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毒物肆虐,邪氣生發,是為毒月。
初五更是毒月中的毒日,端午便是毒月毒日了。
是以定初五為端午節,避五毒,插艾草丶吃粽子丶喝雄黃丶挂锺道丶賽龍舟-驅邪鑲災,敬事鬼神。
青雲觀的道童們,也上門來送辟邪符。
初三這日,江南家家戶戶就開始采青艾,将采草插在門丶窗柩丶井台,又編織辟邪的艾人丶艾虎。
村中處處在煮糯米,采粽葉,準備包粽子。
按俗,出嫁女子端午要歸甯,所謂「射端午」是也。
青橋是南京城外的大鄉裡,人口繁盛,每到節日格外熱鬧。
今日歸甯的女子,窮的騎着毛驢,富的乘坐香車,紛紛趕往娘家。
無論是官道還是鄉道,都是來往不絕的歸甯女子。
就是小商小販丶鈴醫藝人丶和尚道士也會趁着這些節日,多賺些銀錢。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端午毒月,邪魔叢生,可要三遍真經,消災解厄?
隻需銅錢一陌啊。
」
「居士留步!無量天尊,貧道稽首了。
貧道有平安符,九字真言,驅邪化煞,隻需紋銀一錢。
」
挑着擔子的貨郎倌兒,也在村中販賣裱紙印刷的鐘道畫,走村串巷的叫賣道「城隍廟八十八歲的廟祝老爺,親手畫的鐘道像,隻印九百九十九張!最是靈驗不過!」
「端午香囊丶團扇丶五彩手煉丶艾人艾虎-—-樣樣都有哇!」
賣酒郎趕着牛車,牛角上挂着艾草編織的草環,牛車中載着雄黃酒桶,酒桶上挂着艾草編織的艾人丶艾虎。
賣酒郎吆喝道:「鎮上吳家酒坊的雄黃老酒喽!一斤隻要二十九文!喝了蛇蟲不侵呐!」
還有落魄鈴醫,穿青衣丶背藥囊,走村串巷的搖鈴唱道:
「天蒼蒼,地茫茫,五月初五是端陽,五毒好嚣張。
」
「蜈爬牆蟾蜍跳,蠍子蟄伏壁虎藏,更怕毒蛇上房梁!」
「鄙人葉妙手,祖上曾為元宮禦醫,曾祖為正德爺治過病!蛇蟲叮咬,藥到病除!」
朱家宅院内外,也插滿了新割的艾草。
靳雲娘等人還戴着艾環,衣服上挂着艾人丶艾虎。
整個院子,都散放着艾草的清香。
朱家後院,陽光燦爛,蜂飛蝶舞。
幾隻燕子在朱樓中穿梭嬉戲,呢喃不已,時不時落下一縷羽毛丶一口燕泥。
院牆下。
幽蘭猗猗,芍藥綽約,花香氣混雜着木葉丶泥土味,芳菲縫绻。
「知了—知了..」
牆角的石榴樹上,出土不久的夏蟬,鳴叫的越發歡實了,也不嫌累。
「呱呱--」半畝清池之中,蛙聲也此起彼伏,絕不肯臣服蟬鳴之下。
池水綠藻如錦,青蓮如碧,荷葉輕舉,水珠玲珑。
亭亭而立的荷蕾,含苞待放,清影照水,就像閑坐水邊的女郎,般般入畫。
甯采薇坐在池水邊,正在練習書法,臨摹的是唐代書法家武的楷書《道德經貼》。
武是兼收并蓄的書法大家,其楷書端莊清麗,神韻非常,剛柔相濟,方圓兼備,深得魏普精髓,足為一流法帖。
甯采薇臨摹武墾的楷書,感覺進步最快,直接就能師法晉唐了。
端午初夏,天氣漸熱。
甯采薇隻穿一襲粉色羅衫,下面是素絹月華裙子,我行我素的縮着一個高髻,隻用一根玉挽就,眉不畫唇不點。
也真是天生麗質難自棄。
她不施粉黛,年方金钗,就已經風姿卓絕。
一隻蝴蝶翩飛來,停在她的髻上留戀不去,似乎女郎更比花嬌,更比花香。
甯氏女郎練的還算認真,一筆一劃誠意滿滿,精緻白皙的鼻翼上,已是細汗微微。
可要說她心無旁,那也不見得。
因為她每臨摹幾個字,就不由自主的擡起首,看看院門。
今日南雍散學的早,小老虎應該快回來了吧?
