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2章 活着,才是最大的勝利

首頁
    當即有幾位親兵上前,架起那幾個聚在一起聊天的兵卒便下了牆。

     同一時間,牆下又湧上同樣數量的預備役,接替了那幾人留下的防守位置。

     不多時,牆内不遠處,便響起一聲聲清脆的響鞭,以及那幾位受罰兵士的慘叫聲。

     每響起一聲鞭響,牆上守軍将士便會本能的鎖一下脖子; 程不識卻仍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面癱臉,淡定從容的邁動腳步,繼續沿着塞牆巡視着。

     走出去一段距離,發覺身邊副将面色有異,程不識便捕捉痕迹的斜眼瞟了瞟; 見副将幾度欲言又止,程不識隻深吸一口氣,神情略帶感慨道:“可是覺得某罰懲過重,恐傷了将士人心?” 程不識難得主動開口發問,副将本能的就要搖頭否認; 但耳邊傳來那幾名兵士的慘叫聲,卻讓副将生生止住搖頭的沖動,欲言又止的低下頭去。

     “将軍曾說過:既做了漢家将士,頭等大事,便當是服從軍令。

    ” “——将軍之令,末将不敢不從,更不敢有所非議。

    ” “隻終究是同生共死的袍澤,有些話,也終歸是不吐不快……” 試探着開了口,見程不識并沒有表現出不愉,反而淡笑着微微點下頭,副将心下也為之一定。

     沉吟措辭片刻,終還是将方才的是暫且放在一旁,轉而說起了眼下戰事。

     “時值冬十一月下旬,臘月不遠,凜冬将至。

    ” “——匈奴人足有三天未出大營,更是足有十餘日,沒有組織起像樣的進攻。

    ” “将士們都在說,匈奴人今年,不會再發起有威脅的攻勢了。

    ” “将軍,應該也是這般認為的吧?” 副将原本其實想說:底下的大頭兵們都能看明白,将軍總不至于連底下的卒子們都不如? 但話說出口,終歸還是經過了副将本能的修飾,聽起來更委婉些,也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

     按理來說,副将話都已經委婉到了這個份上,就算程不識真的沒看透這一點,也該認真思量一番。

     但在副将話音落下後,程不識卻是不假思索的輕歎一氣,面上也應聲湧上一抹怪笑。

     “為将者,未謀勝,先謀敗。

    ” “——作為将軍,不應該在戰況還未塵埃落定的時候,便斷定本方已經獲得最終的勝利;” “而是應該站在敵人的角度去想:還有什麼方法,能為敵人帶來勝利。

    ” ··· “就說眼下,天寒地凍,匈奴人便是蹦碎那口鋼牙,也不大可能在今冬啃下朝那;” “但并非‘絕無可能’,而是‘不大可能’。

    ” “——匈奴人之所以非要攻打朝那,不過是因為朝那塞,乃草原進出北地、隴右二郡的咽喉要道。

    ” “攻不下朝那塞,匈奴人就無法輕易踏足北地、隴右——即便踏足了,也會因為背後有個不受掌控的朝那塞,而如芒在背。

    ” “但某還是那句話:無法輕易踏足北地,并不意味着匈奴人,絕對無法踏足北地。

    ” “萬一匈奴人真的豁出去,化整為零繞過朝那塞,以零散遊騎馳掠北地,那我朝那塞的得失,便将關系到今歲冬,北地究竟是舉境淪陷,還是零星受損……” 一番話說出口,發現副官面上疑惑之色愈深,似乎完全沒聽明白,程不識也隻搖頭一笑,前所未有的擡起手,在副官肩上拍了拍。

     又默然走出去一段,方含笑開口道:“匈奴人,八成已經退兵了。

    ” “但還有兩成的可能,是匈奴人佯裝退兵,意圖讓我朝那塞放松警惕。

    ” “——某如今,便是在防着這兩成的可能。

    ” “這兩成可能,将士們防的确實很辛苦;” “但辛苦的活着,總好過輕松的死去……” ··· “某知道;” “此戰,某部浮斬負二千餘,衆将帥莫說是建功立業——便是戰後能不被駁斥,便已是僥天之幸。

    ” “将士們被某的嚴明軍紀折磨數月,拼死作戰,最終卻落得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結果,便是罵某兩句,也沒什麼不應該。

    ” “但某,很高興。

    ” 說到此處,程不識終還是停下腳步,折身走到塞牆邊沿; 以手肘撐在牆垛之上,神情蕭瑟的看向塞外,早已被萬裡冰封的遼闊天地。

     “某很高興。

    ” “因為直到現在,某麾下将士,依舊還能活着叱罵主将‘畏戰不出’,說某一将無能,累死三軍。

    ” ··· “還能活着罵人,就是好事。

    ” “能活着站在牆頭,說‘再也不願為程不識之卒’,總好過含笑九泉,在墓碑上刻下‘下輩子願再随李将軍’的遺願。

    ” “——某麾下将士,還能活着罵某。

    ” “甚至能活着罵某一輩子。

    ” “單就這一項,某,便此生無憾矣……” 聽到這裡,副将終于是似懂非懂的緩緩點下頭,算是認可了程不識的說法。

     ——在程不識麾下當兵,确實是苦不堪言; 但至少你能活着。

     程不識的謹慎,會阻礙你建功立業,但也能保證你盡可能活着。

     你恨之入骨的嚴明紀律,恰恰是能提高你生存幾率的核心要素。

     在李廣麾下為卒,也确實是無比舒坦。

     但李廣的肆意灑脫,往往會讓你的性命如無根之萍,說沒就沒; 你渴望、贊揚的松散紀律,不單有極大概率會害死你——甚至往往一害,便是成建制全軍覆沒。

     那這幾年來,為何隻有人罵程不識,卻從不見有人說李廣? 答案是:在程不識麾下做過兵的,人家還活着; 活着,才能責罵程不識不體恤士卒,以‘折磨’麾下将士為樂…… “李廣的才氣,某或許是沒有的。

    ” “臂張十石強弩的蓋世武藝,某也是望塵莫及。

    ” “——但某至少能竭盡所能,讓麾下将士少些傷亡,順帶确保城池不失、城門不破。

    ” “這,是某在雁門學會的道理——活着,才是最大的勝利。

    ” “城池不破,軍民不傷,才是最大的勝利。

    ” “與之相比,些許胡蠻首級,卻是無足輕重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