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内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

首頁
     “——都依阿姊~” “——少府内帑夠不夠?” “——若不夠,朕再讓國庫搭把手便是……” · · · · 在長安西郊的上林苑,天子啟借着春狩——借着這個最後的機會,教育着自己即将就藩的兒子們。

     而在長安城長樂宮,窦太後卻在漫長的焦急等待後,等來了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居然……” “真是阿武做的……” 長樂宮,長信正殿。

     那封詳細記錄着梁王劉武罪狀,甚至詳細到劉武什麼時候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通過什麼方式派了哪些人,再由這些人分别刺殺誰! 此刻,窦太後癱坐在禦榻邊沿,仍由那封才剛啟封不到半個時辰的密報,從指間滑落在腳邊。

     “真是阿武……” 這句話,窦太後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

     隻是無論重複多少次,窦太後都始終不願意相信:自己那個至純至孝,甚至純孝到有點傻的小兒子,居然真的會做出如此人神共憤的事來。

     看出窦太後鑽進了牛角尖,落座于殿内的一位老生思慮再三,終還是不得不起身上前,對窦太後稍一拱手。

     “近些時日,臣與太史令,曾有過一場言辯。

    ” “或許這場言辯,可以解答太後心中的疑慮。

    ” 老者滄桑沙啞的嗓音,惹得窦太後不由自主的循聲望去,盯着老者看了好一會兒,才如夢方醒般,悠然發出一聲長歎。

     “讓黃老先生見笑了。

    ” “既然是老先生,和太史令之間的辯論……” 隻是一句話都還沒完整的說出口,窦太後就已經徹底脫了力,隻一陣輕咳不止; 咳了好一會兒,才對黃生一擡手,示意黃生但說無妨。

     ——窦太後再怎麼老邁,也終歸是先帝的妻子,至多也就是五十出頭; 但黃生卻已是年過七十,俨然已經一隻腳踩進了棺材裡。

     得了窦太後允諾,黃生卻是哼哼唧唧了好一會兒,才捋順了鼻息、理順了思路。

     而後,才慢條斯理的坐下身,開口一語,便驚的窦太後愣在原地,久久都沒能回過神。

     “臣和太史令言辯的,是湯武革命,究竟是篡逆,還是天命……” ··· 懵。

     窦太後很懵。

     一開始,懵得是寶貝兒子梁王劉武,居然真的派死士刺殺朝臣九卿。

     ——非但派了,還真得手了! ——殺得還不是旁人,正是窦太後平日裡來往最為密切的袁盎! 如果這種時候,能有袁盎在身旁給自己支招,也總好過現在這樣手足無措,六神無主…… 而在聽到黃生道出這麼四個字之後,窦太後就更懵了。

     “老先生,為何……” 話才說出口,窦太後又一時之間,不知該從哪裡問起了。

     ——問黃生一個客卿,為什麼要跑去和太史令司馬談,聊這麼敏感的話題? 還是問這個話題,究竟和現在的自己有什麼關系? 又或者…… “一開始,太史令認為湯武革命,是順天應命。

    ” “但最終,太史令還是被臣所說服,認可了湯武革命,是悖上篡逆的。

    ” 許是看出了窦太後面上疑惑,不等窦太後繼續發問,黃生便開口,開始為窦太後解答起疑惑。

     “這場辯論,和太後此刻正在思慮的事,原本是沒有關系的。

    ” “但在這場辯論過後,臣和《詩經》博士轅固生,就這個辯題,在陛下面前又辯了一場。

    ” “——在和轅固生辯論時,臣說了一句話。

    ” “這句話,或許能讓太後撥開雲霧,再見日月之光輝……” 如是一語,總算是引發了窦太後的好奇心,卻見老黃生顫巍巍低下頭,将頭頂上的冠帽取下; 而後又雙手捧上前,開口道:“臣告訴轅固生:帽子再破舊,也是要戴在頭頂上的;鞋子再華美,也終歸是要踩在腳下的。

