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3章 這不搞人心态嗎這?

首頁
    入長安之時……” “唉……” 悠悠一聲歎息,天子啟便也耷拉着一張臉,似是比劉榮都還要更苦惱些。

     ——倒也沒錯。

     劉榮再如何,眼下也暫時不用太為母親栗姬感到頭疼,改造計劃也初見成效,未來可期。

     反倒是天子啟,費盡心機忽悠着梁王劉武,在即将發生的吳楚之亂中賣血賣腎,到頭來,還要為後續的收尾事宜而頭疼。

     至少就目前為止,天子啟需要頭疼母親窦太後的頻率,比劉榮為母親栗姬頭疼的頻率要高出不少。

     但作為兒孫,劉榮自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說的立場,便也就任由皇帝老爹發着牢騷,靜靜的聆聽着。

     就這麼各懷心緒的坐了一會兒,搞得劉榮都有些疑惑起來,誤以為皇帝老爹這怕是忘了自己還在,殿外終是走入一道身影。

     ——宦者令春陀; 未央宮内的寺人、宮女們的頭頭。

     面色如常的小步上前,在天子啟身側附耳低語一陣,天子啟本淡然如常的面容,隻立時湧上一抹啞然。

     呆坐許久,天子啟也終是感知到身側,劉榮向自己投來的好奇目光,才面色複雜的再一聲長歎。

     “昨夜,晁錯的父親,與晁錯起了争執。

    ” “再三勸阻,卻被晁錯嚴詞拒絕之後……” “晁父,自懸房梁而死……” 饒是早就有預感,待從天子啟口中聽到确切的消息,劉榮也還是不由呆了一瞬。

     不能怪劉榮定力不足,實在是古人——尤其是漢家這動不動吞金塊、喝毒酒,乃至抹脖子的自殺風氣,讓劉榮很難完全理解。

     就拿晁父來說:兒子入朝為官,官至九卿之首的内史,再進一步,便是亞相禦史大夫; 反觀晁父,就算是有些家底,也終究隻是關東一個土财主。

     再怎麼愛吃鹽、能過橋,也總不至于比官拜内史的兒子,都更能看清局勢吧? 結果可倒好:被有心人在耳邊念叨了幾句,這位老财主就不遠萬裡跑來長安——愣是比天子啟派去接晁錯妻小的軍隊,都更早一步到了長安! 一來長安,就是整日整日對兒子哭:哎呀~ 不能削藩呐~ 不能得罪這些個諸侯藩王啊~ 不能摻和老劉家的事兒啊~ ··· 就這麼一直從前年嚎到了今年,嚎了足有一年多; 見兒子還不聽話,這便索性把自己給吊死了不說,臨了還留下一句:反正我晁氏也要死絕了,不如我先走一步,也免得被吳王劉濞刀兵加身…… 這不純純搞人心态麼這不…… 若是放在其他朝代,這倒也沒什麼。

     左右不過是晁錯為父戴孝,再化悲痛為力量,将吳王劉濞視作自己的殺父仇人,更加堅決的推動《削藩策》; 可偏偏這是漢家。

     以孝治國,重孝道勝過重性命的漢家。

     晁父這麼一死——甚至是就這麼被兒子‘逼死’,晁錯當即便是一個不孝的大帽頂在頭上,當場社會性死亡! 哪怕臉皮厚點,晁錯倒也總還能含糊過去——以‘劉濞吓死了我爹’之類的說法先搪塞着,待平滅吳楚之亂後,自會有大儒為晁錯辨經。

     說不定晁錯還會就此,成為‘忠孝不能兩全’這一典故的主人公也說不定! 但可惜的是:晁錯的臉皮,并不厚。

     準确的說,是晁錯這個人很倨傲。

     倨傲到賈誼賈長沙,在這位晁錯晁内史眼裡,也不過是‘沒能笑到最後’的失敗者。

     “怎會有如此巧合?” 思慮間,劉榮下意識将心中的疑惑脫口道出。

     随後,又極為自然的擡頭望向皇帝老爹:“今日朔望朝,父皇要削藩,晁父剛好趕在昨夜自懸房梁,連一點反應時間都不給晁錯。

    ” “父親剛離世——尤其還是被做兒子的逼死,晁錯莫說是削藩,便是能面色如常的入宮與朔望朝,都已然實屬不易?” 作為穿越者,劉榮在‘先見之明’這方面的優勢,自是這個時代的人所不能比拟。

