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奴人被蒙在鼓裡,你也是被蒙在鼓裡的。
也恰恰是因為你同樣被蒙在鼓裡,才讓你發自内心,真切由衷的表達出了“隻想保境安民,趕走匈奴人”的戰略意圖,從而蒙蔽了匈奴人。
反之,若是在戰前,天子榮就私下召見你說:此戰,我漢家打算圖謀河南地,将軍需要在馬邑拖住匈奴人的腳步,使其無法回援?
一旦如此,隻怕你到馬邑的頭一天,就要開始以“咬住匈奴人,不放他們走”為準則,進行相信的戰略戰術安排了。
匈奴人又不傻~
看你一副強留客的架勢,又怎會想不到漢家,怕是想在其他地方玩兒一手聲東擊西?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料到了這一點,所以一開始并沒有透露出“強留匈奴人于馬邑”的意圖,裝出“擊退來敵即可”的姿态;
但裝出來的東西,畢竟沒有由衷的真情實感那麼真實。
與其讓馬邑戰場的将軍們提前知道總體戰略,然後扭扭捏捏的裝出一副“哎呀,你快走吧,我真的是不想跟你打呀”的架勢,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告訴他們。
就直接跟他們說:這一戰,我漢家就是要守住馬邑!
守下來就算赢!
反正就算告訴他們河南的事,也根本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徒增洩密風險。
等河南地真正拿到手,消息傳到馬邑戰場,将軍們自然會知道怎麼做。
這也是為何此刻,與劉榮一同走進後殿的衆人,都如此喜不自勝的原因所在。
——既然大家進了這後殿,那無疑便是要知道北地-河套戰場的戰略細節的。
再說直接一點:在場衆人,無論出戰與否——無論是引軍出征,還是負責後勤,都會參與到北地-河套戰場,而非馬邑一線。
二者有什麼區别?
很簡單。
馬邑戰場,必定會是一場慘烈的攻防戰。
今年秋後的馬邑,會變成一台擇人而噬的絞肉機。
漢家在這一戰場的戰略目标,是守住馬邑算合格,傷亡少于敵軍算良好,咬住敵人不放,從而讓漢家徹底吃下河套算優秀。
反觀北地-河套一線——漢家每推進一步,都是潑天的武勳,在向每一位參戰将士招手!
最終戰略目标:奪取河南地,更是包含一個萬戶侯打底的“開疆拓土”之功,以及數以萬計的匈奴首級!
雖然危險性更大,但回報卻豐厚的吓人!
能參與到這樣一場無論成敗,都必将垂名青史的戰争當中,又如何不讓衆人感到興奮?
看看大家的臉色就知道了。
——作為如今漢室軍方毋庸置疑的一号人物,曲周侯郦寄口幹舌燥,面上卻滿是遺憾。
作為擁有開國元勳成分的二代功侯,郦寄,已經很老了。
即便太祖高皇帝之時,跟着老爹——初代曲周侯郦商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是不到二十歲的小将郦寄,如今的郦寄,也已經是年過七十的老将。
此戰,郦寄或許有機會挂帥,但不大可能親臨前線,建功立業。
但除了遺憾,郦寄更多的還是釋懷。
畢竟這一生,郦寄立下的功勳,已經是後世絕大多武人望塵莫及。
與郦寄的遺憾加釋然稍有不同:比郦寄稍年輕些的弓高侯韓頹當,臉上寫滿了激動和渴望!
此戰,漢家要想奪去河套,是不可能完全依靠步兵的。
有且隻有超高機動性的騎兵集群,才能在此戰的北地戰場——在漢家成功渡河并站穩腳跟之後,迅速達成對河套地區的實際掌控!
而如今漢室,再也沒有比韓頹當,更精于騎兵作戰的專家了。
——此戰,不單是韓頹當一人,而是整個弓高侯家族,都大有可為!
再看年輕一代——谒者仆射汲黯、廷尉趙禹等,臉上更是寫滿了朝氣蓬勃。
自太宗孝文皇帝以來,漢家飽受軍方将帥青黃不接,後繼無人之苦。
而此戰,漢家将湧現出一代接觸的新生代将領,并成為漢家未來至少二十年的國之柱石…
“北地-河南一線,朕大緻有了想法,說與諸位将軍,以查漏補缺。
”
看出衆人的激情澎湃,劉榮也沒耽誤太久,很快便将話題引入正軌。
“北地-河南之戰,大體分為三部分。
”
“第一部分,是參戰部隊分散潛行至北地,在不驚動匈奴人——乃至不驚動我漢家之民的前提下,喬裝進入北地,并重新集結。
”
“想必諸位将軍都知道,無論是匈奴人的幕南,還是我漢家的邊郡,其實都有雙方的眼線、暗探潛伏。
”
“若是讓匈奴人提前察覺,那此戰,我漢家意欲謀取河南地,便算是敗了一半…”
聞聽此言,從喜悅中逐步冷靜下來的衆人,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卻也很明智的沒有去接劉榮的話頭。
——這件事,劉榮自己安排就好,沒必要擺出來商量。
果不其然,簡單提了一嘴後,劉榮很自然的就略過了這一話題。
“第二步,便是馬邑一線開戰之後,北地一線的先鋒部隊趁夜渡河,并奇襲河南沿河一帶的部族,盡可能避免消息走漏。
”
“這一步,需要仰仗上林苑的兩部遂營,以及朕已經下令邊關各郡國暗中集結,并整編而得的兩部騎都尉。
”
此言一出,弓高侯韓頹當隻當仁不讓的走上前,鄭重其事的一拱手!
“臣韓頹當,請為騎将軍,以為先鋒!”
便見劉榮淡淡點下頭,而後面帶嚴肅到:“兩部騎都尉,共計騎兵一萬,已經是我漢家如今,能湊出來的大半家底。
”
“将如此軍國重器,盡數托付于弓高侯之手……”
“侯,自勉。
”
輕飄飄“自勉”二字,即是劉榮的囑托,也是漢天子對韓頹當——對此戰的期盼。
而韓頹當沉默拱手,則是對君王的承諾,以及無聲的軍令狀…
“第三步,便是在渡河之後,盡最短的時間,占據河南大部分區域!”
“并在掌控河南之後,迅速在河南北部重兵駐守,以備迎接匈奴主力的反撲!”
…
“這一步;”
“需我漢家舉國之力,傾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