甯清塵頂着一個沖天辮,粉嘟嘟奶萌萌的,正在一株五尺多高的花樹前,撫摸着青青的樹葉,小臉期盼。
口中奶聲奶氣的說道:
「清塵樹,你快快長鴨。
等你長大了結籽,我就能育苗了。
到時造出清塵霜,就能治療很多瘧疾病人了。
」
金雞納樹,已經被朱寅命名為清塵樹了。
這株唯一的清塵樹,可是甯清塵的心肝寶貝。
她來到明朝後,最大的願望就是提升古代的醫療水平,增加人均壽命,減輕病患痛苦。
姐姐心系王圖霸業,姐夫志在華夏複興。
她沒有這麽大的志向,她隻想懸壺濟世,醫道普惠。
但她也深知,沒有姐夫和姐姐的霸業,她的醫道事業也不會成功。
甯清塵太想長大了。
這麽個小小的身體,連産鉗都不能用。
就算她造出産鉗,也無法解決産婦的問題。
喉。
小老虎和姐姐營造的生活環境,的确歲月靜好。
可是日子太慢了鴨。
正在這時,忽然一條油光水滑的大黑狗,神駿非凡的跑進内院,哈赤哈赤的吐着舌頭。
「小老虎回來啦!」甯清塵頓時露出甜美的笑容。
黑虎如今每天跟着小老虎上學放學。
隻要黑虎出現,小老虎肯定就在後面。
甯采薇擡頭一看,果然見到一個風度出衆的清稚少年,老神在在的走進儀門,邁着鶴步翩然而來。
芳華少年青衫落落,眉目疏朗,既帶着文雅的書卷氣,又英氣勃勃,神采飛揚。
當真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甯采薇看到清稚少年,宛若初見一般,時間有點恍惚,星眸也有點呆萌。
唉,小老虎生的真是好看啊。
朱寅走到甯采薇面前,看看她的字,笑道:
「沒想到你在書法上還有一些天分嘛。
嗯,好好練,練上十年八年,就能趕上現在的了。
」
「嘻。
」甯采薇一曬,皺皺秀挺的鼻子,「意思就是說,姐的書法永遠趕不上你?」
朱寅一邊幫她磨墨,一邊笑道:
「連徐渭丶沈師丶義父都說我的書法已經小成。
你十年後趕上現在的我,就是小成了,這還不滿意?」
「好吧。
」甯采薇粲然而笑,「雲娘她們已經包好粽子了,等你回來就下鍋。
晚上咱們就能吃粽子。
」
「還有,清塵等你回來點額畫王呢,她不讓我畫,非要讓你畫。
原來我竟不是她親姐,這麽嫌棄我。
」
甯采薇的語氣有點酸溜溜。
妹妹越大,越和小老虎親。
甯清塵立刻沖着朱寅奶聲奶氣的:「小老虎,給我畫王!給我畫王!」
朱寅當下用朱砂蘸了雄黃,為甯清塵畫虎額,在她額頭畫了一個「王」字。
這就是畫王了。
端午在兒童額頭畫王字,也是江南風俗。
因為雄黃可以祛毒,猛虎可以鎮邪。
小孩子們都要畫,朱寅當然也不能讓甯清塵例外。
至于他和甯采薇,已是少年少女,不用畫王。
「把我也畫成小老虎了鴨。
」甯清塵頂着畫着虎額的小腦袋,很是高興,咯咯笑道:
「小老虎,我要蕩秋千!」
朱寅抱着甯清塵,放在秋千上,笑道:「你坐穩了,我要把你高高的蕩起來兩人剛剛玩兒了一小會兒,顧紅袖就邁着一雙半大不小的腳,神色不渝的走進來。
她先向朱寅馬馬虎虎的道個萬福,簡簡單單的叫聲「小郎」。
她兄長顧起元是朱寅南雍同學,嫂子趙婵兒是甯清塵乳母,當然不必太客套「紅袖姐姐,出了何事?」
甯采薇放下手中的中書君,轉過清如芙蓉的小臉,眉目如畫。
顧紅袖說道:「有人阻撓咱們招人。
鄉中有流言,說咱們作坊是騙人,還說要是來這幹活,就會有黴頭,這是有人威脅他們。
」
顧紅袖今年十五歲,生的明眸善睐,唇白齒紅,十分陽光明媚。
鄉人說她瘋癫。
其實所謂的瘋癫,就是不受規矩約束,我行我素,離經叛道而已。
她總是偷偷自己放足,以至于纏足失敗,半大不小。
認識甯采薇之後,她更是完全放足,将自己的纏腳布都付之一炬,揚言「今生甯不嫁,也不再纏足」。
顧起元和趙婵兒都無可奈何,隻能放任自流。
朱寅和甯采薇卻很欣賞顧紅袖的叛逆精神。
加上她聰明機敏,一來就受到信重。
如今在朱家,顧紅袖和丁紅纓被合稱為「雙紅」。
她們也是朱寅眼中最像現代少女的人。
甯采薇發布招人公告快兩天了,可還是沒有人來應募,足見其中有人作梗。
顧紅袖知道這一點,說明她善于抓住矛盾。
甯采薇有心考較,問道:「那以你的意思,該怎麽做呢?」
顧紅袖道:「社長,咱們要招八百人,還都是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年輕男女,
幾乎要将青橋的年輕男女全部網羅,張家和劉家豈能答應?」
「這是和他們搶人啊。
他們豈能不恨?他們是本鄉坐地虎,樹大根深,積威多年,小民哪敢反抗?」
「雖然有傳聞說小郎和社長與大太監有關系,可畢竟是傳聞,很少有人真信。
僅僅因為這種傳聞,鄉民還不敢反抗張家劉家,投靠我們。
」
「我的意思是,花錢去城中,雇幾個宦官,再來一趟青橋裡,祝賀作坊開業大吉。
然後故意放出風聲,說咱們的靠山就是大太監-—」
朱寅呵呵一笑,「紅袖娘子,你的法子很好,的确可行。
不過,眼下我不能用這個法子。
」
「不能用?」顧紅袖一惬。
雖然她不明白為何不能用這個法子,但她也不問。
聰明人就是察言觀色,聽話聽音,不該問的就不問。
顧紅袖恰恰是個聰明人。
朱寅之所以不能用這個法子,是因為要保持低調,扮豬吃虎,對付王瑞芳和菊社。
他和田義的關系,對外是個秘密,隻是極少數人知道他和田家的交情。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