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9章 死曾不若匹夫

首頁
    的是比這還血腥、還駭人的場面,卻需要‘天子榮’保持冷靜,漠然待之。

     與之相比,眼前的場景,卻頂多算是帝王課程的入門階段…… “老二覺得,這次的事,為什麼不能鬧大、罪名為什麼要定的越小越好?” 搖椅之上,劉榮繃着臉,盡可能維持着面色不崩; 而在劉榮身後,劉德得太子長兄授意,也開始為弟弟劉淤解答起疑惑。

     “不能鬧大,自然是因為功侯們,也同樣代表着我漢家的體面、威儀;” “若是讓百姓民,知道我漢家的功侯貴族們,居然打算靠屯糧居奇來牟利,草芥人命,那受損的不止是他們——我漢家,也同樣會一損俱損。

    ” “所以,哪怕這些人足夠可恨,為了我漢家,也還是不得不替他們遮羞,至少在明面上,把這些人的罪名定的更小一些,以免物議沸騰,有損我漢家威儀。

    ” 劉淤下意識脫口而出的答複,不單是讓劉德滿意的點下頭,便是一旁的劉彭祖、劉勝兄弟倆,乃至仍在專心觀刑的劉榮,都本能的一颔首。

     便見劉德含笑伸出手,面帶鼓勵的拍了拍弟弟肩頭; 再沉吟措辭片刻,方說道:“沒錯。

    ” “功侯、官員,都是我漢家的顔面。

    ” “比起官員——比起可以随時任命、罷免的官員,世襲罔替的功侯,甚至更能代表我漢家的顔面。

    ” “所以,無論他們做了什麼事,朝堂都必須本着‘盡可能替他們遮羞’的原則,在表面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先太宗皇帝遵從賈誼賈長沙的提議,定下将相不辱,許公卿二千石自留體面的規矩,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 “——不是這些人不該死;” “而是為了漢家的顔面,這些人,不能死在大庭廣衆之下。

    ” “他們體面了,我漢家才能體面。

    ” “再給安個無傷大雅的罪名,以‘羞愧自盡’了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我漢家的顔面。

    ” 簡單直接的表述,愣是讓劉淤都當即聽懂,旋即連連點頭不止。

     隻片刻之後,卻又再度疑惑地皺起眉頭。

     “這些道理,弟勉強能明白。

    ” “但這,也正是弟感到不解的地方。

    ” “——既然要遮羞,那為什麼要把罪名定為謀逆、定為吳楚餘孽?” “就算丞相捅破了那層遮羞布,也完全可以定為屯糧居奇、殘民牟利啊?” “再怎麼着,這‘殘民’之罪,也總比謀逆——比吳楚餘孽要輕一些,要更體面一些?” 劉淤這一問發出口,劉德面上笑容卻是應聲斂去,望向大哥劉榮的目光,也帶上了滿滿的憐憫。

     而在兄弟衆人的齊齊注視下,劉榮目光仍思思鎖定在不遠處,那三具已經上下分離,正在刑場内爬行掙紮的‘身形’之上; 隻嘴上抽出功夫,輕聲呢喃了一句:“殘民,并不是更輕的罪。

    ” “至少對那些被殘害、被欺壓,甚至是險些被害的家破人亡的百姓農戶——對他們自身而言,這天底下,沒有比‘殘民’更大、更重的罪。

    ” “——功侯謀逆,甚至是扯上‘吳楚餘孽’之類,固然是重罪,固然也有損我漢家的顔面。

    ” “但終歸吳楚之亂,是已經發生了的事;” “這件事,已經讓我漢家丢過一回‘臉’了,再添幾個功侯進去,也沒什麼大不了。

    ” “百姓隻會說:哦,這些功侯吃飽了撐的,放着奢靡的日子不過,偏偏要給吳楚叛賊效忠、效死。

    ” ··· “但殘民之罪,卻是切實關乎百姓民自身的事。

    ” “——所謂殘民,殘害的就是他們。

    ” “如果定屯糧居奇、殘民害民的罪,那百姓民會說:漢家的功侯,都不拿我們農戶黔首當人看了,那未央宮的皇帝,會不會也是這樣子的呢?” “畢竟,上行下效嘛……” 說到此處,劉榮終于不着痕迹的将目光收回,旋即稍側身,看向斜後方的弟弟劉淤。

     “現在明白了?” “——謀逆是重罪,卻是《漢律》中的重罪;” “而殘民,卻是百姓心中,這天底下最重不過的罪。

    ” “功侯謀逆,順帶、不小心殘民,百姓隻會覺得這些人可恨——謀逆就謀逆吧,還差點波及了自己;” “但功侯刻意殘民,甚至是為了牟利草芥人命,百姓則會覺得我漢家,也就是這麼回事了。

    ” ··· “這,才是我漢家的‘顔面’。

    ” “或者應該說,是民心。

    ” “——功侯殘民,會讓我漢家失去民心;” “而功侯謀逆,不過是讓我漢家臉上無光罷了……” 聽到這裡,劉淤也總算是明白這段時間,自家大哥的面色為什麼總是不大好看; 也明白了太子太保周亞夫,為什麼會在那之後,便再也不曾來過太子宮。

     ——這件事,劉榮原本可以通過定更輕的罪,來營造出‘孩子不懂事,犯了點小錯’的局面,最大限度降低這件事所帶來的政治影響。

     結果周亞夫橫插一腳,擺在劉榮面前的,就隻剩下兩個選擇了。

     是要坐實漢家的功侯貴族殘民害民、草芥人命,以至于漢家盡失民心? 還是另外尋個更重的罪名,來換取不失民心,隻丢面子的局面? 劉榮顯然選擇了後者。

     但劉榮,原本可以不做這道選擇題的…… “民心,是宗廟、社稷的根本。

    ” “——秦盡失天下民心,就算沒有陳勝吳廣,也有的是李勝長廣、這勝那廣。

    ” “太祖高皇帝入鹹陽,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盡收天下民心,所以才會穩坐天下。

    ” “就算臧荼、彭越、黥布等,也根本無法撼動我漢家分毫。

    ” “民心,很重要……” 說到此處,劉榮終是雙手趁着搖椅扶手,起身上前兩步,負手眺望向不遠處的刑場。

     在那裡,百姓民已經突破了衙役、兵士們的阻攔,開始将那幾具攔腰斬斷的屍體物理撕碎。

     劉榮卻是直勾勾看了好一會兒,才悠悠回過頭,意味深長的目光,依次在四個弟弟身上掃過。

     “記住這些人的下場。

    ” “若有朝一日,做出了和他們同樣的事,那這,也會是你們的下場。

    ” “——甚至是孤,乃至父皇的下場!” “甚至就連這個下場,都是孤這個監國太子,盡最大限度為他們争取來的。

    ” “真到了有一天,我諸劉宗親被腰斬于長安兩市——被百姓民硬生生撕碎的時候,可就沒有苦心竭慮,為我漢家,最後再保留些許體面的監國太子了……” ··· “呼~~~……” “纣貴為天子~” “死曾不若匹夫……”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