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5章 揍他丫的!

首頁
    要别打到東、西兩宮,又或是太子宮、武庫之類的地方——隻要還在街上,便任由他們去吧……” ··· “你帶人盯着些,别鬧出人命。

    ” “隻要不出人命,就全當沒看見便是。

    ” 說着,程不識又冷冷撇了眼騷亂源頭,花了不知多大的力氣,才勉強按捺住撸起袖子走上前,加入進去的沖動。

     卻也沒忘冷哼一聲,旋即便負手轉身,擡腳邁回了太子宮中。

     ——作為名将,又是成名多年的宿将,程不識在軍中,也是有不少人脈的; 便是此刻,正在太子宮正門外風中淩亂的小将,便是程不識在周亞夫賬下,平定吳楚之亂時,替周亞夫指揮、調動過的俊傑。

     老熟人,尤其還是名揚天下的名将、當朝太子中盾衛發了話——傳的還是太子帶的話,小将經過短暫的糾結之後,便也迅速鎮定了下來。

     側過身,看向那騷亂源頭,深吸一口氣; 旋即便回過身,朝身後的部曲一招手。

     “你,去武庫傳話:太子宮并無大事,隻是有買糧的民夫起了争執。

    ” “——太子,已經有了處置。

    ” “讓武庫那邊靜待片刻,而後徐徐恢複常态即刻。

    ” ··· “伱倆,一個去未央,把同樣的話帶到;” “另一個去長樂,就說無甚大事——片刻之後,太子便會前去朝太後,親自言說利害。

    ” 倒也不是小将自作主張,替劉榮安排好了行程。

     而是太子宮外——未央宮外一牆之隔的蒿街對側,皇城腳下、朗朗乾坤,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劉榮無論如何,都是要往長樂宮走一趟的。

     原本應該走未央宮,向天子啟做彙報、挨批評; 但眼下,天子啟這不是沒在長安,隻有東宮太後坐鎮嘛…… “喏!” 小将下了令,幾名将官當即領命,旋即朝着武庫,以及兩宮的方向分散而去。

     至于小将,則是留在了原地,小心翼翼的觀察起事态的發展。

     一邊觀察着,一邊也不由得暗中犯起了嘀咕。

     “打這麼兇……” “别真鬧出了人命吧?” “這些混小子,手腳沒個輕重的……” “——嘶~~~!” “唔……” “一大把年紀的人了,下腳還這麼黑……” 面色痛苦的下意識捂住裆,小将終是覺得不忍,别過頭去; 又等了好一會兒,才招呼着麾下禁衛,開始将人群驅散。

     幾乎是同一時間,劉榮的車馬,也出現在了太子宮正門外。

     便見劉榮負手走出大門,看都不看躺在地上,渾身泥塵、鼻青臉腫——甚至還有幾個人不省人事的‘案發現場’,徑直上了車,便朝着長樂宮而去。

     總歸這幾日,劉榮也是要去一趟長樂宮的。

     這下,也正好算是有了由頭…… · · · · “幾個買糧的民夫農戶,能鬧出這麼大動靜?” 長樂宮,長信殿。

     聽劉榮說太子宮外,不過是幾個農人起了争執、動起了手腳,窦太後隻滿是狐疑的皺起眉頭; 劉榮卻是既沒有開口解釋,也沒有矢口否認,而是帶着耐人尋味的古怪笑容,緩緩低下頭去。

     經過身邊老宮人的耳語,得知劉榮如此作态,窦太後當即明白:這件事,怕是另有内由。

     不多時,殿外便有一宮人小步快走入殿,走到窦太後身旁俯身耳語一陣; 待那宮人直起身,窦太後才露出一個‘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之色,如釋重負般,緩緩呼出一口濁氣。

     “原來,是那幾個蠢貨……” ··· “太子也不知道攔着點。

    ” “——真打死一兩家,回頭皇帝雷霆震怒,那闆子,可是要打在太子身上的~” “更何況是在太子宮外,與未央宮一牆之隔、距武庫不過二百步的地方;” “真要出個什麼事兒,太子,那可就是一百張嘴,都說不清自己的道理了……” 老太太諄諄教誨,劉榮自然是洗耳恭聽。

