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父想了想,大概能猜得到,是晶體管計算機的事情,高振東那邊既然事情已經辦好,那錢是不缺的,高振東也提到了渠道,那估計是想搞一批這東西,畢竟這個年頭,外面對我們是什麼都封鎖得死死的。
他也不廢話:“需要多少?”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高振東道:“兩個月内,最少5萬,多多益善,而且一年之内,不設上限。
”
婁父想了想,沒有遲疑:“5萬應該沒有問題,這個東西在外面不是什麼管制産品。
至于最多能搞到多少,那就要看運氣了。
我上次就是讓曉娥大哥在港島那邊開了個電子公司,用生産收音機等産品的名義,通過港島在外面收購,這條路子應該還能用。
”
高振東大喜:“太好了,伯父,謝謝您。
這個公司我建議長期正常經營,現在那邊的環境條件,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能正常盈利,長期經營下去的。
”
婁父點點頭:“我也這麼考慮,我在那邊也還有些影響力,就這麼丢掉了也可惜。
這樣安排下來的話,你們這邊有些在外面不方便買到的東西,就可以多一條渠道了。
”
這個年代,這種紅頂商人其實并不少見,很多賺點錢的同時,是真心想為内地這邊做點事情的,港島日後以此出名的都有好多家。
對于這些人來說,麻煩的反而是難以搭上線,這邊不是誰都相信的。
準翁婿兩人事情商量好,才從書房走了出來,外面婁曉娥已經等高振東等了好半天了,嘴巴翹得老高,不過一看見兩人從書房走出來,馬上就喜笑顔開。
第二天,高振東找到厲所長和池總工,向他們溝通了這個事情:“厲所長、池總工,有眉目了,兩個月5萬有希望。
”
也沒說具體婁家怎麼操作,兩人也不問,隻是對結果感到大為驚喜,連忙就彙報到十二機部那邊去了。
至于具體事項,自然有人跟進,這種小事,現在不需要高振東他們三個人操心。
十二機部領導收到這個彙報,有些哭笑不得,問題是基本解決了,可是在十七機部那邊,這臉還是丢那兒了。
沒管子的時候,我丢臉,有管子了,我還是丢臉。
十二機部這邊燃眉之急是解了,可是十七機部自己,也一樣在發愁,具體的說,是第三軋鋼廠更愁一些。
楊廠長這個時候就正在十七機部領導那兒彙報工作,最近第三軋鋼廠非常耀眼,工作彙報得多一點也算正常。
各個事項都很順利,到最後,楊廠長才把自己現在最大的麻煩提了出來:“有個事情,領導您可得給我支支招,解決一下困難。
”
領導倒是不以為意,工作嘛,總會遇到困難的,自己當領導的,不就是要負責這個問題嘛。
“你說說看。
”
楊廠長一臉疑難:“關于高振東的問題,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處理。
”
“高振東?他有什麼需要處理的?他不是工作非常優秀嘛。
”
楊廠長滿面的難色:“就是太優秀了我才不知道怎麼辦啊。
他現在已經8級了,按照成果來評價的話,他8級以後的每一個成果,最少都夠破格提一級,甚至還不止。
”
領導一想,還真是這樣,8級以後,592、593、晶體管計算機、以及晶體管計算機系統裡面的多項子成果、項目管理體系,這些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最少一級,如果純以重要性論的話,甚至遠遠不止。
這話一點兒不誇張,舉個例子,以高振東前世所知的,和591~593基本意義等同的601裝甲鋼,在科技進步獎設立之後,是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高振東這些成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見領導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楊廠長道:“這就是我不太好把握的地方了,以他的成果,一個一級,都差不多趕上他師父了,這肯定不合适,我知道這對振東同志不公平,可是沒辦法。
但是一點兒表示都沒有吧,也不合适,您看?”
領導點點頭:“這種能夠破壞規則的天才,的确是難辦,要不,釜底抽薪,我把他調走?”
楊廠長:????
您這是什麼釜底抽薪,我請您解決問題,不是叫您端我的老窩。
他連忙打着哈哈拒絕:“領導,你别開玩笑了,哈哈。
”
領導沒好氣的說:“是你先開玩笑的,手握大将,反而還找我訴苦?”
不過他話鋒一轉,也同意楊廠長的想法:“不過你這個想法,的确有一定道理。
你們廠的先進、勞模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