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吊詭

首頁
    朱寅在街上兜了一圈就換了馬車,卸除喬裝換了衣服,再次回到花市大街。

     甯采薇已經采購完畢,等了朱寅大半個時辰。

     上車之後,她才不疾不徐的問道: “怎麼樣了?試探出什麼沒有?真是西方間諜,漢奸?” 朱寅點頭:“沒有意外的話,應該就是漢奸間諜了。

    我給他挖了一個坑…” 甯采薇笑道:“你也真夠損的,不愧是特工性格。

    嗯,我也覺得,郝正多半會拉攏鄭元魁,以你的了解,鄭元魁一定會上船?” 朱寅冷笑:“這種人無法抵禦利益的誘惑,又毫無節操道德可言,他不會拒絕投靠耶稣會,哪怕是表面投靠。

    ” “西班牙人一直眼紅明朝的絲綢工藝,這是華夏自古以來的支柱産業,工藝技術世界遙遙領先,華夏絲綢自古都是出口大宗。

    ” “但是,曆代王朝對紡織工藝都有保密要求,關系到朝廷的錢袋子。

    ” “鄭元魁有用。

    他是絲綢業大佬,和四大織造局、神帛堂、織染局都有業務往來,有利于盜取工藝機密,搞走核心織工。

    ” “還有瓷器工藝,估計郝正等人也在動腦筋。

    ” 甯采薇道:“你覺得一旦收網,會怎麼樣?” “怎麼樣?”朱寅呵呵一笑,“海老爹監管提督操江,必要時,他不但有稽查大權,還有兵權。

    ” “以他老人家的性格,一定會腥風血雨,人頭滾滾。

    ” “耶稣會在江南的實力,多半會元氣大傷,甚至被連根拔起。

    ” “耶稣會收集情報,勾結倭寇,收買官員,竊取文物典籍,支持反明勢力。

    任何一條,都會被海剛峰辦成大案,震動朝野!” 甯采薇皺眉道:“南直隸應該有很多官員,已經被收買了。

    事情沒有那麼樂觀吧?” 朱寅點頭:“耶稣會通過強大的财力,收買了一大批明朝高官。

    以至于利瑪窦在北京時,公卿大臣奉若上賓,門庭若市。

    ” “葉向高、徐光啟、李之藻等大批朝臣,都和耶稣會交往過密。

    很難說這不是金錢的力量,而是他們真的信教。

    ” “徐光啟有可能是在耶稣會的資助下考中的進士。

    很多官員,應該是在耶稣會的資助下科舉的。

    是耶稣會培育的苗子。

    ” “但這是多年後的事了。

    起碼現在,耶稣會收買的官員,還沒有那麼多,還不難對付。

    ” “以海瑞的官位和威望,他能幹成這件事。

    ” 甯采薇想了想,“耶稣會花這麼錢,處心積慮,不僅是為了機密情報吧?他們又不是西班牙國王的奴才。

    ” “他們是為了基督教世界的大業?” 朱寅拍拍甯采薇的小手,“你雖然曆史差,但總能看到問題本質。

    ” “耶稣會要颠覆的不僅是明朝。

    最先其實是日本。

    ” “他們希望先變色日本,再以日本為基地,變色明朝。

    ” “将整個東方世界變成基督教國家,才是終極目的。

    為殖民者搜集情報,隻是手段。

    ” “最先,他們收買日本大名,支持皈依的日本大名争霸,對抗禁教的儒家大名。

    織田信長,就是他們支持起來的。

    ” “織田信長就是和他們合作的日本大名。

    不然你以為,他為何差點統一日本?” “他們不遠萬裡來到東方,難道是做慈善的嘛。

    ” 甯采薇搖頭:“這些傳教士真是異想天開。

    可是耶稣會費盡心機,最後也沒有得逞。

    ” 朱寅神色有點詭異,“這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樂觀。

    ” “晚明著名的南京教案,就是一次本土勢力和皈依勢力的大較量。

    ” “被金錢收買的皈依勢力,在耶稣會的授意下,發起禁止祭天、祭祖、祭孔運動,引起了傳統力量的反擊。

    ” 甯采薇很自信的說道:“南京教案?那結果不用說,一定是傳統力量赢了。

    ” 朱寅搖頭:“赢了?代表傳統勢力的禮部侍郎沈榷被罷免,很多官員居然詭異的保持中立!皈依勢力氣焰大漲,各地信徒開始暴增。

    ” “你知道到了天啟時期,有多少教徒嗎?突破百萬大關了。

     “到後來,連皇帝、後妃、宗室、閨中婦女都信教。

    這還不厲害?” 甯采薇沒有想到,曆史上局面一度這麼嚴峻。

     朱寅繼續說道:“日本很多地方開始拆除神社,修建教堂。

    明朝也有地方開始拆除祠堂,修建建堂。

    ” “十七世紀初,儒學衰微,基督教在明朝和日本,都迎來了真正的戰略發展期。

    ”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花錢氪金,其實沒白花。

    ” “耶稣會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現。

    隻要再持續幾十年,東方文化的根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