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3章 絕不和親!

首頁
    公孫混邪此刻,恨不得将自己的頂頭上司:典客王恢硬生生咬碎! 作為隸屬于典客之下,唯一直屬部門的首官,公孫混邪這些年,其實算不上混的太好。

     ——典客,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長安朝堂與内外‘客人’聯絡的屬衙。

     于内,是關東宗親諸侯; 于外,則是北方匈奴、南方百越,以及東北方向的馬韓、芥子朝鮮,乃至西南方向的夜郎等百夷。

     想想也知道:關東宗親諸侯,在三四年前都敢直接起兵武力對抗長安中央了,自更不會将典客這麼個清水衙門放在眼裡。

     至于外部,西南百夷不在漢室的任何計劃之内,東北朝鮮半島亦然。

     南方百越,不需要典客發揮任何主觀能動性,北方匈奴,則和關東諸侯類似——甭管打不打得過,凡是和匈奴人打交道的事,都是整個長安朝堂一起去應付,單一個典客根本應付不過來。

     強的管不了,弱的沒必要管,也就是的典客屬衙,成為了如今漢家九卿之中,最尴尬、最勢微的屬衙,且沒有之一。

     就連宗正、奉常,人家起碼還有點正經工作要忙; 反觀典客,也就是在匈奴、百越來使時,需要負責一下招待。

     至于關東諸侯? 不好意思,人家是宗親,歸宗正管…… 身為九卿的典客尚且如此,隸屬于典客門下,專門負責對外聯絡——尤其還是專責聯絡外藩的典屬國,自然更是尴尬的不行。

     如今漢家,那有什麼正兒八經的‘外藩’? 除了西南夷,那也就是接了漢家王印的南越、閩越、東海等國了。

     這些嶺南百越之國,除了各自遣送質子來長安外,三五年都未必會派使臣來長安一回。

     故而,公孫混邪這個典屬國的日常工作,也就局限于關心一下百越質子們的生活起居,以及學習。

     這樣的日子,對于上進的人來說是煎熬,但對公孫混邪這樣的鹹魚派降臣而言,卻是再好不過的清水衙門。

     再加上當年吳楚之亂,兒子公孫賀也跟着自己去平亂立了武勳,而後被孝景皇帝塞進了太子宮,就更讓公孫混邪絲毫不擔心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未來了。

     ——我雖然是九卿下屬,但我已經封侯了! ——而且還是實打實的軍功武勳侯! ——隻等上司挪窩,我就必定是九卿! 雖然是典客這樣手無實權的九卿,但那好歹也是九卿不是? 該有的銀印紫绶,中二千石的秩祿,還有諸侯王相級别的待遇,怎都是少不了的。

     再加上我兒子,那可是太子的潛邸元從! 日後太子坐了大位,我兒在太子身邊水漲船高,俺家還能不跟着雞犬升天? 這樣的想法,從其子公孫賀被納入太子宮的第一天開始,便始終存在于公孫混邪的腦海中。

     直到今日,自己因為上司王恢幾句看似有理,實則暗藏禍心的鼓動,便在這場朝議中站出了身,公孫混邪才終于反應過來:兒子公孫賀,并不是自己,乃至家族的免死金牌。

     真犯了事,該死還是得死! 而且非但無法借助兒子公孫賀,在劉榮心中的地位免罪,反而還會連累兒子、毀掉兒子的前程! 公孫混邪悔啊…… 越是悔,看向王恢的目光,便越多了幾分狠厲! 而在公孫混邪如此劇烈的立場變動之後,殿内公卿百官縱是再愚笨,也終究還是反應過來了。

     “陛下,這是在辨明敵我啊……” “——借着朝那塞之危,詐出那些立場偏向于東宮,甚至偏向于讓陛下暫歸幕後,以待加冠親政的奸佞小人!” “嗯……” “典客王恢,當是其中之一了;” “卻是可憐公孫混邪,本就是降臣,今又……” 如是想着,劉舍不由得稍側過身,略帶憐憫的看了看殿中央,正朝着劉榮跪地叩首,卻仍不忘從腿側,朝身後的王恢投去記恨目光的公孫混邪。

     而後,劉舍便步履沉重的站出身,對劉榮拱手一拜。

     “陛下。

    ” “朝那塞之危,或許還不至危在旦夕的地步。

    ” “但此戰之勝負得失,在臣看來,恐怕也已經很明顯了。

    ” “——對我漢家而言,最好的結果,也不外乎将匈奴人擋在朝那塞外,北地、隴右二郡,不為匈奴北蠻擄去一草、一木。

    ” “最壞的結果,則是匈奴數萬精騎兵臨箫關,關中震蕩,天下不安……” 見劉舍站了出來,劉榮心裡也清楚:今日這一手打窩,已經打不出其他的大魚了。

     典客王恢為首,典屬國公孫混邪被當槍使,再加三五個千石級别的小蝦米——這,就已經是今日的全部成果了。

     窩已經驚了; 繼續打窩,也不大可能有蠢貨上鈎。

     反倒是東宮太後,可能因為劉榮如此明目張膽的排除異己,而對劉榮生出不滿。

     适可而止的道理,劉榮不至于想不明白。

     故而,劉舍剛把台階地上,劉榮便也就順坡下驢。

     “魏其侯身懷惡疾,雖不甚礙事,然早已不能領軍出征。

    ” “——典客為當朝九卿,卻連如此大事都不曾知曉,實在是讓朕大失所望。

    ” “就讓典客在家中休息幾月,好生療養一下心神吧。

    ” “等養好了,再回來做朕的典客。

    ” 話說的好聽,潛台詞卻也是一目了然:養不好,就哪涼快哪呆着去! 我漢家,不需要這種愚蠢的九卿! 殿中央,聽着劉榮在‘朕的典客’四字上咬下的重音,王恢又如何不知自己的圖謀敗露? 一遍懊惱着自己的選擇,一邊思考着解局之法,便在殿内郎官的‘護送下’退出殿室,垂頭喪氣的走出未央宮,便徑直朝着長樂宮而去。

     ——陣營選擇已經确定,王恢唯一的選擇,便是一條路走到黑。

     但宣室殿的朝議,卻并沒有因為王恢的離開,而受到哪怕半點影響。

     至于公孫混邪,終歸是自己潛邸心腹的父親,又是和匈奴混邪部沾親帶故、義渠第一個站出來歸降漢室的貞節牌坊; 劉榮便也就沒再過多為難,隻提醒公孫混邪一句‘多和兒子聊聊天’,便讓公孫混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劉榮如此恩典,公孫混邪自然是三叩九拜,更是眨眼間便哭成了淚人。

     禦榻之上,劉榮卻是沒再多糾結這一小插曲,而是順勢提出了早些年,孝景皇帝原本想做,最終卻沒來得及做的事。

     “朕意,更改九卿官名。

    ” “——改典客,為大行; ——廷尉,為大理; ——内史,為大農; ——奉常,為太常;” “另改郡守為太守,改郡尉為都尉,一應規制無有變動。

    ” “此,乃孝景皇帝欲為,而未能為之遺志。

    ” “諸公若無異議,便不日草拟诏書,以頒天下。

    ” 這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