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皇室宗親落草為寇

首頁
    “李宗平。

    ” 話落,道路兩旁沖出幾個蒙面人,一人一嘴詢問李弘貞。

     “你曾祖是誰?” “李言亮。

    ” “高祖是誰?” “李庭州!” 此時,30個镖師和秦氏姐弟,一臉懵逼的看着一群土匪,正在給李弘貞查戶口。

     接下來畫風突變,從查戶口又變成了詢問家長裡短。

     蒙面人甲問:“閣下春秋幾何?” “今年18歲!” 蒙面人乙問:“爾目下莫非以押镖謀生?” “我棄文從商,現在是四海镖局大東家。

    ” 蒙面人丙又問:“是否已經婚配?” “後頭那位,便是我娘子!” 蒙面人丁接着問:“閣下目前家财幾何?一年賺多少?膝下有無子嗣?” 李弘貞被問煩了,大聲吼道:“你們有完沒完啊?” “不是要搶劫嗎?” “問那麼多廢話幹啥子?” 被罵了一頓,四個蒙面人反而不惱。

     和李弘貞拉開一段距離後,四個腦袋挨在一起說着悄悄話,怎麼看怎麼猥瑣。

     此舉弄得李弘貞,想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愣在原地風中淩亂。

     而後,由蒙面人甲走到李弘貞面前,十分恭敬的行了一禮: “我等也并非想與諸位過不去。

    ” “隻是有幾句話,想與李公子私下談談。

    ” “若是李公子能解我等之憂,便放你們安然通過子午谷。

    ” 李弘貞從四個人身上感受不到殺氣,便果斷答應:“好!那就請閣下帶路。

    ” 話落瞬間,身後傳來秦良玉的聲音: “不成!” 她急急忙忙跑到李弘貞跟前拉住他:“他們必定想騙你過去,以多打少将你拿下,再用你來威脅弟兄們。

    ” “相公千萬不可上當。

    ” 李弘貞拍了拍秦良玉的手背,信心滿滿的說:“放心吧,就算打起來,我也有自保之力。

    ” “可是...” “不用可是,我不會有事的。

    ” 見他态度堅決,秦良玉咬了咬下唇,便不再攔着。

     不過她還是對四個蒙面人放下狠話:“我警告你們,要是讓我相公少一根頭發,我秦良玉絕對不會放過你們!” 說完,将手中長弓拉滿,射向路邊一棵矮樹。

     離弦之箭帶着呼嘯聲,穿透了樹幹,箭幹還發出陣陣顫鳴,可見威力之大! 四個蒙面人見狀,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幸虧沒有動手,就憑這位女俠的箭術,足以秒殺他們任何一人。

     少頃。

     李弘貞揣着好奇心跟着四個蒙面人來到一片隐僻處。

     待駐足站定,四人齊刷刷拉下面罩。

     見到四個人的面容瞬間,李弘貞心底泛起一陣狐疑。

     不是長得溫文爾雅,就是一臉貴氣,這幾個人無論是從長相,還是氣質,都跟土匪完全不搭邊。

     “有何話,不妨道來吧?” 領頭的蒙面人,先是向李弘貞躬身一禮。

     當他直起腰時,表情比死了爹娘還難看:“實不相瞞,我乃平涼府韓王,朱朗锜。

    ” 聞言,李弘貞萬分錯愕。

     緊跟着,其他三個人也紛紛行禮,自報家門。

     “我乃慶王府宗藩、鎮國将軍,朱伸瑄,封國甯夏衛。

    ” “我乃肅王府世子朱紳堯,封國臨洮府。

    ” “我乃秦靖王之子,奉國中尉朱誼漶,封國長安縣。

    ” 李弘貞聽後,良久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自己是李文忠的後代。

     他們又是朱元璋的後代。

     那豈不是超遠房親戚? “爾等皆乃堂堂皇室宗親,為何要自甘堕落,幹起這等無本買賣?” 朱朗锜歎聲道:“若非到了山窮水盡,我等也不願意打家劫舍?” 李弘貞心說不對勁啊? 後世無論曆史圈,還是網絡上,隻要一提到明朝滅亡的原因,不是都在吐槽大明的财政是被皇室宗親吃垮的嗎? 現實中,怎麼又把宗室逼得去打劫? 李弘貞沖四人抱了抱拳:“願聞其詳,若真有不得已的苦衷,李某倒不介意出手相助。

    ” 接下來,四個人便挨個介紹起自己的過往和落草為寇的原因。

     韓王朱朗锜,今年50歲,韓安王朱谟?的庶子,因嫡兄夭折,他在兩歲的時候(嘉靖十七年)被冊封為韓世子,十歲襲封郡王。

     就藩後,經常被朝廷拖欠俸祿。

    年複一年的入不敷出,最後把他逼得家裡能賣的都賣了。

     慶王府宗藩世子朱伸瑄,今年39歲,他連郡王都不算,頭上頂着一個鎮國将軍的名頭,在明初或許還算是貨真價實的九邊塞王。

     但是在正德五年,安化郡王起兵謀反之後,朝廷就越來越不待見這一支宗室,俸祿能欠就欠。

     現在所謂的鎮國将軍,不過是一個虛銜,封地上的軍政大權,實際都歸“甯夏衛”管轄。

     說難聽點,他這個宗室的俸祿,還得靠甯夏衛發放。

     至于給不給...全看心情。

     肅王府世子朱紳堯,今年31歲,他爹堂堂郡王,多年卧病在床,連看大夫的錢都沒有。

    王府屬官太監餓得全部跑光,不得已隻能典當銀冊銀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奉國中尉朱誼漶,秦靖王朱敬镕庶子,今年21歲,萬曆十三年襲封爵位,到封地花錢大手大腳,很快就把家産敗光。

