這個彈不行!” 衆人聞言,無不側目而視,随即竊竊私語。

     “果然是高大炮,說話就是狂。

    ” “也不一定,人家是真有本事,也許在他看來,這東西有什麼硬傷。

    ” “這個東西誰都沒做過,他哪兒來的底氣?” “就是就是,要是看看外形就能斷定行不行,那還要我們幹什麼。

    ”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防工委領導聽見這句話,瞬間就來了精神。

     高大炮這個人,從來不放空炮,而且一向是有理有據的,從他以前參加的所有類似會議的表現就知道。

     他既然能斬釘截鐵的說出這句話,必然是有所依仗。

     高振東看見大家的反應,也沒在意,繼續說道:“我不是說這個彈的某一項具體技術指标不行,而是總體性能不行。

    在具體指标上,這個彈還是有亮點的。

    ” 防工委領導笑道:“振東同志,說具體一點。

    ” 高振東點點頭:“從我個人的戰術想定來說,反坦克導彈要足夠輕巧、便攜,使用的技術門檻要少,射手培訓成本要低,以利于我們大量的輕步兵分隊可以使用。

    這個彈,個頭太大了。

    ” SS.11導彈本體高達一米多長、30kg的身闆兒,要步兵分隊攜帶實在是有點難為他們了。

     有人不太同意這個說法:“反坦克導彈裝在車上用就好,我們是要實現摩托化甚至機械化的,便攜不是什麼大問題。

    而且我們的火箭發動機技術,現在可能不一定支持得住小型化的技術需求啊。

    ” 高振東笑道:“是,我們是在努力往這個方向走,可是短期之内,産能和成本問題是困擾我們的一大難點,肩扛背駝仍然是有大量的實際需求在的。

    而且我們的步兵穿插,也是老傳統了,步兵穿插過程中,還是需要有伴随的精确反裝甲火力的。

    ” 然後又補充了一句:“至于火箭發動機技術,可以和搞導彈的研究單位溝通溝通,應該也是能解決的。

    ” 高振東還差點冒出一句話來,那就是不論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現在都還在襁褓之中呢。

     至于火箭發動機技術,其實高振東能解決,這玩意的飛行速度再高也搞不到哪兒去,火箭發動機可不算麻煩,但是這個話現在不太好說出來,隻好叫他們去和導研院溝通。

     有同志笑了:“穿插的輕步兵去找敵人的裝甲部隊硬碰硬幹什麼?這不是腦袋有毛病嘛。

    ” 高振東搖搖頭:“不隻是反裝甲,這是一種很好的攻擊敵方堅固工事的手段,穿插的輕步兵,缺的就是這個,無後坐力炮那東西,可不是那麼容易攜帶的,火箭筒的話,準頭又差點意思,不過可以和這個東西配合使用。

    ” 防工委的領導和使用方代表聽得目光連閃,先不說高大炮整個想定對不對吧,但是至少是真的從實戰角度、實際條件出發了的。

     高振東又提出了這個彈的另外一個問題:飛行速度不快,實戰隻有150米/秒左右。

     雖然比SS.10的大約80米/秒快了不少,可是其3000米的射程,也要飛20來秒,這個時間,足夠坦克或者其伴随火力來上一炮了,坦克炮一般2000米的有效射程,是針對穿甲彈來說的,當換用榴彈時,打3000米還是沒問題的。

     “這個彈的飛行速度比較慢,這帶來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飛行速度慢,彈體提供的升力不夠,隻有用碩大的彈翼來彌補,這也是造成其龐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速度慢飛行時間長,射手容易遭遇敵火力反擊。

    ” 這倒是個實際問題,研究人員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火箭發動機問題,二是速度再快的話,射手根本反應不過來啊。

    ” 高振東點點頭:“的确,這就引出了我要說的另外一個缺陷,這種手動控制的手段作為備份手段可以,但是作為主控手段,實在是太難用了,反應速度慢,射手技術要求高。

    ”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