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 族!

首頁
    何誇張的身份! 就說去年的吳楚七國之亂,主謀吳王劉濞、楚王劉戊二人; 也就是這倆人,或主動、或被動的自留體面了。

     若不然——若是這二人活着被送到長安,那即便是對這二人恨之入骨的天子啟,也幾乎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治這二人死罪。

     要麼,就在長安圈禁——甚至是軟禁,而且還得好吃好喝,直到這二人老死; 頂天了去,也得是先‘使其閉門思過’,然後暗下裡下死手,再對外敷衍一聲:水土不服,暴斃而亡之類。

     最大的可能性,是找個偏僻的院子給人關進去,象征性找幾個人伺候起居,并确保日常生活供應; 再派專人看管關押,直到二人‘郁郁而終’。

     說回眼下:劉榮因為平抑糧價一事,而揪出了十來家挖宗廟、社稷牆角的蛀蟲,無論是出于個人情感,還是政治考量,都必須治這些人死罪。

     而平抑糧價這件事,一開始是被天子啟交給内史田叔和太子劉榮,之後又被劉榮大包大攬,搶到手裡全權負責的。

     所以,為了不讓君父遭受‘這也太心狠了,這麼點小事兒,就殺這麼多與國同休的功侯’的指責,同時也是為了有始有終——把老爺子交代給自己的事處理幹淨,劉榮都得趕在老爺子回長安之前,把這些蛀蟲搞定。

     若不然,老爺子人都到長安了,這些蛀蟲卻還在尚冠裡住着,像個什麼樣子? 讓天子啟代勞吧? ——這件事是劉榮全權負責的,天子啟插手此事,就等同于宣告劉榮差事辦砸了,搞得天子啟不得不親自下場; 可若是不讓天子啟代勞? ——天子都回長安了,再讓太子去拿主意、去拿捏功侯的身死,也終歸是有些不合适。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一句話:老爺子踏入長安的那一刻,凡是有關平抑糧價的所有事,都必須徹底宣告完成! 那些因此事而‘獲罪于天’的蠢貨,也必須在天子啟踏入長安城之前,被各自埋進土裡。

     老爺子傳回來的消息,是三天後,也就是秋七月十七日的清晨。

     明日朔望朝,是劉榮太子生涯中,第一次以非書記員的身份——以決策者的角色,主持一場朔望朝; 後天,則要忙着準備迎接天子啟聖駕的事宜。

     換而言之:今天,是劉榮處理這件事的最後機會…… “走吧。

    ” “打起旌旗,走禦道。

    ” “——到尚冠裡之後,直接将這份名單上的功侯府邸圍住!” “孤,挨個上門拿人。

    ” 丢下這麼一句話,劉榮便也翻身上馬,旋即将程不識遞上前的青銅胄帶在頭上。

     幾乎是在盔胄戴上頭的一瞬間,劉榮原本溫潤如玉的平和氣質中,便陡然多出了一抹肅殺! 被那雙大義凜然,又不時閃過森然寒意的雙眸掃過,程不識也不由得下意識擡起手,對劉榮低頭一拱手。

     而後,便是整支太子衛隊——共計五百北軍禁卒,在太子劉榮、中盾衛程不識二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朝着尚冠裡而去。

     在沿經未央宮北宮門,以及位于蒿街、尚冠裡交叉口的武庫時,自然有禁卒驚懼交加的上前,詢問劉榮‘意欲何為’。

     當得知劉榮此行,是要前往尚冠裡緝拿罪犯時,宮門、武庫的護衛都是長松了一口氣; 之後,便難免唏噓感歎起來。

     ——這下,不知尚冠裡,又要少幾家‘與國同休’的功侯。

     也不知這些人,究竟會淪落到怎樣的下場。

     自留體面,以保全家族? 罷官免爵,舉族貶為庶人? 又或者,直接就是…… ··· “殿、殿下此來……” 一行人才剛踏入尚冠裡,當即便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徹侯上前,擋在了劉榮所騎乘的戰馬前。

