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2章 有個單位想轉正

首頁
    “那高主任您的建議是采用什麼控制手段?” “瞄準線半自動指令制導,射手專心瞄準就好,剩下的交給控制系統去完成。

    ” 雖然大家連手動指令制導(MCLOS)和半自動指令制導(SACLOS)的概念都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但是還是能理解這個方式的大概意思。

     “高主任,現在我們的電子技術好像跟不上吧?” 高振東一時也有點不好說,畢竟這技術太新了,新到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而且的确除了他自己,沒人有把握。

     他隻好含糊說了一句:“電子技術方面,總是在發展的嘛,再說一開始,可以使用手動控制先頂上的。

    ” 說完,高振東問了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這個彈有沒有打過實彈?” 研究人員道:“打了三發,命中率1/3,可能是我們的射手訓練時間有限,沒有打好,在這個前提下,這個命中率已經很不錯了。

    ” 高振東一聽,對于我們的射手佩服得五體投地,哪裡是沒有打好,這不說是神射手吧,至少也可以說是天賦異禀了。

     要知道高盧雞拿這東西打北非遊擊隊的固定工事,面對火力羸弱,缺少遠程反擊火力的遊擊隊,可以從容射擊的高盧射手,首戰卻全部打飛。

     高振東隻好隐晦的道:“這個命中率可不一般了,我們的射手已經很優秀了。

    ” 這話聽起來挺矛盾,所有人一時之間搞不明白高振東的意思,你擱這兒陰陽是吧? 高振東見大家不解,拿起了說明材料道:“剛才我看了這個彈的相關材料,正好,我本專業是搞自動控制的,我發現這個彈的控制律是有問題的。

    ” 高振東把SS.11的控制律問題給大家做了一個解釋,在這個問題上,所有人沒有任何異議,什麼叫技術大拿?這就叫技術大拿,拿着一份材料,就能分析出導彈打飛的原因。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麼射手已經是精挑細選,層層選拔出來的,結果還是打了個不咋樣,原來毛病在這裡。

    ” “看見沒?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人家說話雖然不怎麼客氣,可是腦子裡是有真東西。

    ” “這下我們做針對性改進的話,可就比原版還好了,解氣!” “.” 防工委領導和使用方代表雙目放光,如果高振東前面的話,因為實際條件、對戰術的理解以及技術風險等原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暫時不好下定論的話。

     那剛才這一席話,就已經可以說是這個會議最大的成果之一,導彈導彈,打都打不準,還叫什麼導彈,還不如用火箭彈,便宜。

     當然,日後東方某國那種精度堪比導彈,傳言射程靠配重控制的火箭彈,就不在讨論範圍了。

     高振東一席話就解決了這個導彈的一個重大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極難發現的技術隐患,這讓大家對高振東的技術功底,都非常佩服。

     一位研究人員道:“高主任,這個問題最麻煩的是怎麼發現問題,現在有你發現了這個問題,剩下的相對就好解決了。

    ” 言下之意,你前面的話我不一定認可,但是剛才這個問題,我是服氣的,不過這個問題可以針對性解決,不用把SS.11整個推翻。

     對于這種謹慎的态度,高振東也不介意,從整個系統層面來說,有人踩油門,就得有人負責踩刹車,否則一路狂奔,并不一定是好事。

     畢竟我們現在的底子薄,受不了折騰,經不起浪費,從大部分人的視角來看,高振東大部分建議的技術風險相當之高。

     至于高振東這個挂逼,另當别論,他要做的事情,肯定都是在正常情況下看來技術風險極高的。

     像4DL裝甲書輸送車、步兵戰車、二代坦克技術預研這些項目,如果不是高振東已經拿出了諸如592、593、新工藝、新炮、新裝甲設計等幹貨,想要推進也不是那麼容易。

     而且那些幹貨,要麼是已經搞好的,比如592、593,要麼是理念先進,但是技術條件是成熟的,比如爆反裝甲、複合裝甲,所以接受相對容易。

     而在反坦克導彈的仿制這個事情上,高振東提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全新的技術,還沒影子的東西,比如新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還沒完善的半導體電子技術等,所以大家心存疑慮就很正常了。

     會議進行了很久,最終達成的決議,還是按照SS.11仿制我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吧。

     畢竟S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