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序幕

首頁
    繡衣,就要到長安的街頭巷尾,活動活動筋骨了……”意味深長的一語道出口,天子啟隻似笑非笑的斜眼看向周仁,好像什麼都沒說,又分明什麼都說了。

     待周仁默然拱手領命,天子啟這才将目光收回,坐在榻沿,将雙手往身後一撐,舒坦的長呼一口氣。

     “榮那小子,到哪裡了?” 似是随口一問,周仁确實趕忙再一拱手:“新豐。

    ” “宗正派了人,責問公子眷戀不歸,公子答複道:想要在太上皇生活過的地方看一看,再去栎陽的太上皇廟,為太上皇獻上血食三牲……” 聽聞此言,天子啟隻略有些疲憊的閉上雙眼,揚天一聲短歎。

     新豐,在秦之時,被稱為骊邑。

     漢五年,項羽自刎烏江,漢王劉邦立漢國祚,史稱:漢太祖高皇帝。

     自己做了皇帝,劉邦一開始還沒注意; 直到後來,劉邦穿着皇帝的服飾入宮拜見老父,卻發現老父親以位鄙者的禮節,恭迎自己這個做兒子的上座? 開口問過之後,才知道老爹這是得了‘高人指點’,知道了皇帝和家人之間,是先論君臣,而後才論長幼的。

     于是,即便是作為父親,劉太公也還是以臣子禮,迎接了自己的皇帝兒子。

     被老爹這一出鬧得啼笑皆非,劉邦便也就大手一揮,尊父親:太公劉煓為太上皇。

     之後,又發現老爹在長安住的很不開心,整日整日的念叨老家豐邑、挂念老家的鄰裡鄉親們; 劉邦又是大手一揮,按照豐邑的模樣,在長安以東百五十裡的骊邑,複刻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豐邑出來。

     一樣的建築,一樣的道路,一樣的布局; 甚至還有一樣的人、物,乃至一樣的雞鴨、豬狗! 太上皇很高興,自此在這個被搬到長安附近的‘豐縣’玩兒的樂不開支,整日裡蹴鞠走狗,好不快活。

     見老爹終于高興了,劉邦也總算是安下心,旋即将骊邑改名為:新豐。

     ——新的豐邑。

     而眼下,劉榮已經抵達新豐——距離長安不過百五十裡的位置; 乘車,不過朝走晚至,騎馬更不過個把時辰的功夫…… “不能再拖了啊~” “從關外到長安,千餘裡的路,卻磨磨蹭蹭走了一個多月;” “——那混賬,已經為朕拖了很長時間。

    ” “很長很長時間……” 如是呢喃着,天子啟本有些渙散的目光,也随之重新聚焦到了一起。

     直勾勾望向殿室上方的橫梁,呆坐許久; 終,還是将目光下移到殿門方向,能直接看到殿門外的方向。

     “即刻拟诏!” “奉太後诏谕,遷材官都尉程不識,為長樂衛尉!” 天子啟此言一出,周仁當即面色一緊,卻是一句話也沒多說,隻滿臉嚴肅的繃起了臉。

     果不其然:诏書頒下後,僅僅隻過了小半個時辰,東宮太後便遣人來傳。

     ——窦太後,終于召見了天子啟。

     天子啟,也終于得以面見母親窦太後。

     乘上黃屋左纛,自司馬門北出未央宮,沿蒿街東行; 剛到長樂宮西宮門外,天子啟便看到了已經走馬上任,如鐵塔般屹立于宮門外的長樂衛尉程不識。

     面色如常的上前,稍翹起嘴角,對程不識溫而點點頭; 旋即便在宮人的引領下,朝着長信殿的方向走去。

     這一日,必将載入史冊。

     但具體會被記載成什麼樣,就要看長安坊間的家們,有怎樣的想象力了…… · · · 長安以東百五十裡,新豐,栎陽行宮。

     作為皇長子,劉榮當然沒資格住進行宮正殿。

     甚至即便是做了太子,劉榮也絕非漢家任何一處行宮的‘在冊vip’。

     行宮,是皇帝臨時落腳的皇宮。

     能住的,隻有漢家的兩位皇帝——天子,與太後。

     但不能住,卻也絲毫不影響劉榮,借着‘祭拜太上皇’的名義,來看看這處頗具傳奇色彩的行宮。

     ——畢竟這栎陽行宮,或者說是‘栎陽宮’,可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身前所居住的居所…… “绮蘭殿如何?” “可有異動?” 滿帶着好奇的左顧右盼着,劉榮嘴上卻是一如過往這幾個月,詢問起長安——尤其是宮内的事。

