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梁王,也是藩

首頁
    絕。

     “陛下勿憂。

    ” “若當真有睢陽城破,吳楚賊軍兵指荥陽的那一天,臣即便是用拳打、用腳踢,甚至是用牙咬、用頭撞!” “但有一息尚存,便絕不會讓荥陽城頭,立起吳楚賊軍的大纛!” 窦嬰莊嚴宣誓,天子啟卻是深深凝望向窦嬰目光深處,良久,才沉沉點下頭。

     片刻之後,又故作淡然的咧嘴一笑。

     “這些,都隻是最糟糕的結果,大将軍也不必太有壓力。

    ” “如果情況真的糟糕到了如此地步,朕也不至于非要等到那時,再窮兵黩武,盡發關中男丁。

    ” “——依朕之見,大将軍在荥陽,大抵是不會遇到大股叛軍的。

    ” “隻是保險起見,才對大将軍提前做下托付而已。

    ” 天子啟的撫慰之語,并沒能讓窦嬰心中的沉重減緩分毫,隻象征性的咧了一下嘴,便滿懷心緒的起身退到了一旁。

     見此,天子啟也并沒有再多說什麼。

     隻深吸一口氣,又負手思慮片刻,便緩緩轉過身,望向另一側的周亞夫。

     這一次,天子啟拱手的速度很快,根本沒給周亞夫留上前阻止的機會。

     “宗廟、社稷的安危,都要托付給太尉了!” 相較于對窦嬰做出指示、托付時的拐彎抹角,天子啟對周亞夫,可謂是開門見山。

     不等周亞夫反應過來,便又面帶哀愁的歎着氣,自怨自艾道:“吳楚四十萬叛軍,朕能給太尉的,卻隻有十萬兵力。

    ” “但這十萬兵力,卻不單是供太尉用來平滅吳楚。

    ” “——在睢陽戰罷之後,太尉也還是要憑這十萬大軍,遍蕩關東!” “吳、楚、齊、趙、淮南。

    ” “凡有舉兵者,或有賊兵作亂之地,太尉,都要帶這十萬大軍走上一遭。

    ” “朕對太尉,實在是給予的很少,卻期望的很多……” 天子啟羞愧之語,隻惹得周亞夫一陣啞然。

     片刻之後,方帶着感動的神情,也同窦嬰方才那般,在天子啟身前緩緩跪下身。

     “陛下不以臣卑鄙,以宗廟、社稷之重相托付,實在是恩重如山。

    ” “得到陛下如此信重,若還是不能報效陛下,臣還有什麼顔面苟活于世呢?” “——十萬大軍,不比吳楚四十萬叛軍勢大,卻也已經是陛下能給臣的所有了。

    ” “若還是不能完成陛下的期許,臣豈非是辜負了陛下,更讓天下人的殷殷期盼,都給了一個不值得的太尉周亞夫?” 說到此處,周亞夫也不由得潸然淚下,隻滿懷唏噓得低下頭,從懷中取出一塊疊起的絹布。

     在天子啟低頭俯視下,跪着将那快絹布一層層打開。

     最後,更雙手捧着那張絹布,擡到了天子啟面前。

     當天子啟的目光,從那張布滿墨迹的絹布移向周亞夫時,周亞夫那還帶着淚痕的面容,更是已然帶上了滿滿決絕。

     “臣,願立軍令狀!” “倘若三個月内,不能平滅吳楚賊兵主力,複我大漢河山!” “故中尉車騎将軍、現太尉绛侯臣周亞夫!!” “——提頭來見!!!” 含淚嚎出的一聲‘提頭來見’,隻惹得一旁的窦嬰也不由紅了眼眶,趕忙低下頭去,滿懷惆怅的抹起了淚。

