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商量好之後,高振東離開李副廠長辦公室,往試驗室走去。
對于有新的人員加入到科研組這個事情,高振東非但不抵觸,反而樂見其成。
一開始的人員規模雖然是高振東自己定下的,但那其實有一個隐含前提,那就是高振東在軋鋼廠是一個新人,屬于人輕言微的那種,因此他那時候要人的規模是基于“基本夠用”的原則的。
如果一開始他就弄個相對龐大的人員規模,那上面的人會不會批這個項目就是兩說了,畢竟每一個人都是要花錢的,調用的人多了也會影響其他工作,而且如果研究下來結果不如人意,那動靜大的肯定比動靜小的要丢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科裡和廠裡的決策。
因此高振東一開始的方針就是先拿到所需的最低資源,然後再用成果說話,一步步擴大規模,現在人力資源增加了,其實是個好事,畢竟一開始的人員規模其實不是最優解。
當然,還是那句話,這麼搞的前提是能出成果,出不了成果一切都白費心機。
回到試驗室,高振東給大家打了個招呼:“現在手上最急的事情做完之後,大家暫停手上工作,等到所有人都有空了,我們開個短會。
”在試驗過程中,如果誰一進來就叫大家立馬都停下有事情要說,恐怕得被科研組的人背地裡罵死,還順便取笑這人啥都不懂,因為有的工作流程,一旦啟動了,那是不能停下來的。
大約20分鐘左右,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聚集在一起。
高振東清了清嗓子:“有個好消息宣布一下,廠裡和科裡考慮到我們這裡工作繁重,重要性又高,所以決定支援我們一批人手,人員下午就到,這樣大家的工作量就能減輕一點,不用那麼累了。
”
他嘴裡說是好消息,可是科研組的人聽來卻不是那麼回事兒,這是分蛋糕的來了啊,一個個都有點慌。
這也是高振東願意接收新人員的另外一個原因:引入競争,放幾條鲶魚。
人有了緊迫感,做事情自然更加努力。
至于來鍍金的人員不幹活?想得美,銅件兒想鍍上一層金,那不得到藥水裡滾兩滾,或者被敲打一遍,又或被電上一次?否則表面上那層金哪裡來。
願意的,銅的進來,金光閃閃出去;不願意的,銅的進來,銅的出去。
看見大家都有點擔心,高振東笑了:“大家不用擔心,我知道大家的考慮,有陳總,有我,大家的汗水,不會白流。
這個項目這麼大,多點人是好事。
”一開始就在組裡的,那肯定是不能虧待的。
科研組成員聽了這話,也略微放下心來,對啊,有這兩師徒,擔心什麼,這個蛋糕現在看起來是挺大的,就這麼幾個人吃好像是有點浪費,再說,工作量确實有點大,有人幫忙也是好事。
見大家都安了心,高振東宣布散會,然後叫住了梁發明:“梁工,這邊試驗已經正常開展了,馬上又有人手過來。
等人手到了,你抽一點時間,把正負極材料配對選定之後的可重複性試驗設計一下。
”
對比試驗完成,正負極材料配對選定之後,還要将選定的正負極材料進行多次試制,試驗其不同生産批次下特性參數的可重複性,以确認正負極材料配對的特性參數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