     但相較于天子啟這樣的封建帝王,劉榮這個皇長子在其他方面,還多少有些稚嫩。

     “或許有這個原因,但絕不隻是因為這個緣故。

    ” “——如果因為父親離世而感到悲痛,又或是擔心就此蒙上‘逼死父親’的罵名,晁錯既然沒提劉濞,便也就同樣不會去提趙王、楚王。

    ” “如果誰也不提——甚至連《削藩策》都不提,那尚且可以理解為:晁錯哀痛不能自已;” “即是提了《削藩策》,又提了趙、楚、膠西三王,唯獨漏掉了最為關鍵的吳王劉濞……” “嗯……” 想到這裡,天子啟也終于從禦榻上起身,面色陰郁的對殿門一昂頭。

     “且先退去。

    ” “這件事,朕要好好查查。

    ” 皇帝老子有了命令,劉榮自然是恭敬起身,告退而去。

     而在劉榮走出殿門的同一時間,殿側帷幔之内,便鑽出周仁那稍顯狼狽,額頭還帶着一層細汗的身影。

     “細細說來。

    ” 天子啟開門見山,周仁也不多墨迹,氣都顧不上多喘兩口。

     “德侯劉廣!” “是吳王劉濞的胞弟:德侯劉廣,在昨日買通了晁府的下人,對晁錯的父親說:吳王兵強馬壯,擁兵百萬之巨! “原本還愁苦于沒有大義,聽說朝堂要削藩,吳王更當即大赦宮宴,邀吳國将、臣共樂!” “得知吳王劉濞如今,就等晁錯一紙《削藩策》奪了吳國封土,給吳王遞上現成的舉兵大義,晁父當即便找上了晁錯。

    ” “——晁父說,吳王舉兵的大義,将會是:誅晁錯,清君側。

    ” “晁錯不予理會,遂使晁父心灰意冷,懸梁自盡。

    ” 飛速将自己剛剛查探到的消息悉數道出,周仁這才趁着氣口猛吸一口氣,才總算是從缺氧狀态中緩過來些。

     隻片刻之後,又片刻不敢耽誤的繼續道:“今日晨,晁錯得知父親懸梁而盡,當即嘔血癱倒在榻;” “待看過晁父留下的遺書,晁錯一言不發的呆坐原地,足有半個時辰。

    ” “而後下令府人:秘不發喪;旋即入宮,與朔望朝儀……” 随着周仁一字一句說出晁錯家中發生的事,天子啟陰郁的眉眼,也終是有了些許松緩的趨勢。

     待周仁言罷,從懷中掏出一片密密麻麻寫有小字的布片——當是裡衣衣角之類,天子啟簡略一掃,便目光深邃的望向殿門外。

     “誅晁錯,清君側……” “誅晁錯……” “清君側………” 不斷重複着這六個字,天子啟的手,也輕輕捏揉起那片已經沾上了些汗水的布片。

     良久,方怪異一笑,将那方布片随手扔進身側的香爐之内。

     “把有關吳王劉濞的所有消息,都給晁錯送去。

    ” “讓晁錯知道:劉濞缺的,從來都不是他晁錯一紙《削藩策》,給那老賊遞上的大義旗幟!” “——讓晁錯不要再擔心削吳王的藩,會陷朕、陷我漢家于危難之中!” 铿锵有力的話語,卻惹得周仁面色為之一變。

     思慮再三,終還是小心開口道:“陛下……” “沒有繡衣使者的身份,卻又看到過繡衣密錄的人,可都……” “——朕知道。

    ” 不等周仁口中那個‘死’字說出口,天子啟便冷然一開口。

     昂首挺胸,負手立于禦榻與禦案之間,目光深邃的遙望向殿門外。

     “朕,知道。

    ” ··· “去吧。

    ” “就按朕說的辦。

    ” 今天第二更。

     這兩天太缺覺了,吃個晚飯,然後盡力再碼出來一章還欠賬; 但如果實在碼不出來,還請各位看官老爺容我睡一覺,睡醒起來再碼。

     細水長流嘛,萬一再把身體熬壞了,動不動請病假什麼的,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