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參見全軍幾次英模大會上那些勳章能當防彈衣的猛人。
大家一想,這個反正是一錘子買賣,不像級别什麼的需要疊加還上去了就下不來,多點就多點吧,誰叫人家厲害呢。
誰有意見,有本事你也一次性整這麼多成果出來,隻要你有這本事,我一樣敲鑼打鼓的給你發。
于是大家最終商定,設立一個科技獎,用于獎勵系統内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在這些成就中具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結合十七機部的特點,獎項起名為“烈火科技獎”。
烈火煉真金嘛。
至于獎項什麼時候發下去,那就有得等了,一個獎項規則的制定、籌備、評審、發獎一連串下來,還得不少時間。
而軋鋼廠這邊,倒是沒有掀起多大波瀾,因為這個事情隻在少數人内部流傳,隻有少部分人知道情況,暗暗激動。
某化學研究所,向總又收到一封電報,這回連字帶标點就六個。
“已成,速來!”
看着熟悉的發報人,和這幾個言簡意赅的字,向總一跳三丈高。
“小馮,小馮,買票,去京城!!”
試制尿素鋼成功的高振東,給自己放了個假,第三爐第四爐的試制,都交給了京鋼廠和三軋廠的同志們。
該交代的都交代了,該拿出來都拿出來了,你們是成熟的科研組了,要學會自己煉鋼了。
對于高振東的行為,耐腐材料聯合試制組的同志沒有半分不滿,都到這程度了,還要高處長鎮守此處,那是我們的恥辱。
你該幹嘛幹嘛去。
高振東幹嘛去了呢?他去信守自己的承諾去了。
婁家,婁曉娥拿着三本高振東帶過來的樣書,笑出兩彎新月。
這是高振東的《項目管理體系》出版,兩人在興畫書店買書的時候,向婁曉娥做出的承諾,以後出更多的書。
婁曉娥手中的三本書扉頁上,寫着同樣的一句話。
——“緻曉娥:這是第X本。
高振東”
這是他們兩之間的小情趣。
字都一樣,隻是X分别變成了二、三、四。
至于哪一本排老二,哪一本排老四,其實是本糊塗賬,就好像三胞胎,其實誰比誰大?都一樣大。
好在書本不會像小孩,要争出個大小順序來。
婁曉娥很滿意高振東這種看起來仿佛很無趣、有些僵硬的理工男式浪漫。
隻能說,有些好,得碰對人,才能散發出光芒。
婁曉娥像獻寶一樣,拿着書在父母面前顯擺,這是我家振東新出的書!
婁母看着兩人,臉上笑開了花。
因為書,更因為兩人。
婁父也欣慰,著書立說啊,他倒是曾經附庸風雅,自己出錢為自己出過書,可是除了送出去的,賣出去的那是基本沒有。
自己家裡也有一位能寫書,還有人買的人了。
興奮的婁曉娥,就想拉着高振東出去買他這幾本書。
就這幾本哪兒夠,有沒有搞錯?讓圈子裡閨蜜看見,還以為振東的書沒人看呢,就這麼一本夠誰看啊,再來幾本,一人一本!
不過她馬上就失望了,高振東告訴他,這是專業書,現在印出來的,内部差不多消化掉了,哪兒買得到。
但是她很快就高興起來,這說明振東的書搶手嘛,換個角度,很多事情就會顯得美好。
她點點高振東的鼻子,笑道:“快說,還有什麼好消息隐瞞我沒有?”
高振東想了想:“我是副處長了算不算?”
婁曉娥很高興,但是她并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她隻是為高振東真的還有好消息而高興。
但是婁父卻悚然而驚,他可是太清楚高振東這個年紀就的副處意味着什麼,而且他還是7級工程師。
“振東,雙喜臨門,今天我們喝一點。
”
至于婁母,聽見這個消息就一個字:樂!
這個年頭的火車,咣當咣當的挺慢,在向總恨不得扛着火車趕路的急切心情下,終于趕到了京城。
在第三軋鋼廠,他看到了軋制好的闆材和京鋼廠送到三軋廠的檢驗報告。
向總差點把眼鏡都抵到紙上了,仔仔細細一項一項的核對着檢驗數據。
和他一起來的人,略帶一點緊張的看着他。
最終,向總哈哈大笑:“就是它,就是它。
這就是我要的尿素不鏽鋼!”
他的随行人員喜笑顔開,消息确認了,這個工藝能放心搞下去了,至少不會因為材料問題而放棄一條最優路線或降低指标了。
向總看着陳總,急切的道:“研究這種鋼的同志在哪裡?我要當面感謝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