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2章 必須找到梁王叔!

首頁
    待朕病愈,再視百官谏、奏。

     意思就是說:朕病啦~ ——都病的沒法視政,不得不讓太子監國啦~ 這段時間,太子說了啥做了啥,朕都會盯着; 大家夥兒就别白費心思,到朕這兒來告太子的狀啦~ 老老實實配合太子的工作,熬過這段朕養病的日子就行。

     等太子監國這段日子結束,朕病好了、能臨朝視政了,再親自和太子算“總帳”。

     辦得好或不好,朕心裡自有杆秤; 太子經手的每一件事,朕都會在這段太子監國期結束之後,對太子做出相應的獎、罰… 從劉榮的角度上來看,天子啟這“事後算總賬”的潛台詞,自然是讓劉榮壓力山大。

     什麼獎懲分明——劉榮都是太子儲君了,天子啟除了誇劉榮兩句,還能給劉榮什麼獎勵? 說白了,天子啟這句話在劉榮聽來,不在乎一句:悠着點兒,朕盯着你小子呢! 别覺得監了國,就可以撒丫子亂來! 膽敢亂搞,朕絕不輕饒! 對此,劉榮暗下深吸了一口氣,旋即便肌肉反射式的進入了狀态。

     ——不就是如履薄冰四個大字嘛? 搞得好像劉榮不熟練似的… 劉榮被老爺子日常恐吓,但在其他人看來,天子啟這最後一句看似可有可無的補充,卻又是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味道了。

     完事兒了再算總賬? 那豈不就是說,在結束“太子監國”任期之前,劉榮百無禁忌,無論做什麼,天子啟原則上都不會幹涉? 這特麼是監國太子?! 這都是有實無明的皇帝了好嘛!! 再說劉榮這次太子監國的任期——天子啟在诏書上的原話,是“數月”。

     從實際狀況來看,眼下已是秋七月下旬,算上八月秋收、九月歲末,以及來年十月大計,劉榮這次太子監國,大約會是四個月左右的任期。

     但理論上,數月,可以指兩三個月,也同樣可以指八九個月。

     若是考慮到歲首年末的大計,說是從年初開始,實則需要小半年的時間才能完全結束,劉榮這次監國任期接近半年,也完全屬于正常。

     問題來了; 天子啟還能活多久? 沒人說的準。

     但從坊間傳出來的小道消息,來側面推斷天子啟的身體狀況,也就是長則三五年,短則一年半載的事兒。

     這樣一來,劉榮此番太子監國… “自有漢至今,左右相國之制,總共也就啟用過三次…” 人群中,太子太師申屠嘉滿帶着憂慮,遠遠看向劉榮那種布滿嚴峻之色的面容。

     ——自太祖劉邦立漢國祚,至今凡五十餘載,曆經太祖、孝惠、前少、後少、太宗,以及當今天子啟六代帝王,十數位丞相。

     其中,左右相國并存之制,總共出現過三次。

     第一次,是孝惠皇帝晚年,天子劉盈油盡燈枯,太子劉恭年不過總角; 漢家即将從孝惠皇帝這一朝才剛熬過去的主少國疑,進入下一段更為嚴重,也注定更加漫長的主少國疑時期。

     于是,呂太後乾坤獨斷,以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主掌朝政,曲逆侯陳平為左丞相,從旁輔佐年邁的右相王陵。

     最終,王陵、陳平二人,也算是沒有辜負呂太後的期望,各以左右丞相的身份,保證了那一次危險至極的政權交接。

     有多危險? ——大行孝惠皇帝劉盈,二十二歲駕崩,留下年僅四歲的太子劉恭,在連尿都把控不住的年紀承繼大統,以把控漢家宗廟、社稷。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各自都具備獨自為相能力的丞相,能盡最大可能确保朝局穩定,政權平穩交接。

     第二次,距離第一次僅僅時隔兩年多。

     孝惠皇帝駕崩,太子劉恭四歲即立,凡漢家之政令,皆出長樂宮呂太後。

     以開國皇後+太皇太後的身份獨攬大權之後,呂太後第一時間,便開始試探分封自家諸呂子侄的可能性。

     迫于呂太後淫威,朝野内外鴉雀無聲,甚至還有厚顔無恥如陳平、周勃者,非但沒有勸阻呂太後,反而還開始扮演起辯經的大儒,全方位無死角的為呂太後,遍封諸呂子侄為王、侯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找到了一籮筐的理論依據。

     正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陳平、周勃等一幹老臣,甚至是元勳公侯的無下限跪舔,便将強硬阻止呂太後的右丞相王陵,承托的無比高大。

     ——漢以右為尊。

     在左右相國之制中,右相為首,左相為輔。

     當朝右相——正丞相阻止自己遍封諸呂,呂太後自然也是沒法強按牛頭喝水,隻能曲線救國。

     第一步,将王陵明升暗貶,從右丞相的位置“升”為皇帝太傅,美其名曰:帝師,實則手裡的權柄,卻隻有揪年僅四歲的兒皇帝劉恭的耳朵。

     如此粗糙的架空,王陵自然也不慣着呂太後——惹不起你,我還躲不起了? 當即就撂了挑子,躲在家裡做起了煉金術士,向着修仙問道的坦途一去不返,不過幾年的功夫,就吃毒仙丹把自己給吃死了。

     至于呂太後,顯然也不可能等到王陵把自己作死才行動——王陵剛獲任為少帝劉恭的皇帝太傅,呂太後便立即有了第二部動作。

     将支持自己遍封諸呂的左丞相陳平升為右丞相,名義上全掌朝政,實則是給呂太後做秘書; 至于陳平升任右相後,空出來的左相之位,呂太後直接安排給了自己的心腹:辟陽侯審食其。

     工作也很簡單:監視少帝劉恭的起居。

     可即便是這樣——即便猖狂到了這種程度,呂太後也沒敢直接恢複單相制,而是依舊不得不維持左右相國并立制度。

     至于原因,不外乎“主少國疑”四個字… 第三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同樣和前兩次相隔不算太遠。

     ——呂太後駕崩,諸侯大臣共誅諸呂,迎立代王劉恒,即先帝入繼大統。

     在迎立先帝之後,曾對呂太後谄媚至極,甚至還為呂太後遍封諸呂背書的陳平周勃,搖身一變,成了宗廟社稷最大的功臣! 就連二人過去的黑曆史,都被粉飾成了忍辱負重,保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