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梁王,也是藩

首頁
    “率兵東進,出了函谷,大将軍務必要謹慎!” “出函谷、渡大河、過洛陽,趕赴荥陽敖倉這一路上,很可能會有吳楚奸賊的兵馬侵擾,甚至是埋伏!” “大将軍當步步為營,徐徐進之!” 待殿内百官貴戚退去,天子啟便帶着周亞夫、窦嬰、晁錯三人回到了後殿。

     剛坐下身,天子啟開口第一句話,便惹得周亞夫、窦嬰二人面色一緊! 便是跟在最後的晁錯,聽聞天子啟說‘函谷關外可能有賊軍設伏’,都免不得一陣面色變幻。

     作為天下第一雄關,享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美譽的函谷關,除了關隘本身設在山澗入口處,至多隻能容納幾十人并排行走之外,還有一個使進攻方望而興歎的重點。

     ——關口外不過三五十步,便是大河,作為函谷關的‘護城河’! 自東而來,渡過大河,擡頭便是函谷關! 三五十步的距離,别說是弓弩,便是徒手扔出的矛、戈乃至石塊,都已然是在射程範圍之内。

     反過來,關中的軍隊東出函谷,再渡過大河,沿經洛陽所在的河東郡,抵達河東郡和梁國的交界處,才能抵達荥陽敖倉。

     換而言之:從函谷關到洛陽武庫、荥陽敖倉這一路,都還在梁都睢陽以西…… “吳楚賊軍的兵鋒,難道已經過了梁都睢陽?” 到底是軍人出身,還是周亞夫更快反應了過來,從天子啟這番交代中,迅速提煉出了重點。

     窦嬰引兵出關,居然有可能會在睢陽以西受到侵擾,甚至是埋伏! 這是不是說明吳楚叛軍的控制範圍,已經越過了梁都睢陽,擴散到了荥陽敖倉,甚至是洛陽一代? 這個問題,很關鍵。

     尤其是對周亞夫而言,這個問題,幾乎決定着周亞夫接下來的整個平叛思路。

     想到這裡,周亞夫下意識側過頭,看了眼窦嬰和晁錯——主要是晁錯。

     考慮到晁錯再怎麼說,也終歸是當朝九卿之首的内史,又是《削藩策》的推動者、這場吳楚之亂的始作俑者,便也沒再多想,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之前,已經大緻給陛下說過:此番出征平亂,臣并不打算和吳楚賊軍正面對戰,而是要靜待時機,以圖斷其糧道。

    ” “——這個計劃,是以吳楚賊軍無法從其他地方獲得糧草,隻能從楚地甚至吳地運輸軍糧,一旦糧道斷絕,便會瞬間潰散為前提的。

    ” “如果賊軍兵鋒已過睢陽,甚至已經威脅到荥陽敖倉,可能從敖倉獲得糧草的話,那臣,恐怕不得不改換思路,以求速戰了……” 聽聞天子啟方才那番話,周亞夫的反應,其實比‘可能被設伏’的大将軍窦嬰還要激烈。

     至于原因,正如周亞夫方才所言:此戰,周亞夫并不打算和劉濞的叛軍主力硬碰硬。

     不單是不想,也是不能。

     ——此番平叛,朝堂目前為止征召的大軍數量,是四十萬左右。

     這已經隐隐超出了關中的合理動員潛力,已經可能輕微影響到明年的春耕了。

     再征,恐怕就要嚴重影響來年的春耕,甚至直接就會讓關中在明年,從對外輸出糧食的‘天下糧倉’,轉變為需要從巴蜀、漢中,乃至關東輸入糧食的糧食緊缺地。

     而朝堂目前征召的四十萬大軍,單是肩負駐守荥陽敖倉、為梁王後援之使命的大将軍窦嬰,就要帶走二十萬! 剩下的二十萬,周亞夫也還得和郦寄、栾布、公子劉非三人對半分; 周亞夫領兵十萬,支援睢陽主戰場; 郦寄、栾布、公子非率兵十萬,去趙地處理趙王劉遂,确保邊牆安穩,順便看看能不能在齊地摻和一腳。

     就十萬兵力,和睢陽城的十萬守軍互為犄角,對抗劉濞的四十來萬叛軍主力,已經是有些兵行險着了。

     再去正面碰撞,實乃不智。

     而斷敵糧道,以亂其軍心,再謹慎應對叛軍可能的‘孤注一擲’,靜待其自然潰散的思路,是周亞夫老早就和天子啟交過底的主體方略。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荥陽敖倉出了問題,讓叛軍可以就食敖倉,不再需要後方運送糧草,那周亞夫的籌謀就要盡數推倒重來。