    又經常被拖欠俸祿,餓得兩眼冒綠光,就跟着幾位老大哥來搶劫。

     聽他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陳述,李弘貞對他們感到同情又憤怒,同時對明朝的宗室有了一個颠覆性的認知。

     野豬皮後裔經常造謠,什麼朱元璋把大明江山當成自己家,舉全國之力養他的後代子孫。

     在他們身殘志堅地不斷宣揚中,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以為明朝就是被這幫人吃垮的。

     而且很多明朝的文學作品,也都是按照這個框架去寫的。

     但是野豬皮忘了這裡面有個BUG,那就是親王所生的庶子,未必人人都可以封王。

     就拿朱誼漶來說。

     因為他是郡王庶出,朝廷隻能給一個宗室最低品級的奉國中尉。

     再看待遇:秩從六品,年俸200石祿米,配一進四合院宅子,正妻一人,朝廷冊封安人,不能納妾。

    所生子女,隻有長子能世襲爵位,其餘皆為庶人。

     家裡兩個護衛、2個家丁、4個丫鬟,還得給這些人發工錢。

     而且嘉靖朝之後,宗室待遇大幅度遞減。

     200擔祿米,一半發米,一半發寶鈔廢紙,不拖欠的話,到手有80擔就不錯了。

     又不能像那樣老百姓出去賺錢,靠那點俸祿過日子,不餓死才怪。

     郡王以下爵位,世襲遞減 “那你們也不能昧着良心去落草為寇,在此攔路殺人搶劫!” “如果不是我自報家門,如果我不是跟你們有點親屬關系,你們是不是要痛下殺手?” 朱誼漶連忙解釋道:“不不不...我們隻是吓唬吓唬而已,從來沒殺過人。

    ” 李弘貞揮手怒喝:“休得狡辯!你們既然能在此埋伏,肯定是提前得知官銀的消息。

    這批官銀,正是準備運往西安府,準備赈濟災民的救命錢。

    ” “你們連百姓的救命錢都敢來搶?” “良心被狗吃了嗎?” “你們還配稱太祖子孫嗎?” 連吼帶罵一番話,說得四個朱家人無地自容,恨不得當場刨個洞鑽進去。

     心理素質最差的朱誼漶,竟當場崩潰大哭起來。

     “嗚嗚嗚...我等也不願淪落至此啊,實在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 “韓藩輔國将軍朱旭?,冒險典當銀冊銀寶,東窗事發後,被廢爵除國,淪為庶人,沿街乞讨!” “還有韓藩襄陵府鎮國中尉朱旭檻,假借祝壽之機,混入褒城郡王府偷盜,後來不幸被擒,禮部判罰俸三年,朱旭檻在萬念俱灰之下,自缢身亡。

    ” 朱紳堯也哭着說:“朝廷不允我等宗室從軍、不允經商、不允賣藝為生,俸祿又不能及時發放,我們不想被活活餓死,除了落草為寇真的别無他法了!” 說完,一屁股跌坐在地,跟朱誼漶一起抱頭痛哭。

     李弘貞撓了撓頭,有些不知所措。

     世間最大的不公,莫過于被剝奪生存權。

     而這群宗室甚至連自我謀生的權利都被剝奪,換位思考一下,自己要是碰上這種情況,多半也會套條黑絲襪去搶銀行。

     朱朗锜突然拉着李弘貞的手,期期艾艾的說: “賢弟啊,你也看到了,我們宗室的日子過得有多麼不容易!” “今日攔路搶劫,本就無意取人性命,隻是想借點錢渡過難關而已。

    ” “而今雖淪為盜匪,但我可以用人格保證。

    ” “我幾個人手上絕對沒有沾過任何一個老百姓的血。

    ” “盜亦有道,我們隻看準富商下手,讀書人、道士、和尚、貧民...這些人我們一個都不搶,碰見幾個乞讨為生的人,我們甚至還會慷慨解囊!” 朱伸瑄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是啊,韓王說得都是真的,賢弟莫要以為,我等真如綠林好漢那般,殺人不眨眼。

    ” 李弘貞甩開朱朗锜的手,指着道路方向質問:“那你們手下一百多号人,是怎麼回事?” “他們臉上有些可沒有蒙面,且個個長得兇光畢露,匪氣十足。

    ” “說他們是良民,我可不信。

    ” “還有,你們口口聲聲說沒錢,那你們的火铳又是從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