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0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

首頁
    短暫的失神之後,劉榮也算是明白了窦老太後,為何會有這般異常的反應。

     ——窦老太後對劉榮,原本是純粹的長者對待晚輩、上位者對待下位者的姿态; 畢竟如今的老太後,可不是身份、地位與天子平齊的‘太後’,而是無論從法理,還是實際上,都穩壓皇帝一頭的太皇太後。

     對劉榮這個孫輩,窦老太後就算再怎麼驕橫,也沒人能挑出理來。

     ——誰家祖母不訓孫子? 隻是現如今,經過一場河套-馬邑戰役,劉榮早已今非昔比。

     有皇帝武功傍身的劉榮,即便是貴為太皇太後的窦老太後,也已是不得不禮讓三分。

     而這,也正是窦老太後那無比别扭,好似在發牢騷,又隐隐有些擡舉劉榮的原因所在。

     ——對于劉榮這個晚輩,一躍而從平平無常的少年天子,華麗轉變為有武功傍身的實權皇帝,窦老太後有些抗拒,又有些無所适從; 偏偏又沒有任何理由去遏制,或是掣肘劉榮——非但不能再在劉榮面前擺長輩、太皇太後的譜,反而還要給劉榮留足體面。

     于是,理智讓窦老太後重新調整對待劉榮的态度,感性卻又讓老太後不甘于就此和劉榮平起平坐,故而話裡話外,便多少有了些牢騷、嘀咕的味道。

     對于這一變化,劉榮很滿意。

     這,恰恰是‘帝王武功’四個字,能為劉榮帶來的政治利益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

     ——東宮的尊重; 以及忌憚! 沒錯。

     一場河套-馬邑戰役,為劉榮帶來的武功,已經足以讓東宮窦老太後,對劉榮生出一股忌憚。

     而這忌憚的來源,無疑便是接下來,即将自河套-馬邑戰役,湧現出的一批武功侯。

     ——太尉曲周侯郦寄自不用說,作為本場戰意的最高統帥,至少五千戶的溢封食邑,是怎麼都少不了的。

     考慮到此戰過後,郦寄已經賞無可賞,封無可封,大概率也要和曾經的周亞夫那般,自此淡退出漢家軍方,作為補償,劉榮也不介意将郦寄的溢封,提高到七千戶左右。

     當然,前提是郦寄足夠識趣,能認清現實,而不是像負面教材周亞夫那般,逼得劉榮隻能展現天子之威。

     從劉榮對郦寄的了解來看,這件事,問題不大。

     也就是說此戰過後,本就屬于開國元勳之列,且初始食邑高達5100戶的曲周侯家族,将正式成為繼酂侯(蕭何)、留侯(張良)、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傲),以及條侯(周亞夫之後),漢家第六個萬戶侯家族。

     且不同于五位前輩一萬出頭的食邑數,郦寄的曲周侯國,食邑很可能達到12000戶以上! 曲周侯家族,将自此成為有漢以來,受封食邑數最高的第一大功侯家族! 對此,朝堂内外的輿論,或許會非常激烈。

     但劉榮并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

     ——因為再過幾年,‘那兩位’當中更年長的一個,便要開始展露自己的才華。

     而在原本的曆史上,漢武大帝對那位長平烈侯的酬封,幾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初戰以車騎将軍之銜,成為了漢軍四路出塞大軍中,唯一得勝的那一路,封了關内侯; 次戰便為漢家奪取河套,封長平侯,食邑3800戶! 第三戰,仍以車騎将軍之銜指揮了高阙奇襲戰,拜為大将軍,溢封6000戶,食邑達到驚人的9800戶,距離點亮萬戶侯成就,僅差最後的200戶。

     很難不說漢武大帝此舉,不是為了壓制衛青飛速增長的食邑,好給衛青留出足夠的上升空間。

     隻是畢竟是絕代雙驕、帝國雙臂; 這區區200戶的食邑,非但沒能成為衛青無法跨越的天塹,反而成為了衛青輝煌的一生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小挑戰。

     第四戰! 衛青以大将軍,正式發動了漢家對草原幕南地區的大規模出塞作戰! 這一戰,衛青個人僅得賞賜千金,并沒有再得到食邑溢封; 但衛青的三個兒子,卻是悉數獲封為侯——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幹侯。

     衛青再三請辭,才總算是推掉了漢武大帝的美意; 卻也間接促成了麾下将帥:公孫敖、公孫賀、公孫戎奴、李蔡、李朔、李沮、李息、韓說、趙不虞、豆如意等十人,悉數獲封為侯爵。

     此戰最耀眼的,卻并非‘推辭三子之封,以使麾下十人封侯’的大将軍衛青,又或是獲封為侯的十人當中的任何一個。

     而是以區區八百剽姚騎掀翻龍城,直搗黃龍,深入草原大漠如入無人之境的剽姚校尉:冠軍侯霍去病…… 最終,長平烈侯衛青征戰半生,總共為後世子孫,賺下了長平侯國足足16700戶的食邑,以及三個獨立于長平侯國外、總食邑高達5300戶的徹侯封國。

     在衛青最高光的人生階段,往往是上一場戰争的溢封食邑還沒到手,衛青就又打赢了這一場戰争; 等上上一場戰争的溢封食邑終于敲定,下一場戰争的勝利又已經到手。

     以至于長安朝堂忙的腳不沾地,最終還是不得已,不顧衛青百般請辭,逮着長平侯府的嫡系男性子弟就封。

     最誇張的時候,甚至出現了衛青某個妻妾臨盆時,宣诏郎官就侯在産房外; 待男嬰的哭聲響徹長平侯府上空,确定長平侯府有男丁降生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将襁褓中的新生兒敕封為侯的盛況…… 在這個時間線,少年衛青被劉榮接進宮親自培養,也有一段時間了。

     對于衛青的脾性——無論是性格還是操守,劉榮都報以九成九的信任。

     餘下那零點一成,也不過是出于帝王的本能,而給自己留下的些許餘地。

     對未來的衛青,劉榮期望極高! 同時,劉榮也不太希望将來,自己會出于‘萬戶侯已經是天花闆,再溢封就不好了’之類的考慮,而強行壓制衛青的發展。

     這場河套-馬邑戰役,算是為衛青,以及更往後的霍去病,赢得了相當充分的發育時間,以及相當樂觀的外部戰略條件。

     劉榮自然也樂得通過此戰,将曲周侯郦寄的食邑溢封至12000戶,來提前為日後的長平侯、冠軍侯開好先例。

     ——萬戶侯,不是漢家酬封功臣的天花闆! ——食邑超過萬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