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章 不遠了

首頁
    天子啟向劉榮交接手裡的權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朝權自不用說——早在三年前,劉榮奉诏太子監國的時候,天子啟就已經将大權“借”給了劉榮。

     說是借,其實和華夏後世的演習,也都是一個道理。

     ——必要時,任何一場“演習”,都可以随時無縫轉變為實戰! 劉榮這個監國太子也一樣; 當天子啟出現一些計劃外的狀況時,劉榮這個“冒充天子”的監國太子,也随時可以無縫銜接,順勢即位。

     除了朝權,以及劉榮一直很注意、很小心的财權,便是飛狐都尉這種神秘無比——若天子啟不給,劉榮就連問都不敢問的特殊力量。

     上一次,天子啟為劉榮隆重介紹了華夏曆史上第一位特務頭子:繡衣衛直使兼郎中令周仁。

     這一次,又把劉榮帶到了自己的思賢苑,随便偶遇幾個老兵,便有一個是京觀屠令勉的父親… “或許不是偶遇。

    ” “或許,是父皇專門安排的…” 對于劉榮的心中所想,天子啟自是一無所知。

     準确的說,是天子啟的注意力,壓根兒就沒放在劉榮身上。

     便見天子啟毫不顧忌形象的半躺在田埂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老農們交談着,不時發出爽朗而又暢快的笑聲。

     而從天子啟和老農們的交談中,劉榮也很快便了解到這幾位老農的底細。

     ——當朝車騎将軍,飛狐都尉令勉的父親,名令顯。

     老爺子雖非公侯,卻也是實打實的開國元勳! 跟着沛公反過秦,追随漢王伐過楚,在白登山挽過弓,在趙長城扛過纛! 劉邦打過的仗,老令頭都在場; 劉邦沒打的仗,老令頭也差不多都沒落下。

     真要說起來,已故老丞相申屠嘉見了老令頭,都還得老老實實喊一聲:老伍長! 可惜沒啥指揮才能,也不大願意入朝為官,便被太祖皇帝派給了四兒子,也就是先帝一同就藩,全當是給年僅六歲的先帝,配了個百戰老兵榜身。

     等到先帝入繼大統時,老令頭自知這輩子差不多到了頭,就拼着老臉,把兒子令勉送到了先帝身邊。

     好在令勉不止繼承了老爹的曉勇——先帝拿兵書喂了幾年,當即就成了一名有勇有謀,進退有度,老成持重的悍将! 就是不知從哪學了出鑄京觀的技藝,這麼多年京觀鑄下來,竟落得個“京觀屠”的诨号… 至于天子啟最先介紹的那個老李頭,則名李信。

     雖然不如那位同名同姓的前輩,卻也是來頭不小。

     燕國薊縣人,起良家子,初為代國戍邊卒。

     戍邊六年,頗有武勳,拔為中郎。

     之後在代王宮待了十來年,累功為代中郎将。

     呂太後駕崩,朝堂迎立先帝時,跟随先帝入長安,之後就是天子啟方才,所提到的人生最高光時刻。

     落下傷殘之後,嚴詞拒絕了先帝表彰性質的清閑職務,最終被先帝派到彼時的太子啟身邊,美其名曰:為儲君羽翼; 雖然天子啟一口一個“老不死的訛上朕了”,但過去這麼多年,老李頭卻壓根兒沒向天子啟伸手,主動讨要過任何東西; 就連種的地,也是佃租思賢苑的官田。

     ——思賢苑有個老李頭,每年的佃租都是第一個交,哪怕當年租稅被減免,也絕對沒人能阻止老李頭交佃租,更是傳遍上林苑的八卦。

     隻是劉榮從未想到:傳聞中,那個耿直到有點憨傻的老農,居然有這麼大的來頭。

     至于老李頭家中子孫後代,更是讓劉榮莫名感到沉重。

     老大李忠,現任博望苑羽林衛甲部校尉,秩比二千石; 老二、老三戰殁于邊牆,老四于三年前的吳楚七國之亂中,戰死在了吳楚叛軍主力拼死攻打的昌邑城頭。

     再往下:校尉李忠三子,一死一殘,皆為王事; 老李頭其他的孫輩,共計十六人,為國捐軀者足有五位… “老大人,滿門忠烈!” 聽到李老頭雲淡風輕間,提起四個兒子隻剩下老大、七個及冠的孫兒也隻剩兩人在世,劉榮不由得肅然起敬,當即便起身再拜。

     這一回,老李頭卻沒再灑然擺手,而是長籲短歎間從樹根下起身,緩緩對劉榮拱手一還禮; 待劉榮直起身,才滿懷唏噓道:“殿下是個什麼樣的人、會成為什麼樣的君主,老小兒,不知。

    ” “隻是想根據自己淺薄的經曆,向殿下,提一些或許愚鈍、或許不妥的建議。

    ” 說着,李老頭顫巍巍擡起手,在胸前輕拍了拍。

     “老小兒,曾也官至千石;” “家裡的混小子,如今也是做了校尉——比二千石的秩,逢人也能腆着臉,不自量力的口稱一聲:末将;” “想挺直了腰杆子,靠自己這把老骨頭過活,不願意接受先帝、陛下的恩憐,老小兒的日子,尚且過成了這般模樣。

    ” “——雖溫飽不愁,卻也身無長物,偶有尋方問藥,還得家裡那個混小子孝敬。

    ” “想添件冬衣,又或是給家裡添個器具,那也得和尋常農人一樣——秋收後賣了糧,再從中分出些…” … “老小兒知足~” “能吃飽飯、不挨餓,子孫後嗣就算沒什麼大出息,也算是有了着落。

    ” “——老小兒,知足。

    ” “但殿下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老小兒,已經是很辛運的退伍兵卒了。

    ” “已經是歸野老兵中,百裡挑一,甚至是千裡挑一的幸運者…” 老李頭悠悠一語,其餘衆人便不約而同的長籲短歎起來,就連天子啟,也是一臉無奈的歎息着搖搖頭。

     不得不說,比起絕大多數封建王朝,如今漢家對軍中将士,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已經做到了力所能及範圍内的極限。

     但不用這幾位老英雄說,劉榮也清楚的知道:漢家對軍人的優待,重點主要放在對陣亡将士,及其家人的撫恤、扶持。

     根據太祖高皇帝劉邦親自定下的規矩,漢家任何一位陣亡的軍中将士,都可以享受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