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我兵力并無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單兵獲得斬首三級,且傷不至殘,傷愈後仍可繼續服役者;”
“或單兵斬獲首級二級,傷殘退役者、單兵斬獲首級一級,戰殁殉國者,皆課:個人三等功。
”
“——個人三等功,曲長以下官升一級,公乘以下爵升一級,入丞相府《中郎預備考察名錄》備選。
”
“賞錢十萬,布一匹,另賜《三等功臣之戶》匾一,懸于門戶之外。
”
“三等功臣戰殁者,蔭子一人,為官受百石,從軍起什長。
”
···
“在某一場戰争中,在處于明顯兵力劣勢,即敵倍于我及以上的情況下,單兵斬獲首級三級,且曾立個人三等功者,課:個人二等功。
”
“——個人二等功,爵升一級,入長安為中郎三月,而後歸于原部,官升一級;”
“傷殘退役者,舉為鄉三老;”
“戰殁者,追進官一級、爵一級,子襲爵而勿降。
”
“賞錢二十萬,金十金,布二匹,賜《二等功臣之戶》匾一。
”
“二等功臣戰殁者,萌子一人,為官受二百石,從軍起屯長。
”
···
“在某一場戰争中,在敵我兵力差距較大,即敵三倍于我及以上的情況下,單兵斬獲首級三級,且曾立個人二等功者,課:個人一等功。
”
“——個人一等功,爵升一級,官升一級,舉中郎。
”
“傷殘退役者,舉為縣尉;”
“戰殁者,追進官一級、爵一級,二子皆襲爵,皆勿降。
”
“賞錢五十萬,金二十金,布五匹,賜《一等功臣之戶》匾一。
”
“一等功臣戰殁者,萌子一人為郎。
”
···
“在某一場戰争中,在敵我兵力差距極大,即敵五倍于我及以上的情況下,單兵斬獲首級五級,且曾立個人一等功者,課:個人特等功。
”
“——個人特等功,爵升一級,官升一級,為中郎。
”
“入長安受兵法,後為将!”
“傷殘退役者,舉為郡都尉;”
“戰殁者,追進官一級、爵一級,子五人以内,皆襲爵,皆勿降。
”
“賞錢百萬,金百金,錦二匹,禦劍一柄,賜《特等功臣之戶》匾一。
”
“特等功臣戰殁者,萌子三人為郎,皆入儲君親軍。
”
···
“赳赳武夫,國之幹臣,朕之臂膀。
”
“凡漢功臣,有禦賜功臣匾懸于門戶,而為郡縣官吏、地方豪強所欺者,郡太守罷,縣令、尉罪,縣吏坐死。
”
“欺辱功臣之戶——尤英烈遺孤、遺孀,又父母雙親者,斬勿問!”
“乃诏告天下萬民,使天佑我大漢萬年……”
幾遍已經将這本簿子翻遍——甚至都快翻爛了,但在再次看到這一段關于個人軍功核算方面的内容時,劉非也還是一陣心潮澎湃。
劉非清楚地記得:在這本《新則》剛被劉榮推出,作為草案供朝堂共議表決時,此事在關東,尤其是魯地的儒生當中,激起了極大的輿論風波。
不知有多少人痛心疾首,奔走相告:若使此法得行,則漢家武夫當國,而文治之士絕矣!
為了平息輿論,魯王劉餘,及魯太傅兼國相田叔,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可時至今日,天下各處依舊有‘滿腹經綸’之士悲呼:漢皇窮兵,漢庭黩武,不複百十年,則必重蹈暴秦之覆撤!
劉非卻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咋啦?
許你們讀書人一場奏對、問答,就跻身廟堂之高,為國家之相宰;
就不許俺們武人,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拼死拼活幾十顆首級,換來一個做中郎、做将軍的機會?
憑什麼!
真要說起來,漢家以武立國,以功授勳、爵,本就是武夫當國!
與其在這兒嘤嘤犬吠,還不如練練身子骨,也早日建功立業,做個不給漢官——乃至漢人丢臉的大丈夫,才是真正要緊的事。
從這本簿子上,劉非也基本明白了年初那一戰,浮斬為負數的程不識,為何非但沒有被降罪緻死,甚至還反而被加官進爵了。
——按照這本《新則》當中,關于将官軍功核算,即‘集體武勳’核算的内容描述,今年年初那一戰,程不識所部整個北地都尉,榮立集體一等功。
所謂集體一等功,根據《新則》當中的大緻描述,便是在兵力明顯處于劣勢,即敵三倍于我及以上的前提下,超額完成戰略任務,以合理範圍内的傷亡,對敵軍造成重大打擊,使敵軍戰略意圖被嚴重挫敗的,經過朝堂核準,可以課為:集體一等功。
集體一等功,主帥封侯,副官二人可為封君;
軍中将帥,在個人立功所得封賞之外,另賜公乘以下爵一級、曲長以下官一級。
以及額外賞錢,士卒五萬,什長、伍長十萬,屯長、曲長二十萬,隊率司馬、校尉五十萬,都尉、将軍百萬。
除此之外,還有種種關于陣亡、傷殘将士的額外撫恤等等,可謂是面面俱到。
至于更高一級的集體特等功——在今年夏天,才剛拿到這本《新則》的時候,劉非斷定自己這一生,絕對看不到漢家的哪一支部隊,獲得集體特等功。
但現在……
“馬邑那邊,若真能把單于庭主力拖住,使其無法回援河南地,那程不識所部,便大抵能夠的上集體特等功。
”
“——畢竟那一句‘完全挫敗敵軍戰略意圖,并以合理的損失作為代價,為本方戰略目标作出極大貢獻’,可不是扯扯嘴皮就能做到的……”
“至于北地這邊……”
如是想着,劉非的目光時隔數日,終于從手中這本《新則》,轉移到了與自己同樣藏身于叢林之中,枕戈以待的上林苑遂營甲、乙兩部都尉的将士身上。
“這兩部遂營……”
“嘿;”
“真想看看皇兄,會給這兩部遂營的都尉,封個多少戶的侯爵啊……”
“也不知李廣那厮,聽說區區遂營便可榮立集體特等功,動辄封侯、封君,該做何感?”
···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啊~~~”
“嗤!”
“又能怪得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