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9章 窦氏的未來

首頁
    雖然沒有什麼進取心和進取的能力,但守成卻也是綽綽有餘。

     其餘二人,一個至今都還在内史曆練,據說天資不錯,已經能寫會認,并處理政務公文了! 至于去少府曆練的那個,則出了點差錯——因為受賄而被劉榮貶斥,丢去了豐邑做城門尉。

     就豐邑那卧虎藏龍的地方,這位孝廉出身,卻又同時有道德污點的門尉,怕是這輩子都無法以權謀私、中飽私囊了。

     從以上這三位——自劉榮掌權至今,漢家全天下所舉的三位孝廉的經曆,就不難看出在對待官員的問題上,當今劉榮,與漢家曆代先皇的區别在哪。

     ——太祖高皇帝不問出身,不論能力,甚至不關心你辦事的手段,而是隻要結果。

     隻要你能把事情辦好,太祖皇帝就高興; 哪怕你是個卑鄙小人,太祖皇帝也大概率能和你把酒言歡。

     可若是事兒辦不好,哪怕你是個道德君子、當世大儒,太祖皇帝也能吹胡子瞪眼,甚至把你一腳踹進水溝裡,再在你的儒冠裡面撒尿。

     孝惠皇帝更看重一個人的德行,非正人君子不用! 卻反而不怎麼在乎這些正人君子,到底是精幹的能臣,還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太宗孝文皇帝,則稍微現實一些——什麼人到了太宗皇帝手裡,幾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小人,太宗皇帝有小人的用法; 君子,太宗皇帝也有對君子的安排。

     主打的就是一個:來者不拒,天生你材必有用! 但比起劉榮‘得會辦事兒’的官員任用先決條件,太宗皇帝也還是有些過于‘來者不拒’了。

     因為能辦事兒的幹吏,太宗皇帝能用; 不辦事兒的昏吏、無能之輩,太宗皇帝,也能找到他們的‘閃光點’。

     比如做個貞節牌坊,或是泥塑雕像之類…… 而當今劉榮對待官員,雖然從來都沒有明說‘官員必須會辦事兒,必須有合格線以上的政治水平’,但劉榮在對待官員任免相關事務上的所作所為,卻時時刻刻都在佐證着這一點。

     具體來說就是:某個官員任命被劉榮否決,理由五花八門。

     什麼經驗不足啊~ 資曆不足啊~ 有更合适的人選之類; 但若是把這些被劉榮否決的官員任命彙總起來,就不難發現:這些人的共同點隻有一個,就是多少有些流于表面——要麼是純靠道德做官,要麼就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業務能力普遍不大合格。

     作為劉榮半個原始股,同時也是當代窦氏外戚最傑出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劉榮與太皇太後外戚:窦氏一族之間的關鍵紐帶,窦嬰顯然也明白劉榮在對待官員時的這一傾向。

     所以,窦嬰此番,才會找上劉舍‘讨個差事’,好鍛煉自己的業務能力。

     而劉舍的反饋~ 怎麼說呢…… “東市之繁雜,饒是太宗皇帝之時的晁錯,都幾次三番被弄的狼狽不堪,險些功敗垂成。

    ” “南市雖已無子錢商為禍,但大多數功侯貴戚,也都還是南市的老主顧。

    ” “更何況曾經紮根南市的子錢商,除去已經滅亡的無鹽氏,餘者如今都搬去了槐市;” “而槐市此番,也被丞相托付于堂兄之手……” 尚冠裡,南皮侯府。

     聽聞窦嬰同自己說起今日,在相府——從劉舍處所得到的反饋,南皮侯劉彭祖隻神情複雜的苦笑着搖搖頭。

     良久,又悠然歎息道:“多少有些棘手啊~” “若是辦得好,堂兄或可就此穩住腳跟,不再為朝堂内外所輕。

    ” “可一旦出了什麼差錯……” 聞言,窦嬰也是面帶贊可的緩緩點下頭,旋即如臨大敵般皺眉思考起來。

     ——在這個時代,商人,确實是社會地位最低、政治地位最卑賤的群體。

     但與此同時,能在長安一代——尤其是長安城内紮根的大商人,幾乎全都是功侯家族的白手套! 好比當年,尚還是儲君太子的劉榮負責平抑糧價,看似是在和糧商們鬥智鬥勇,實則,卻是和他們背後功侯貴族們掰腕子。

     事情發展到最後,最終boss更是讓天下人驚掉了下巴:劉榮的姑母,當朝天子啟的親姐姐,窦老太後的長女——館陶公主劉嫖! 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已經滅亡的無鹽氏,還是已經搬遷到城郊槐市的子錢商們,亦或是南市那些奢侈品商人,背後都站着一個,乃至好幾個功侯貴戚。

     而窦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不違背律法,不辜負使民、職責的前提下,盡可能不與這些背靠大人物的商人——主要是和他們背後的大人物起沖突。

     這其中最困難的,無一便是這個‘度’的把握。

     太過于大公無私,很可能會和大半個尚冠裡站在對立面; 反之,太過于寬松,則大概率會讓當今劉榮失望,非但無法因為基層履曆而得到朝堂内外認可,反而還會被朝堂内外進一步否定。

     更有甚者,一個‘纨绔二代’‘純靠外戚身份做官’的帽子,将在窦嬰頭上悍的更死。

     最糟糕的情況,很可能是朝堂内外有此衍生出‘吳楚之亂時,魏其侯所立功勳,怕不也是恩封多餘功封吧?’的結論。

     然後,窦嬰就可以斷了‘做一個好丞相’的念頭,老老實實在丞相之位上劃水三五年,然後灰溜溜跑回自己的徹侯封國,學章武侯窦廣國尋仙問道…… “南皮侯近來如何?” 一時想不到太好的辦法,窦嬰自然而然的,問起了窦彭祖的近況。

     自當年,因為那件事而被劉榮棄用,窦彭祖便去了上林苑,跟随于章武侯窦廣國身邊。

     用劉榮的話來說,是讓窦彭祖跟随德高望重的本族親長,學習做人的道理。

     現如今,窦彭祖顯然也已是‘刑滿釋放’,回到了自己位于尚冠裡的南皮侯府。

     但從窦彭祖那幾欲言又止,最終又再三苦笑哀歎的表情,窦嬰就不難得出結論。

     ——從今往後,窦氏外戚一族的命運,幾乎盡系于窦嬰一人。

     尤其是窦老太後駕崩之後,窦氏外戚是興是衰——甚至是能興多久、能衰的多慢,都全靠窦嬰一人,在未來這五到十年當中的作為與成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