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dra模塊和cu櫃

首頁
    了。

     按捺不住的高振東馬上沖向陳總工的辦公室,向老陳請了個假,看着那副臉紅筋漲的樣子,老陳還以為他生病了,關心了好幾句。

     請好了假,高振東騎着車,運腿如飛,恨不得把車踏闆踩到地裡去。

     飛快的回了家,鎖好所有門窗,把所有的窗簾拉嚴實,高振東來到了暫時沒放啥東西的南屋,準備提取這兩個寶貝。

     畢竟經過系統改造之後,天知道會變出個什麼鬼東西,沒準和103一樣能裝滿整個房間也說不定。

     高振東站在南屋門外,啟動了提取,站在屋裡他怕自己被擠死。

     出現在南屋裡的,是兩樣東西,旁邊還有兩本紙質材料。

     一樣東西是由4塊50厘米見方的電路闆上下堆疊而成,電路闆中間以銅柱相隔,4塊電路闆上有大量一摸一樣的單元,每個單元由三個晶體三極管和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組成。

    兩塊闆之間,由一些信号線鍊接,在上面那塊電路闆邊緣,有一些由晶體管和阻容元件等組成的電路,以及一排接口。

     另外一樣,是一個同樣50厘米見方,1米來高的櫃子,裡面也堆疊了多塊電路闆,每塊電路闆上,都由晶體三極管、晶體二極管以及一些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組成不同的電路,其中幾塊闆上的電路基本一緻,櫃子的最底部,是一個看起來像電源的東西。

     高振東拿起兩本紙質資料,匆匆掃了一遍,大笑起來,系統可真太貼心了。

     毫無疑問,那個4層闆堆疊的東西,就是C1103存儲芯片,不,應該說是128字節DRAM模塊了。

    而那個櫃子,那塊C8008改造的成果,可以叫它CPU模塊櫃。

     至于為什麼那麼小的兩片芯片會變成這個樣子,那就是系統改造的原因了。

     作為70年代的産物,C8008和C1103無疑不可能在這個年代原樣提取。

    好在兩者技術雖然高,原理卻是簡單的,其實哪怕是現代CPU和内存,也是一樣的原理。

     簡單說就是利用集成電路技術在矽片中制造大量的晶體管和阻容等輔助元件,組成各種各樣的邏輯門,更進一步形成各種功能模塊,最終得到的就是CPU、内存。

     這也是以前CPU廠商在發布新産品時,經常會說晶體管數量的原因,因為晶體管數量代表着制造工藝、功能、性能的進一步提升。

     而系統提取過程則反其道而行之,把整個芯片反向分解,拆解為一個個的晶體管和外圍元件,用59年國内已經實際存在的晶體管和電子元件完整的實現了CPU和DRAM功能。

     前世高振東在網上也常常看到有大神玩兒CPU的DIY項目,用74系列邏輯芯片甚至三極管硬搭CPU,沒想到現在自己就見到真貨了。

     甚至,系統還令人暖心的準備了說明材料,它真的,高振東哭死。

     看來這個系統的提取規則似乎是按照“定義”來提取的。

    提取手機,物品的定義是“通信工具”,那經系統改造就隻能得到同為通信工具的對講機,手機裡的芯片是出不來的。

     實話說,幸虧是C8008和C1103這種初代産品,晶體管才3000多,要是裡面封裝的是手機那種幾萬到上億晶體管的芯片,就真沒法實現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