     而在劉榮身側,已經陪同公子劉非回轉長安,并即将得到封賞的栗倉,則恭敬的對劉榮做着彙報。

     “自吳楚亂起不久,绮蘭殿傳出‘王夫人夢日入懷,方孕公子劉彘’的流言之外,便再也沒了動作。

    ” “廣明殿、宣明殿,則是在公子不在長安的這段時日,交替前去鳳凰殿,陪同夫人聊天、解悶。

    ” ··· “堂邑侯府的館陶長公主,最近也往鳳凰殿跑了幾趟。

    ” “夫人勉強壓住了火,沒把人趕出去,卻也難免冷顔以待,話裡話外夾槍帶棒。

    ” “被夫人這麼薄待了幾回,館陶公主也沒再自讨無趣,丢下了幾句狠話,便再沒去過鳳凰殿。

    ” 聽着栗倉一五一十彙報過宮裡的事,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劉榮便也淡淡點下頭。

     至于王夫人‘夢日入懷’的傳聞,劉榮大緻也能猜出來:這是皇帝老爹惡趣味再度爆發,要給劉榮這個真正意義上的‘準太子’,提前塑造個假想敵。

     說是假想敵,卻也未必隻是假想敵、模拟靶; 若劉榮實在不成器,這個用于督促劉榮的假想敵,或者說是攪動魚群的鲶魚,也未必就不會是天子啟必要時的備選方案。

     但對于如今的劉榮而言,年僅三歲的幼弟劉彘,真是讓劉榮連‘假裝如臨大敵’的興趣都提不起來了。

     “宮裡沒事,宮外便出不了岔子。

    ” “梁王叔自毀長城,縱是皇祖母生得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再給梁王叔戴上‘勞苦功高’的帽子,并借此謀求儲位。

    ” “更何況父皇,本就從未打算與立皇太弟……” 如是說着,劉榮也随之深吸一口氣,眉宇間,也難得湧現出些許緊張的情緒。

     ——終于! 終于要到這一天了。

     終于要住進那棟太子宮,稱孤道寡,為漢儲君; 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大肆展現才能,而不能擔心犯忌諱、被猜忌…… “怎麼?” “有心事?” 自殿室内走出,下意識在長階前停下腳步,卻見栗倉渾渾噩噩的繼續向前走着,險些就要踩空滾下長階! 縱是被劉榮擡手阻止,表弟栗倉也仍是一副憂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架勢。

     “是梁王叔?” “還是皇祖母?” 略有些嚴肅的詢問,卻隻引得栗倉眉趕忙搖搖頭,再三思慮之後,才滿是惆怅的哀歎一氣。

     擡起頭,一臉不忍道:“這段時日,夫人消瘦了許多……” “每日早晚為公子禱告祈福不說,更是三不五時站到鳳凰殿外,左顧右盼。

    ” “一旦有人自鳳凰殿前過,别管是外臣還是内宦,夫人都要問上一句……” “問上一句:我兒,可有消息了……” 聽聞此言,劉榮不由得當即一愣,身形都僵在了原地; 栗倉則滿是躊躇的搖頭歎息片刻,又猶猶豫豫的擡起頭:“公子,還要多久才能回長安啊?” “夫人翹首以盼,茶飯不思;” “怕是撐不了多久,便要積憂成疾了……” 啪嗒。

     讓劉榮從癡楞中回過神的,是自眼眶滑落,砸在衣袍上的淚滴聲。

     下意識擡起手抹去淚痕,正要咧嘴,淚水卻好似斷了線的珍珠般,啪嗒嗒掉個不停。

     強笑着背過身去,将淚水盡數逼了回去,劉榮才終是紅着眼眶回過頭。

     咧起嘴,對栗倉含淚一笑。

     “快了。

    ” “就、就這幾日了。

    ” (本章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