     而在周亞夫炙熱的目光注視下,天子啟卻是悠悠發出一聲長歎歎息。

     别過身去,不着痕迹的擦去面上淚痕,才含笑回過身,溫顔悅色的将周亞夫從地上扶起。

     “軍令狀什麼的,就不要再提了。

    ” ——反正周亞夫若是兵敗,天子啟也沒機會看到周亞夫‘提頭來見’的那一天。

     “對于太尉,朕,也有一些話要說。

    ” 說話間,周亞夫已經被天子啟從地上拉起,又親切的拉着手臂,走到了窦嬰身前。

     便見天子啟含笑望向窦嬰,微微一點頭; 而後又側過頭,對周亞夫說道:“連大将軍的二十萬兵馬,尚且要在出了函谷關之後步步為營,時刻警惕。

    ” “太尉麾下不過大軍十萬,又肩負着宗廟、社稷的重擔。

    ” “——就不要東出函谷了。

    ” “南下走武關,再繞道而行吧。

    ” 此言一出,周亞夫當即一愣,隻滿是驚詫的低下頭。

     難怪陛下方才,不願意接受我的軍令狀呢! 繞道武關,等到了睢陽,三個月的期限,都要過去小半了! 周亞夫還沒反應過來天子啟的意圖,倒是一旁的窦嬰率先反應了過來。

     順帶着,也明白了先前,天子啟為什麼讓自己在率軍東出函谷關之後,要‘步步為營’。

     “陛下的意思,可是我部、太尉部,都不需急着奔赴睢陽,支援梁王?” 這話,恐怕也隻有窦嬰敢說——敢當着天子啟的面問出口了。

     有窦嬰這句話一點,周亞夫也才終于反應過來。

     什麼步步為營,什麼小心埋伏,都不過是用來堵東宮窦太後的說辭。

     天子啟真正想要的,是長安的援軍走慢一點,再慢一點,能走多慢走多慢; 最好是慢到梁王那邊,都快要在睢陽殉國了,窦嬰、周亞夫這兩路援軍,才姗姗來遲…… 意識到這一點,周亞夫也目光灼灼的望向天子啟,似乎是在考慮自己要不要也問清楚。

     見自己的意圖被窦嬰點破,天子啟看了看左右——隻有窦嬰、周亞夫,晁錯三人。

     索性便也不再欲蓋彌彰,隻意味深長道:“軍國大事,不可不慎。

    ” “叛軍是否會侵擾、設伏,雖然不能說肯定有,但也不能說必定沒有。

    ” “大将軍、太尉,都肩負着宗廟、社稷的安危,謹慎一些,總是沒有壞處的……” 說着,天子啟斜眼撇了眼一旁的晁錯,便含笑回過身去,坐回了禦榻之上。

     先擡頭望向窦嬰:“大将軍擁兵二十萬,可以走的稍快些。

    ” “但到了荥陽之後,也别忘了在敖倉多花一點心思。

    ” “——關中兵馬和河東郡兵,總還是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共處一營的。

    ” “支援睢陽的事,倒是不用那麼着急——梁王再怎麼着,也總能撐住一兩個月。

    ” 話說的隐晦,但意思很明白:就算要分兵支援睢陽,也至少要在兩個月之後。

     再側過頭,望向周亞夫:“太尉這一路,可就急不得了。

    ” “本就兵力不多,又聚天下人矚目,必定會被劉濞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 “——對于梁王的安危,太後很可能會關心則亂,甚至逼迫朕頒诏,催促太尉支援睢陽。

    ” “所以,朕可以口頭許周太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道出這句話,天子啟便自然地拿起茶碗,裝作低頭抿茶的樣子,悄悄觀察起窦嬰、周亞夫二人面上的神情變化。

     就天子啟所見:周亞夫似乎被天子啟這番話說的愣在了原地,糾結片刻之後,又不無不可的點下頭。

     ——周亞夫本來就不打算支援睢陽,而是打算趁着吳楚叛軍主力在睢陽打出狗腦子,跑去斷人家糧道。

     如今有了天子啟的特許,自是樂得如此。

     比起周亞夫的‘爽快’,窦嬰則多糾結了一會兒。

     但最終,也還是神情複雜的拱起手,默然再拜。

     ——梁王劉武,确實是窦嬰的長輩:東宮窦太後的心頭肉。

     但作為漢臣,窦嬰也同樣清楚:這場吳楚之亂,源自于天子啟要削藩。

     吳楚是藩,齊趙是藩; 燕代是藩,淮南是藩; 梁王劉武,同樣是藩…… “沒有别的事,太尉和大将軍,就都去準備吧。

    ” “明日大軍便要開拔,趁這最後一天,再和家中妻說話。

    ” 此言一出,周亞夫、窦嬰二人齊齊一拱手,告退離去。

     而天子啟的目光,也終于和晁錯那晦暗不明的雙眸,直直對到了一起…… “老師,别來無恙否?” ··· 今天第一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