    ” “——從沒聽說過什麼人,因為帽子太破舊,就踩在腳下當鞋穿;也沒聽說過有人,因為鞋子太過華美,而戴在頭上當帽子。

    ” “帽子就是帽子,鞋子就是鞋子——帽子就是要戴在頭上,鞋子,也隻能夠穿在腳上。

    ” ··· “帽子、鞋子尚且如此,帝王,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 “——難道原本的帝王昏聩,就可以被刀劍加身、被亂臣賊子奪了社稷嗎?” “——難道篡逆的人足夠賢明,就可以不再被天下人唾棄、非但不被指為亂賊,反而還被稱贊為明君聖主嗎?” “在臣看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 “君不賢,臣下本應忠言進谏,嚴詞規勸,而不是直接放棄君主,轉投他主,更甚是取而代之。

    ” 頗有些自豪的複述出自己的論據,黃生還咂摸了幾下嘴,似是在回味自己在那場辯論上的風姿。

     過了好一會兒,才憨态可掬的小心擡眼,打量了一下窦太後的神情變化; 見窦太後沒有流露異色,才将話題從自己那場辯論,引回到窦太後此時為之困擾的事。

     “臣認為,太後正在憂慮的事,也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

    ”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 “梁王既已得封為宗親藩王,便已經是臣;” “陛下既已君臨天下,便已然是君。

    ” ··· “除非陛下絕嗣無後,否則,梁王便怎都不應該生出染指儲位的念頭。

    ” “甚至就算是陛下絕了嗣,也應該由朝堂百官共議,從先帝諸子當中,選出一位德行崇高的長者,以入繼大統。

    ” “——即便先帝諸子,當今尚存于世者,除陛下外隻有梁王一人,亦當如是;” “隻是無論如何,太後都不應該在我漢家‘還有帽子穿’,而且是有很多帽子可以穿——甚至是有不少好帽子的前提下,非要将那雙名為‘梁王’的鞋子,強行穿到我漢家的頭上。

    ” “因為這麼做,丢的是我漢家的人、陛下的人;” “最重要的,是先帝的遺德,也要因為這雙被穿在頭上的鞋子,而受到損壞了……” 黃生這番話,道理不可謂不淺顯,邏輯不可謂不清晰; 但能讓窦太後聽進去,尤其是一聽就心下一凜的,是黃生最後那句話。

     “恐有損先帝遺德……” “有損先帝遺德……” “先帝遺德……” 又是一陣複讀機般的反複呢喃,不止喃了多久,也不知‘複讀’了多少遍,窦太後暗淡無光的雙眸,終于緩緩泛起幾縷流光。

     ——那幾縷光算不上多亮; 但對于如今的窦太後而言,也足以稱得上‘靈台為之一清’了…… “老先生不吝賜教,實在是感激不盡……” 說着,窦太後便也顫巍巍起身,對着殿内的黃生遙身一拜,以表達自己的謝意。

     “若不是老先生指點迷津,我這個瞎了眼的老寡婦,不知還要為了這麼淺顯的道理,而平白花費多少心思。

    ” “——老先生說的對。

    ” “為了那麼一雙鞋,我實在是做了太多太多的錯事。

    ” “尤其那雙鞋,并非多麼華美,而是比帽子,都還要更破舊一些的鞋……” 見窦太後終于從失魂落魄的呆愣中緩過神,黃生自豪之餘,嘴上也不忘和窦太後客套起來。

     諸如‘這是臣的本分’‘太後萬莫如此’之類的客套過頭,窦太後自也免不得問起方才,黃生提起的那場辯論。

     而在得知那場辯論的結果,是天子啟和稀泥草草結尾,那儒生轅固還大言不慚,氣的老黃生好幾天沒吃下飯後,窦太後那張才剛帶上‘人味兒’的面龐,卻是當即再度陰沉了下去……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