     但聽歸聽,給出的答複,卻是依舊不減絲毫‘人君’之相。

     “孫兒倒覺得,有這麼一遭,正合适。

    ” “——前些時日,關中糧價鼎沸,粟作價上百錢一石。

    ” “雖然還不至于到餓殍遍野、民相食的地步,但也終歸是百姓民怨聲載道。

    ” ··· “如此民怨滔滔,若是時日一久,我漢家的宗廟、社稷……” “先太宗孝文皇帝、父皇多年勵精圖治,所取得的成果——在天下人心目中占據的地位,也将就此付諸東流。

    ” “所以,在孫兒看來,與其讓民怨繼續積攢下去,倒不如借着這個機會宣洩出來。

    ” “畢竟大禹治水之時曾有言:禦民之道,堵,不如疏……” 原本還因為劉榮縱容太子宮外的百姓,鬧出那麼大動靜而隐隐有些不愉; 一聽劉榮這話,窦太後當即便消了氣,再也不提讓劉榮‘下次注意點’的事兒了。

     ——先帝! 如果說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人、什麼事,能迅速影響這位孝文窦皇後的認知和立場,那也就是先太宗孝文皇帝,以及‘恐損先帝遺德’六個大字。

     先前,窦太後沒想那麼多,隻想着小小一件事,鬧出來那麼大的動靜——連武庫和兩宮宮禁都給驚動了,總歸是不好的; 但經劉榮這麼一說,尤其是說到了先帝取得的成就,窦太後對此事的态度,當即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劉榮說的沒錯。

     先帝和當今天子啟——主要是先帝在位期間,為自己、為漢家所積攢下的威望,是自有漢以來,漢家最為寶貴的财富! 任何有損于先帝威望、破壞先帝政治成果的行為,都可以直接認定為:漢賊! 至少在窦太後的立場上來看,确實是這麼回事。

     再者,對于那幾個屯糧居奇,挖國家牆腳的蠢貨,窦太後縱使再怎麼仁慈,也是提不起哪怕一丁點同情。

     更何況窦太後,也并非什麼善男信女,又或是聖母之類…… “太子既然有成算,那我也就不多過問了。

    ” “隻是再怎麼着,也别過了火。

    ” “——終歸是帝都皇城,一草、一木,都是動則牽連甚廣。

    ” “為君者,務以持重為先、維穩為要……” 這一番教誨,劉榮沒有再反駁,而是豎耳聆聽,謹遵教誨。

     略過此事,窦太後自然也就順着話題,問起了糧價平抑的事。

     簡單問過狀況,得知大緻已經辦妥,窦太後的面上,也不由得湧上一陣輕松喜悅之色。

     ——如果是,高皇後呂雉,和這位孝文皇後窦漪房之間,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同,便不外乎立場二字。

     呂雉,是‘呂氏女’。

     而窦漪房,則是‘劉氏婦’。

     雖然這隻是二人的自我認知,但也正是這細小的認知差别,便導緻這二人在很多關鍵的時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選擇。

     糧價得以平抑,宗廟、社稷得安,呂雉會說:嗯,我辦到了! 但當今窦太後,卻會像現在這樣長松一口氣,然後嘀咕一句:幸蒙先祖庇佑,我老劉家的江山,總算是熬過這道坎了…… “南皮侯和魏其侯,可幫上太子的忙了?” “又或者,是非但沒有幫上忙,反而還拖了太子的後腿?” 聽窦太後問起自家子侄,在太子宮——尤其是在此番,劉榮平抑糧價過程中的表現,劉榮當即便是面色一肅! 鄭重其事的思考過後,才一闆一眼的拱起手:“禀皇祖母。

    ” “窦詹事為人幹練,此番平抑糧價,将太子宮上下安排的極為妥當,幫了孫兒大忙!” “近幾日,孫兒正想着修書一封,替窦詹事向父皇請功。

    ” “至于老師……” 說起表叔窦嬰,劉榮卻是變了個臉色,稍有些‘不好意思’道:“終歸是師、是長輩;” “孫兒此番,便沒敢太麻煩老師……”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