     天子啟顯然也明白這一點,見周亞夫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便深吸一口氣,強擠出一抹生硬的笑容,對周亞夫含笑一搖頭。

     “尚不至如此地步。

    ” “荥陽敖倉,尚有河東郡兵五萬把守,縱是有一路十萬人的叛軍攻打,也總還要幾個月才可能攻得下來。

    ” “——朕也已經诏令敖倉令:若事不可為,可盡焚敖倉之糧,絕不可讓吳楚叛賊,自敖倉得粒米、顆粟!” “太尉不用擔心自己的謀劃,會因為敖倉出問題而被打亂。

    ” 聽聞此言,周亞夫這才稍安下心來,卻也莫名有些疑惑了起來。

     敖倉作為天下之重,有河東郡兵五萬駐守,又有窦嬰即将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駐紮,自然是固若金湯。

     既然天子啟方才交代窦嬰:出了函谷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那也從側面說明守備敖倉的五萬兵力,足以抵擋叛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

     連敖倉的五萬河東郡兵,天子啟都說‘能備賊一兩個月’,那窦嬰率領的二十萬關中軍隊,天子啟又為何要交代窦嬰:要步步為營,小心埋伏呢? 連敖倉那五萬守軍——尤其還是郡兵都打不下來的叛軍,如何能對窦嬰的二十萬大軍造成威脅? 不等周亞夫想明白這一點,天子啟便繼續對大将軍窦嬰做起了交代。

     “——此戰,朕對大将軍有幾點托付。

    ” “其一:紮死在荥陽-敖倉一線,将所有試圖繞過睢陽,涉足河東的叛軍,都悉數攔在河東郡外!” “絕不可讓叛軍威脅到荥陽敖倉、洛陽武庫——尤其不可讓叛軍,将哪怕一兵一卒,送到函谷關下!” 天子啟鄭重一語,窦嬰隻陡然直起身,再沉沉一拱手。

     荥陽敖倉、洛陽武庫,都是可以極大提振叛軍士氣,又能給叛軍帶來極大現實利益的重鎮; 至于函谷關,更是關中的東門戶。

     叛軍出現在函谷關外,哪怕隻是三五人,甚至哪怕隻是一人,都足以說明函谷關以東的整個關東,都已經脫離了長安朝堂的掌控。

     這意味着什麼,窦嬰顯然很清楚。

     “其二:在必要時,分兵至多五萬,自西城門入睢陽,支援梁王。

    ” “——眼下,睢陽面對的,是吳楚叛軍四十萬主力,已然是以寡敵衆,隻勉強據城而守。

    ” “萬一有淮南系、齊系的兵馬加入戰場——哪怕隻是一國,也将使睢陽面臨的壓力陡然增大。

    ” “但要記住:至多五萬!” “分兵五萬支援睢陽之後,大将軍務必緊緊攥住剩餘的十萬兵力——這十萬兵馬,不可有哪怕一兵一卒,從荥陽-敖倉一線挪開!” “便是朕頒诏強令,大将軍,也絕不可遵從!” 滿是鄭重,甚至隐隐帶着些猙獰的語氣,隻惹得窦嬰一陣心驚肉跳。

     面色陰晴不定許久,終還是默然拱手,卻根本不敢道出那一句:臣,謹遵陛下诏谕…… “其三。

    ” “萬一——朕是說萬一;” “萬一睢陽城破,大将軍所在的荥陽,便将成為我漢家最後的命脈。

    ” “屆時,無論是采取怎樣的措施,大将軍,都務必要堅守荥陽,靜候朝堂的援軍。

    ” “——真到了那一步,朕也會像劉濞那樣,盡發關中可戰之卒,以星夜馳援。

    ” “但在援軍抵達之前,大将軍,務必要将荥陽守住……” 說到最後,天子啟已是極盡莊嚴的從榻上起身,對窦嬰躬身拱手,俨然是以江山社稷的安危,托付于窦嬰之手。

     見天子啟這般作态,窦嬰自也是趕忙上前,阻止了天子啟‘拱手躬身’的動作; 片刻之後,又神情嚴峻的緩緩跪下身,望向天子啟的目光中,更是滿帶着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