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章 廟算

首頁
    劉榮一聲令下,隻半刻的功夫,滿朝公卿重臣,以及排得上号的軍中大将,便都無一例外出現在了宣室殿外。

     丞相劉舍,禦史大夫岑邁,内史田叔,少府石奮等老臣,畢竟都已經一大把年紀,即便是被劉榮招來參贊軍務,也依舊是一身常袍。

     但廷尉趙禹、太仆直不疑等年輕一輩,以及郦寄、栾布等軍中将帥,卻無一不是身着甲胄,俨然一副随時領兵出征的架勢! 最讓劉榮感到驚訝的,是弓高侯韓頹當。

     ——劉榮下令召見諸重臣、将領的時候,韓頹當可就在劉榮身邊! 結果等人都到齊了,韓頹當愣是回了趟家,穿上了那件太宗孝文皇帝禦賜的甲胄。

     就好像深怕沒穿甲胄,劉榮便會忘記韓頹當是個将軍,安排将領率軍出征時,會考慮不到韓頹當這個人選…… 天子召見,尤其還是于演武堂召見,朝堂内外自然是為之一震。

     但在清涼殿側殿演武堂,劉榮卻負手屹立于一張懸挂而起,占了足有小半個殿室的堪輿前,皺眉思慮之間,更時不時發出一聲又一聲哀歎。

     “大意了啊……” “光顧着東宮,竟誤了這般大事……” 看着劉榮站在堪輿前的背影,諸重臣大将稍對視一番,交換一下眼神,便也意識到了一切。

     短暫的眼神交流之後,最終由丞相劉舍、曲周侯郦寄二人齊身上前,對劉榮稍一拱手。

     “陛下。

    ” 身後傳來二人的拜喏,劉榮縱是心緒萬千,也不得不沉着臉回過神。

     神情陰郁的一擺手,招呼衆人落座,開口便道出了眼下的關鍵。

     “漢十二年,夏四月二十五,太祖高皇帝駕崩長樂宮。

    ” “夏五月二,太祖皇帝入葬長陵;” “夏五月十四,匈奴冒頓單于遣使者叩關雁門,請朝長安,名為吊唁太祖皇帝,實則,乃再行和親。

    ” ··· “漢十九年秋八月十五,孝惠皇帝駕崩未央宮,秋八月二十二入葬安陵。

    ” “秋九月初八,匈奴單于冒頓再遣使者,向呂太後再提和親。

    ” “便是那次,攣鞮冒頓行國書以辱呂太後。

    ” “時至今日,冒頓書辱呂後之恥,也依舊為我漢家曆代先皇,引以為國仇家恨……” 劉榮話音落下,殿内衆人本還帶着些許雀躍的神容,已是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慮。

     同一時間,曲周侯郦寄便滿是凝重的點下頭,在劉榮的眼神示意下,将話頭順勢接了過去。

     “呂太後駕崩,諸呂作亂長安,匈奴使團仍舊是在呂太後駕崩一個月内,便出現在了邊關。

    ” “及至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繼大統,更再三遣使和親,以訛詐我漢家。

    ” “——到太宗皇帝駕崩,匈奴人更是早在太宗皇帝彌留之際,便讓使團于雁門關外等候。

    ” “待太宗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雁門,同一時間,匈奴使團叩關請見,再請和親……” 随着劉榮、郦寄君臣二人接力描述出有漢以來,匈奴人在曆代漢天子駕崩之後的反應,殿内衆人也總算是明白劉榮,為何會如此火急火燎的召見衆人,到演武堂議事了。

     ——孝景皇帝駕崩,已經是兩個多月前的事! 按照慣例,匈奴人派出的使者團,早就該從雁門而入漢地,到長安向劉榮奉上國書,以和親之名,行訛詐之實。

     孝景皇帝駕崩于去年九月,算算時間,最晚不超過今年十月初的時候,匈奴使團就該到雁門; 眼下已是十月下旬,匈奴使團若是走的快些,都該抵達長安了才是! 但至今為止,邊關都還沒有傳回匈奴使團叩關請見的消息。

     這意味着什麼,不會有人不明白。

     “匈奴人,是要給陛下一個下馬威?” “畢竟我漢家,已有不知多少年,有陛下這般年紀的天子即立。

    ” “——太宗皇帝駕崩時,孝景皇帝早已羽翼豐滿;” “匈奴人縱是有心,也無法趁孝景皇帝新君繼立時,妄圖亂中求利。

    ” “眼下,陛下弱冠而立,隻怕在匈奴人看來,我漢家已是主少國疑,朝堂内外暗流湧動?” 郦寄一番話語,惹得一旁,同樣老态龍鐘的榆侯栾布微微搖搖頭。

     “陛下雖年未壯,卻也已及冠,談不上主少國疑。

    ” “隻比起孝景皇帝年三十一而即立,陛下如今,倒确實顯得年輕了些。

    ” “——以為我漢家主少國疑、陛下軟弱可欺,當是不至于。

    ” “但試探一番,順便敲打、恐吓我漢家,以武力脅迫我漢家再行和親,倒也确是那狄酋軍臣的做派。

    ” 說着,栾布又稍擠出一抹僵硬的笑容,略帶不屑道:“畢竟那軍臣,比起乃父老上稽粥,終歸是遜色了不止稍許……” 栾布一番話,堂内衆人配合着擠出一抹笑,旋即便再度皺起眉頭,各懷心緒的陷入思慮之中。

     确如栾布所言——當代匈奴單于:攣鞮軍臣,确實遠遠遜色于父祖。

     過去這些年,坊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

     ——匈奴的冒頓單于,等同于漢家的太祖劉邦,屬于開社稷、建國家的開國之君; 至于老上單于,則像極了漢家的太宗孝文皇帝,都是以手腕、政治智慧著稱,威望極高的聖君級别人物。

     而現軍臣單于,則對标先孝景皇帝劉啟——相對平庸,且較孝景皇帝更遜幾分。

     正所謂: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匈奴單于平庸,對于漢家本該是件好事。

     但不單是說出這句話的栾布——包括劉榮在内的每一個人,在聽到栾布說‘軍臣遜乃父者甚’時,都隻是擠出了一抹僵硬的笑容。

     相較于父祖冒頓、老上,現匈奴單于軍臣,确實算得上是草包。

     但如今的匈奴帝國,卻也已經達到了巅峰。

     從冒頓時期,掀翻草原霸主東胡部; 再到老上時期,基本統一草原諸部,成為華夏文明認知中的‘百蠻大國’; 及至今日,軍臣單于在位,曾經籍籍無名的匈奴部落,已經成為了已知世界最強大的存在。

     且沒有之一! ——饒是強大如漢室,而且是才剛經曆文景之治的漢室,也依舊無法遮掩遊牧文明在曆史上的第一個巅峰:匈奴帝國的光輝。

     而這樣一個強大到令人發指的帝國,即便出了幾代庸主,甚至是連續幾代庸主,也還是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不負衆望的衰敗下去。

     此刻,聚集在殿内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軍臣,不是那個讓匈奴衰敗的單于; 便是下一代匈奴單于,也大概率能維持匈奴的強大。

     除非一場大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