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目光晦暗的望向公孫混邪,語帶失望道:“卿可知彼時,朕監國太子之身,為何要駁回卿任隴右郡守的提議?”
聞言,公孫混邪縱是還不知自己如何惹到了劉榮,卻也是面帶愧疚的低下頭。
沉默良久,才低聲道:“是因為臣子公孫賀,乃陛下彼時之太子舍人。
”
“陛下擔心臣調任離京,會讓臣子自此放浪形骸,辱沒門楣,以毀前程……”
便見劉榮搖頭歎息着坐回禦榻之上,滿是失望的看向公孫混邪。
“卿還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朕曾經的太子舍人啊……”
言罷,劉榮就勢從面前抓起一卷竹簡,旋即若無旁人般,自顧自查閱起竹簡來。
卻是苦了殿内衆人,被眼前這一幕搞得雲裡霧裡,滿地找頭,愣是摸不着頭腦。
——這,什麼情況?
公孫混邪,不就是說出了邊牆的實際戰況嗎?
怎麼就扯到對不對得起劉榮上面去了?
還有公孫混邪的兒子公孫賀,也是平定吳楚有功,更是劉榮曾經的太子舍人,如今更是已經官拜虎贲都尉!
雖然那虎贲都尉,還是幾千沒有練出來的娃娃兵,但那也是劉榮實打實的親軍班底呐!
就算是看在自己的親軍統領:公孫賀的面子上,劉榮也不該在朝議之上,當着滿朝公卿大臣的面,如此明顯的表露出對公孫混邪的失望才是?
正當衆人摸不着頭腦之際,禦榻上的劉榮也終是放下手中竹簡,将目光投向了第二個站出身來,向劉榮禀奏‘邊牆岌岌可危’的人。
“朕的典客啊~”
“嘿;”
“典客屬衙,這是怎麼了?”
“先是典客下轄的典屬國——一個義渠人;”
“這又是實打實的漢人,當朝九卿典客?”
耐人尋味的道出一語,又輕輕撇了眼已經跪地叩首的公孫混邪,劉榮便再度望向那道看似大義凜然,實則心緒百轉的身影。
“說說吧~”
“依典客之見,如今朝那‘岌岌可危’,朕,又該如何是好?”
劉榮問的滿含譏諷,典客王恢卻是一副大義凜然,就好似自己接下來的話,便是漢家唯一的康莊大道!
劉榮聽了,漢家還能苟延殘喘;
然若劉榮不聽,那漢家便必定社稷颠覆、國将不國。
“禀陛下!”
“——依臣之見,曲周侯郦寄,德行有缺,難堪車騎将軍之責!”
嘩!!!
王恢此言一出,殿内衆人當即嘩然!
——臨陣換将!
無論放到哪朝哪代,這都是大忌!
尤其是百十年前,秦趙長平一戰,趙國玩兒了一手趙括換廉頗的極端反面教材後,就更是讓這個鐵律,成為了每一個‘知兵之人’刻入靈魂深處的原則。
臨陣換将,等同于自取滅亡!
哪怕戰事再不利,也絕不可臨陣換将!
因為紙上談兵的趙括,絕非臨陣換将的下限,而是上限!
在大兵團、大集群對戰的中大型戰役當中,被臨時換上去的主将,隻可能比趙括更差,絕不可能比趙括做得更好!
而今日,王恢以九卿之身,向劉榮近言‘郦寄不配做車騎将軍’,顯然是要提議換将!
尤其是王恢提出這一論點的依據,更是讓殿内衆人,都立時聞到一股濃烈的陰謀氣息……
“太宗皇帝之時,北平侯張蒼被罷相,朝堂内外皆以為:開國元勳郦寄可為相!”
“然彼時,太宗皇帝言:郦寄賣友求榮之人,為相,則恐天下人盡效仿之,以至世風日下,國将不國。
”
“——郦寄賣友求榮的名聲,讓太宗皇帝這樣的聖君,都不敢任用其為丞相;”
“陛下何德何能,将太宗皇帝都不敢任用的人,任命為統禦大軍的主帥、為我漢家的車騎将軍呢?”
言辭激烈的一番話語,惹得殿内衆人瞠目結舌之語,不免又是一陣雲裡霧裡。
——這王恢,要幹什麼?
沒聽說過典客王恢,和曲周侯郦寄有仇啊?
卻見禦榻之上,劉榮仍舊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既沒有因為王恢話裡話外的‘換将’之意而惱怒,也沒有因為王恢對自己‘不如太宗皇帝’的評價而羞惱。
就那般淡然的端坐于禦榻之上,滿不在乎的重新拿起面前竹簡,一邊查閱着,嘴上一邊随意道:“典客所言,也未必沒有道理。
”
“卻是不知,今我漢家,有何人可替曲周侯,為大軍統帥、車騎将軍?”
劉榮說起前面那句的時候,殿内衆人無不是驚駭欲絕!
丞相劉舍、禦史大夫岑邁等人,更是當即做好了出身勸谏的打算,更下定了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劉榮臨陣換帥的決心!
待劉榮問出後面這句,衆人這才稍稍安下心來。
——瞧着模樣,劉榮顯然是在套王恢的話。
再結合劉榮平日裡的形象,大概率是要先掏出王恢的底,然後再做處置。
隻可惜,王恢此刻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見劉榮如此順利的走進了自己的語言陷阱,更出言附和自己‘說的有道理’,王恢當即心下大定,隻覺得任務已經完成了大半。
待劉榮又問起替代之人,王恢雖然沒有準備,卻也是很快便拿出了人選。
“臣以為,故大将軍、太子太傅:魏其侯窦嬰,可替曲周侯。
”
這句話,算是王恢今日語調最平和、情緒最平緩的一句表述。
而在這句話被王恢道出口之後,碩大的宣室殿内,卻陷入了一陣極為漫長的沉寂之中。
魏其侯窦嬰?
那不都已經得了手抖的怪病,再也無法領兵了嗎?
這王恢是腦門兒被門擠了,才要以‘德行有缺’的理由換下郦寄,卻把馬都騎不了的窦嬰換上去?
想到這一層的人,大都是千石左右的小蝦米,隻看到了表面這一層;
至于更深層次……
“王恢!”
“安敢欺我至斯?!!”
漫長的寂靜,被公孫混邪一聲極盡凄厲的嘶吼所打破,殿内衆人也随即紛紛收斂心神,循聲望向殿中央,正橫眉怒指王恢的公孫混邪。
卻見公孫混邪一陣口吐芬芳,說的王恢一陣臉紅脖子粗,還沒來得及開口反擊,公孫混邪便再度回過身,對着劉榮咚咚咚便是一陣跪地叩首。
“陛下!”
“臣,知罪!”
“——臣,不該受王恢蠱惑!”
“但王恢所謀之蠅營狗苟,臣,絕無半點知曉,更不曾置身其中!”
“陛下明見萬裡,懇請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