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章 什麼叫做永生

首頁
    方昌盛,比“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忘記了一切痛苦”的屬靈層次更高,祝福更多。

    不要以為你叫以法蓮就是以法蓮,你叫瑪拿西就是瑪拿西。

    那是指着屬靈的層次說的。

    以法蓮支派還出過一些以色列的王,最後都行了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最後都被一起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Q5:人要先有永生的概念才能看透人的生死嗎?還是反過來?還是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如果人活着不知道是虛空的虛空,就不需要尋求神,而是去尋求世上的東西,就會活成世人的樣子。

    所以,把人活着這事看透,知道人活着是虛空這件事一定是在先。

     亞伯拉罕就是這樣。

    其實亞伯拉罕在世上很有錢的,當時也是一個首屈一指的富戶,但是他覺得活着沒意思。

    如果一個人覺得活着挺有意思,那就好好地去活着吧。

    人一旦把活着當做是虛空的虛空,就會去尋求。

    有的人尋求後,最後就出家當和尚了;有的人尋求後,就認識了《聖經》裡那位永恒的神了;有的人尋求後,就到山上煉丹去了,幹啥的都有。

    人看透了以後,就走了不同的尋求的路。

     有的人看了這大千世界,就做了像尼采、叔本華等這些大哲學家。

    有的人覺得活着是虛空,就寫了一本書叫《老人與海》,還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人看透了以後尋求到啥,就是他的造化。

    我們把人生的事看透就要尋求永生。

     凡尋求永生和永恒裡不能朽壞之福的人,神就以永生報應他們。

    (《羅馬書》2:7) 有的人尋求到了這個,有的人尋求到了那個,至于咱們,就開始認識了這位神,祂就叫做永生的神。

    然後就開始以神的話為根基,建立起了一套人活着的方式。

    就會在這永生的路上往前不斷奔跑,就會不斷地經曆神。

    經曆神是常态。

    如果人沒把活着這事看作虛空,就完全走不下去。

     有個人打電話給我,要求我不要把他踢出教會。

    他是個商人,不是個祭司。

    商人是賺錢的,那就好好地去賺錢,在我們這裡賴着幹啥呢?我也不知道。

    他很混亂,因為啥也沒看透,光在那扯淡。

    我表面上不踢,但是我心裡頭已經把他踢了。

    放在一邊晾着吧。

    我也不想管,就這麼地,愛死死,愛活活。

    你的追求和我的追求不是同一個。

    我覺得世上的這些事追求來了最後也是個虛空,他卻認為那多好、多實在啊。

     我們的答疑就到這裡,願神祝福大家! 喜歡季鳳文牧師二請大家收藏:()季鳳文牧師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