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7章 這筆買賣,不劃算嗎?

首頁
    什麼利益? 尤其這個利益,居然比同館陶公主政治聯姻,從而穩住東宮太後還要更大? 怎麼可能嘛~ 對于一個年富力強,卻根基尚淺的青年天子,還有什麼事,是比穩住東宮太後更重要的? 能有什麼事,是比和東宮打好關系,穩住自己皇位更重要、具備更高優先級的? 到這裡,開始有人接近最後的真相了。

     ——肯定是陛下找到了另外一個人! 娶了這個人,能為陛下帶來更大的好處,比娶阿嬌翁主帶來的好處更大! 但也恰恰是這一看法,讓整個‘兩利取其大’的觀點失去了僅有的說服力。

     不可能! 如今漢家,根本不存在這麼一個女人! 當今天下,絕對沒有比阿嬌翁主,能為陛下帶來更大利益的皇後人選! 尤其是在劉榮最終的後族,确定為早已落寞的平陽侯家族後,朝堂内外更是确信:拒絕阿嬌翁主,隻是劉榮選擇了一個損失更少、隐患更小的方案,而非利益更大的方案。

     隻是無人知曉:恰恰是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的可能性,卻偏偏是劉榮真正的考量重點。

     ——平陽侯家族,真的是比館陶公主更好、能為劉榮帶來更大利益,能為漢家宗廟、社稷,帶來更大利好的選擇! 而且不是好上一點半點,而是甩了阿嬌背後的館陶主劉嫖,乃至東宮窦老太後,不知多少條街的重大利好……當然,即便已經下定決心,劉榮也還是不得不承認:要想讓姑母劉嫖死心,就得讓一顆人類心髒,在物理意義上停止跳動。

     要麼,是東宮老太後駕崩,讓劉嫖失去最大,同時也是唯一的靠山,從而失去上蹿下跳的能力; 要麼,是阿嬌意外夭折,讓劉嫖失去作案工具。

     再或者…… “恐怕直到死去的那一天,太長公主都會因為沒能嫁女于陛下,而死不瞑目啊……” 經過和劉嫖的進一步接觸,窦嬰已經基本斷定:劉嫖的賊心,隻會和劉嫖的肉體一起消亡。

     用後世人常用的一句話來說,便是:我劉嫖就算是死、從北阙跳下去,也絕不可能放棄讓我女兒阿嬌,成為漢家的椒房之主! 且劉嫖大概率不會遵守真香定律,劉榮也不可能為這個惹人厭惡的姑母,找到那個能讓劉嫖直呼‘真香’的新方向。

     “但願長公主,不會因為欲求不滿,而做出什麼傻事吧……” 窦嬰一聲輕歎,卻隻引得劉榮咧嘴一笑,滿是輕松惬意的搖了搖頭。

     “不會。

    ” “皇祖母,不會放任館陶姑母亂來的。

    ” “——先前,燕王表奏朕前,希望朕可以查評燕王諸子德行、品性,選出一個德行兼備者,為燕王世子。

    ” “皇祖母便遣人來,說朕加了冠、親了政,恐忙于朝中政務,無暇顧及如此小事;” “朕便順水推舟,就勢請皇祖母不辭辛苦,為朕操心此事了……” 此言一出,窦嬰隻瞬間擡起頭,滿是不可置信的望向劉榮! 卻見劉榮又搖頭一笑,繼續說道:“前幾日,代王、梁王,又江都、河間等先帝諸子相繼請奏;” “有子嗣者,便都學着燕王,請朕查驗諸王子品行,無子嗣者,也都希望朕日後可以出巡關東,見見各家的王子。

    ” “——那些奏疏,朕都一并給皇祖母送去,交由皇祖母定奪了。

    ” “若一切順利,從今往後,我漢家的東宮太後,還将多出一個‘查驗諸侯公子品行,以立王儲’,乃至廢立王儲的權利。

    ”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朕加冠親政,操勞國政,無暇他顧;” “隻能将這些‘粗枝末節’,交由東宮代勞……” 言罷,劉榮便似笑非笑的側過頭,看向窦嬰的目光,更是滿滿的耐人尋味。

     便見窦嬰皺眉沉思許久,才終于在劉榮玩味的目光注視下,憂心忡忡道:“如此,日後之漢太後,便幾可謂對宗親諸侯予取予求。

    ” “——為了王國宗祠的延續,宗親諸侯必定會争相搖尾乞憐于東宮當面;” “甚至發生‘宗親諸侯知太後而不知天子’,乃至在極端狀況下,以太後之名發兵關東,以不孝之名攻讦天子……” 不等窦嬰話音落下,劉榮便是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又笑着将手搭上窦嬰的肩膀; 輕輕拍了拍,嘴上卻無比輕松道:“反正這諸侯宗藩,是早晚都要削的。

    ” “——先帝一場吳楚之亂,也已經掃除了削藩的大部分障礙。

    ” “剩下的,便是水磨工夫,一點一點把諸侯藩王削弱、肢解,并最終成為隻在名義上貴于徹侯,實則卻并無太大差别的勳貴。

    ” ··· “此番運作,太後固然是掌宗親諸侯之命脈,并借此掌控了宗親諸侯。

    ” “但這又如何呢?” “日後我漢家,絕不可能出現吳王劉濞、梁孝王劉武那樣的強藩。

    ” “——就連如今的河間、江都諸王,在後世之人看來,也将是無比龐大、強盛的大國!” “将必将被削弱、肢解,乃至最終滅亡的宗親諸侯交出去,換來東宮支持朕加冠親政,君臨天下;” “這,難道不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嗎?” 一番話,讓窦嬰徹底陷入了沉思。

     劉榮這番話,窦嬰當然聽得明白。

     甚至不需要思考——劉榮這邊剛說出口,窦嬰那邊就已經想明白個中厲害了。

     隻是窦嬰在想:如此宏遠的視角,如此老練的手段; 劉榮,當真隻是個才剛加冠,年不過二十出頭的青年天子嗎? 要知道先孝景皇帝在這個年紀,可才剛過‘一怒之下棋盤開瓢’的年少輕狂階段,整天都陷于‘如何讓父皇少揍孤幾頓’的哲學思考之中啊…… “走吧;” “好歹也是要做亞相禦史大夫,備做漢相的人了。

    ” “随朕好生看看我漢家,強大到了怎樣的程度。

    ” “——免得日後,朕一怒而興師,要拿軍臣老兒的狗頭告慰太、高二廟,表叔卻不明朕意;” “反以止戰之說相進,徒惹君臣相疑,叔侄相遠……”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