     對于這幾位雖然算不上德行崇高,卻也勉強還算厚道的老者,劉榮的感官還算不錯。

     但眼下,顯然不是和這些人噓寒問暖,以彰顯太子‘尊重長者’的時候。

     “拿人。

    ” 雖然一手持着馬鞭拱起了手,但劉榮開口道出的話卻是極其幹脆。

     那幾位老功侯顯然也沒想到劉榮如此果決,面色當即便更難看了幾分。

     正要再開口,勸劉榮‘不要沖動行事’‘交由陛下聖斷’之類,卻被劉榮冷然擡手打斷。

     “公務在身,便不與幾位老君侯寒暄了。

    ” “待拿了罪臣,再監斬行刑過後,孤在太子宮掃榻以待,恭候諸位大駕光臨。

    ” 言罷,劉榮便不顧幾位老功侯還要再說,當即策動馬匹,頗有些失禮的将幾人逼退; 走出不多遠,便在第一棟侯府外拉缰駐馬。

     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滿臉嚴肅的将其攤開; 而後,便當着尚冠裡功侯貴戚的面,正對向那棟已經被重重包圍的侯府,宣讀起罪名。

     “都昌侯:朱辟彊,五世侯,當今新元二年襲爵。

    ” “縱馬于市,縱使仆從欺打民男至死。

    ” “——族!” “即刻查抄都昌侯府,凡府内親族,又仆從、雇工,盡數下獄!” 嘩!!! 劉榮話音未落,尚冠裡上下一片嘩然! 不是,至于嗎!!! 鬧市縱馬,這不就是交通違章嘛?! 縱容仆從毆打百姓至死,也不過就是賠個錢的事兒? 至于張口就是個駭人聽聞的‘族’?!! 不等衆人從驚駭中緩過神,劉榮已是策動馬匹,看都不看雞飛狗跳的都昌侯府一眼,便來到了幾十步外的第二棟侯府外。

     “阿陵侯:郭客,三世侯,當今新元三年襲爵。

    ” “酒後失德,與人言宮諱之事,語辱當朝皇後。

    ” “——族!” “即可查抄侯府,凡府上之人,盡皆下獄!” 好嘛! 前面那個好歹還有點實打實的罪名,這個直接就是說了幾句酒話,便也被定了個‘族’。

     這…… “平侯:工師執,三世侯,太宗孝文皇帝後元元年襲爵。

    ” “策馬踐民糧稼。

    ” “——族!” 得——踩草坪的; ··· “隆慮侯:周通,二世侯,太宗孝文皇帝後元二年襲爵。

    ” “莢錢欺民。

    ” “——族!” 漂亮——用假币的。

     ··· “堂陽侯:孫德,二世侯。

    ” “孝惠皇帝七年襲爵!” 念到這句‘孝惠皇帝七年襲爵’的時候,劉榮陡然加重了語氣,還擡頭狠狠瞪了那發須花白的老侯爵一眼。

     ——做了三十多年徹侯,都一大把年紀的人了,瞎折騰什麼?! 而後,又冷漠的低下頭,繼續念道:“私釀酒。

    ” “——族!” 這個最狠——未盡經營許可,私自釀造酒水的…… ··· 一路走下來,劉榮嘴裡吐出來的罪名五花八門,愣是沒一個罪名,能從《漢律》中找到依據; 但劉榮對這些人最初的最終判罰,卻無一例外,都是個‘族’字。

     事實如何,大家夥心裡都明白:這是太子‘欲加之罪’,或者說是編造個罪名,好給這些人最後保留一點顔面。

     但這動辄就是個‘族’字,留的那點體面,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家上。

    ” “陛下不在長安,又太後憂心梁王安危,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 “值此人心思安之際,家上大興牢獄,隻怕是……” 見那十幾家功侯,真的被劉榮帶來的太子親衛查抄,也真的被‘舉族下獄’,尚冠裡自不免為一陣兔死狐悲的悲怆所充斥。

     但對于這聲‘勸阻’,劉榮的态度,卻是比那一日的窦太後還要堅決。

     “父皇離京,移駕甘泉之時,曾有诏谕:使太子假天子節,許便宜行事。

    ” “諸位若是有話,大可在明日朔望朝——或直接等父皇移駕長安,再親呈陛前。

    ” 丢下這麼一句冰冷無情的話,劉榮便帶着押送‘罪臣’的隊伍,朝着廷尉大牢的方向走去。

     ——十幾家功侯,千八百号人,要想在今天,或者說是在天子啟回長安之前殺完,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殺人之前不和天子啟知會一聲、遞個申請報告,也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但在天子啟回長安之前,劉榮至少要把這些人的罪給定了。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