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7章 武夫當道

首頁
    皮薄。

     當即面上就有些挂不住,略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又強笑兩聲。

     好不容易将心裡的别扭壓下去,窦嬰才總算是正了正色,道明了自己的來意。

     “于朝中政務——尤其是相府,某向來不甚熟稔。

    ” “然今,某蒙陛下、太皇太後不棄,任禦史大夫,位三公之列;” “假以時日,便是忝居相府,為漢相宰,也是有的……” 略有些羞澀的說着,窦嬰還不忘尬笑着擡起頭,向劉舍投去一個抱歉的眼神。

     待劉舍皮笑肉不笑的将眼神從自己身上移開,窦嬰才繼續道:“平日裡,想要向桃侯請教相府政務,卻礙于種種,不便開口。

    ” “恰逢此番,相府政務繁忙,正值用人之際~” “咳咳;” “這才厚顔前來,想要借着從旁輔佐桃侯之名,稍熟相府之事。

    ” “——如此關頭,本不該貿然叨擾;” “隻太皇太後再三敦促,某便是再不願,也隻得如此了……” 一番話道出口,饒是臘月凜冬,窦嬰額上,也已是冒出了一層薄汗。

     倒不是說劉舍這個丞相,有多麼強的氣勢,讓窦嬰這樣的外戚都如芒在背; 而是窦嬰實在是有些‘羞于啟齒’,以至于害臊的冒了汗。

     見窦嬰如此作态,饒是暗下仍有不愉,劉舍也已是有些不忍多怪了。

     ——窦嬰這番話,可謂是拿捏的恰到好處。

     明明是太皇太後在背後撐腰,讓窦嬰‘大膽去就行,有我在,劉舍不敢為難你’; 到了窦嬰口中,卻好似成了窦嬰不願來,太皇太後卻督促窦嬰學習、進步! 長輩殷殷期盼,窦嬰不敢悖逆,這才厚着臉皮登門,希望劉舍能不要怪罪…… 事實如何且不說,單就是這個說辭,自然是讓劉舍心中好受了不少。

     再有,便是窦嬰這番話,也隐隐表明了此番,窦嬰趕着相府忙的連軸轉的檔口專門跑來實習,也有當今劉榮的意思。

     但窦嬰的話,依舊是漂亮到讓人挑不出毛病。

     ——窦嬰沒說:陛下讓我來的,桃侯若是有意見,那就去和陛下說去吧! 而是在隐晦點出‘陛下讓我來的’的同時,将其描述為:我好歹也是禦史大夫了~ 将來,是肯定要做丞相的~ 若是不早點學一學怎麼操持相府,将來做了丞相,豈不就要鬧笑話了嘛~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劉舍很不喜歡周亞夫。

     和周亞夫脾性無關,單純就是吳楚亂平之後,周亞夫從太尉調任丞相之後的那幾年時間,相府政務不通,幾近停擺,讓劉舍感到非常不滿。

     劉舍是幸臣、寵臣沒錯; 但劉舍能在朝堂之上立足,靠的可不是阿谀奉承、溜須拍馬。

     事實上,哪怕抛開項氏後人、大漢第一貞節牌坊的政治标簽不談,單就是個人實力,劉舍也是能到九卿級别的。

     對于任何屍位素餐,占着位置不幹事事兒不說,還連累别人也無法把事兒辦好的人,劉舍都有着本能的厭惡。

     對周亞夫如此; 對窦嬰,原本也大緻如此。

     自打窦嬰做了禦史大夫,劉舍暗下便已經斷定:由窦嬰為相,是當今劉榮和窦太皇太後之間的政治妥協。

     當今劉榮以丞相之位、以保窦氏外戚往後數十年——乃至于窦太皇太後駕崩之後數十年榮華依舊為條件,換得了窦太皇太後放手大權,讓劉榮得以順利掌權。

     如此一來,窦嬰為相一事,與其說是矮子裡面拔将軍,倒不如說是劉榮為了能夠順利掌權,而決定犧牲相府——乃至整個外朝幾年時間。

     讓窦嬰在丞相的位置上待個幾年,過足了瘾,讓窦氏外戚賺足了面子,也履行了自己對窦太皇太後的政治承諾,然後就趕緊換個能幹的丞相上來,給窦嬰為相這幾年所積攢下來的問題、混亂擦屁股。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成見,劉舍暗地裡才會對窦嬰這個‘當世大儒’嗤之以鼻,甚至隐隐有些不屑與之為伍。

     但當今天,窦嬰登門表示‘想在相府實習一下,提前熟悉熟悉政務’,并把話說的如此漂亮,盡顯情商、官商的時候,劉舍對窦嬰的看法,便不由發生了些許轉變。

     窦嬰這厮~ 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不是在相府過罷金印紫绶的瘾,而是要正兒八經主政外朝? 如是想着,劉舍望向窦嬰的目光中,也隐約多了幾許誠摯。

     便是面上那日常化的虛僞笑意中,也多出了一抹由衷的親近。

     ——劉舍是幸臣,最怕别人說他不幹事兒! 所以,劉舍很願意做事情,同時又很讨厭那些不做事的人、很欣賞那些願意做事情的人。

     尤其是窦嬰這樣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外戚,更是讓劉舍不免又高看了一眼。

     隻是現如今,相府是真的很忙; 劉舍再怎麼欣賞窦嬰‘願意學習’的态度,也實在是…… “嗯……” “既然魏其侯坦誠,那我,也就不與魏其侯虛與委蛇了。

    ” “——現如今,相府需要解決的事,大都與朔方、五原二郡有關。

    ” “這些事,恕我不能将其中的任何一項,完全交由魏其侯去處置。

    ” “如果隻是想旁聽、視政,魏其侯随時可以來相府——随時可以在相府的任何一個地方,向任何人請教。

    ” “更完全可以直接向陛下,乃至太皇太後讨教。

    ” ··· “若是魏其侯,當真想要做些實事……” “嗯……” 說到最後,許是不忍回絕窦嬰,打擊窦嬰的積極性,劉舍還是遲疑了。

     最終,劉舍終還是暗下咬咬牙,起身對窦嬰微微一拱手。

     “若魏其侯不嫌,長安東、西二市,又城外槐市,或可暫由魏其侯代掌其事。

    ” “——不必有所作為。

    ” “隻須處理此三市,于平日裡所生之變故,使東、西、槐三事瑣無,無須通傳相府,便可得到妥善處置即可。

    ” ··· “魏其侯萬莫以為,此乃吾敷衍之舉。

    ” “——太宗孝文皇帝之時,東、西、槐三市,曾為時儲君:先孝景皇帝交由晁錯執掌。

    ” “彼時,先孝景皇帝對太宗孝文皇帝說:晁錯這個人,學問是沒問題的,才能也非常出衆。

    ” “但是否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還得看晁錯能否将事務繁雜的市集,給打理的井井有條。

    ” “後來的事,不需我多贅述,君侯也都知道了。

    ” ··· “去歲之戰過後,我漢家,必當以武夫當道。

    ” “魏其侯身有不便,于軍中難有建樹。

    ” “此番,許便是魏其侯,以武轉文、自軍入朝之轉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