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蝴蝶效應?

首頁
    天子啟有了決斷,朝野内外也實在是沒有其他合适的人選,長安朝堂新一屆的領導班子,便也很快初見雛形。

     ——丞相桃侯劉舍,唯天子啟之令是從! 這也印證了那句最早出自桃侯家族,并逐漸得到朝野内外高度認同的名言。

     勢死忠于漢天子! 誰是天子,忠于誰…… 便是憑着這一句核心綱領,桃侯家族方得以成為先帝入繼大統之後,第一位明确表示唯先帝馬首是瞻的功侯。

     而現在,桃侯家族的效忠對象,顯然是天子啟。

     ——禦史大夫陽陵侯岑邁,過去這麼多年的少府令做下來,就算不能說是天子啟的狗腿子,也無疑是天子啟數一數二的肱骨心腹。

     至于此番,一反漢家政治常态,還沒經受過内史的曆練,便直接從少府提拔為禦史大夫,有人說,是天子啟對岑邁勞苦功高的獎賞; 自也有人說:這是天子啟對過去這些年,岑邁對監國太子的過度‘言聽計從’有所不滿,方拿出一個禦史大夫的位置,将岑邁調離了少府。

     隻是不管怎麼說,又一個客觀現實,确實怎麼都無法否認的。

     ——此次人事調動,天子啟終于通過絕對忠誠于自己的丞相和亞相禦史大夫,達成了對外朝的絕對掌控! 如果天子啟正值壯年,如此大的動作,朝野内外免不得要有所猜測:陛下此番,是要做點大事啊? 但天子啟如今的身體狀況,結合丞相、禦史大夫都被換成天子啟可以絕對信任的人,其個中意味,卻是在明顯不過了。

     反應過來這一點之後,朝野内外又下意識在九卿各屬衙掃了一眼;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内史田叔——國之長者,絕對意義上的柱石老臣! 廷尉趙禹——天子啟一手提拔的法家才俊,畢生心願,無外乎報效天子啟知遇之恩! 太仆衛绾——老好人一個,對天子啟唯命是從; 衛尉直不疑——靠道德做官做到九卿,極其愛惜羽毛,敦厚長者; 少府石奮——莫得感情的請示機器; 典客公孫混邪——北地郡義渠人,從周亞夫平定吳楚之亂有功,當今天子啟親封為平曲侯,絕對忠誠于天子啟的效忠者。

     宗正劉登——當代紅侯,楚元王一脈之後,謙謙君子…… 就這麼一圈掃下來,不知有多少人驚詫的發現:天子啟輕描淡寫之間,居然将漢家的領導班子,打造成了一個主打‘穩’字訣的隊伍! 這個隊伍,放在哪朝哪代,都未必能做出什麼大成績; 但同樣的,無論放到哪朝哪代——甚至是放到王朝末年,這個領導班子,都絕對能最大限度保證時局穩定,将任何可能發生的禍患,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

     天子啟,在擔心什麼? 或者應該說,究竟是什麼事,讓天子啟這般如令大敵,甯肯組建出這麼一套很可能讓漢家——讓天下的發展陷入停滞的領導班子,也要确保時局的絕對穩定、确保朝堂中央對自己的絕對忠誠? 東宮窦太後,顯然沒這麼大能耐; 除非,在天子啟擔心的那件事發生時,天子啟,不再是‘天子啟’了…… · · · · “父皇生了些小病,擔心有宵小趁機作亂,才有此般。

    ” “盡好自己的本分便是,不要太關注這些事。

    ” 上林苑,監國太子博望私苑。

     秋收已經結束,歲末大計,也在天子啟的乾坤獨斷之下,推遲到了明年。

     手裡的要緊事都忙完,劉榮便給自己放了個假。

     隻是這個假,當然不是窩在長安的太子宮睡大覺; 而是來到上林博望苑,象征性視察一番,順便散散心、放松放松。

     但哪怕是放松,劉榮也還是難免要為朝政之事、國家大事頭疼。

     這不; 坊間紛雜的傳聞,惹得劉榮的表兄栗倉,都跑來向劉榮做‘彙報’了。

     “宮裡都在傳,陛下的身子骨……” 被劉榮明顯有些敷衍的話堵了回去,栗倉左思右想,終還是決定将這個傳聞告訴劉榮。

     栗倉想的,當然不是趁機做點什麼,又或是慫恿劉榮做點什麼。

     ——太子儲君做到劉榮這個地步,已經不需要再去主動做什麼了。

     隻要一個‘等’字,劉榮便基本能确保自己的未來,不會出乎任何一個人的預料。

     栗倉真正想說的是:坊間傳聞,陛下似乎不大行了; 家上,是否要準備準備之後的事…… “孤說過了。

    ” “父皇,隻是生了些小病,并無大礙。

    ” “同樣一句話,别讓孤說第三遍。

    ” 語調清冷,卻又不乏告誡之意的一番話,總算是讓栗倉打消了進言相勸的念頭,絕口不再提天子啟的身體狀況。

     隻是栗倉不提,卻并不意味着劉榮不去想。

     “劉舍為相,岑邁為亞相,朝權……” “南軍在郎中令周仁手裡,執掌的北軍中尉衛绾雖做了太仆,但新的中尉,卻極有可能是蒼鷹郅都……” “再加上石奮做了少府,财權也……” 作為有漢以來,最為出色的一位太子儲君(雖然沒幾個對照組),劉榮當然不可能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隻是知道歸知道,劉榮不能說。

     非但不能說,甚至都不能去關注、去在意; 越到這種時候——越到這最後的關頭,劉榮越需要謹小慎微,确保萬無一失。

     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劉榮才特意給自己放了幾天假。

     ——劉榮,已經在長安權利中心,待了太長太長時間了。

     哪怕這三年的時間裡,劉榮偶爾也會到這博望苑,也大都是來看一眼就走。

     足足三年的時間,始終在長安權力中樞,進行着幹強度的工作,劉榮手中的權勢,自也難免水漲船高。

     毫不誇張的說:劉榮敢拿自己的姓氏打包票——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華夏曆史上,都絕不能再出第二個監國太子,能有劉榮如今所掌握的權勢! 哪怕後來,那位朱明永樂朝的常務副皇帝,也同樣如此! 如此滔天權勢,對于劉榮而言,即是難得珍惜的鍛煉機會,也同樣是随時都可能反噬劉榮的雙刃劍。

     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