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長江!

首頁
    “爹。

    ”一個清稚的聲音,打斷了朱寅的詩情畫意。

     朱寅轉頭一看,卻是雙胞胎中的一個。

     “我說過了,不要叫我爹。

    ”朱寅很無語的再次糾正道。

     他啪的一聲收了折扇,“我才九歲,你都比我大兩歲。

    ” 甯采薇聞言不禁莞兒。

    現在嫌棄自己年紀小? 你義女東果,比你也大兩歲啊,你怎麼也當她義父了? 害的姐也跟着當媽。

     冤死。

     現在雙胞胎叫你爹,你又說自己年紀小,其實就是看他們沒有背景,不像東果那樣有價值呗。

     這對雙胞胎兄弟姓康,一個叫康狗剩,一個叫康狗蛋,出身苦哈哈的纖夫家庭。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命如土賤,不值錢。

     雙胞胎兄弟年方十歲,就跟着父親,泥猴子一般在碼頭拉纖扛包。

    一天從早幹到晚,也就能糊口。

     “爹。

    ”康狗剩有點委屈,“爹是家主,收養俺的小恩人,俺不能沒有規矩啊,俺不叫爹,也不曉得叫甚。

    ” 朱寅有點無語。

     康狗剩其實沒叫錯。

    自己收留了他,他的确應該叫爹。

     在大明朝,爹有兩個意思。

     一是父親;二是主人。

     奴仆對家主,普遍性的稱為“爹、娘”。

     因為按照《大诰》,隻有三品以上才可合法蓄奴,就算三品大員也隻能蓄奴八人。

     三品以下,餘皆不許。

     那麼士紳豪商怎麼繞過法律蓄奴呢? 用收養的名義。

     所以真要較真《大诰》,不合法的奴仆關系,法律層面屬于“養父養子”。

     于是,奴仆就稱家主為爹娘了。

    哪怕主人是個孩子,也要叫爹。

     弘治之後,《大明律》、《大诰》中的很多條款已成虛設,名存實亡,可這種稱呼卻習慣性的保留下來。

     與之類似的,還有納妾。

     妾室也稱呼夫主為“爹”,稱呼正妻為“娘”。

     太祖規定,庶民年過四十而無子嗣,方可納妾。

     官員富商為了納妾,就搞出“幹爹幹女兒”這種關系。

    實際上是妾,名義上是“幹閨女”。

     如此一來,就又鑽了空子。

    到後來法律形同虛設,這種稱呼習慣也保留了下來。

     于是,明朝民間蓄奴成風,奴仆數量巨大,也不登記戶口,甚至數次釀成“奴變暴亂”。

     朱寅想了想,說道:“你們跟着我,就叫我主公吧。

    嗯,就是家主的意思。

    聽過戲文沒有?就叫主公。

    ” 主公這種稱呼,明朝其實一直存在,并不算違禁之稱,隻是很少見。

     而且多是屬吏對主官、掌櫃對東主、清客對恩主的稱呼。

     甯采薇聽到“主公”兩個字,小臉不禁繃住,努力不讓嘴角上彎。

     甯清塵卻是忍不住的咯咯笑起來。

     “是,主公!”康狗剩和康狗蛋一起領命,接着就要下跪。

     朱寅喝道:“說了不許跪!以後隻能長揖,不準跪。

    ” “是,主公。

    ”雙胞胎隻能站直腿,改為彎腰叉手,高舉過頭的行禮。

     朱寅忽然想到了什麼,正色說道: “你們的名字,不太體面啊。

    我給你們改個名字吧。

    ” 折扇啪的打開,“誰是老大?” 康狗剩道:“是俺。

    ” 朱寅點點頭,折扇輕搖,“從今以後,你不叫康狗剩,你叫康熙。

    ” 康熙?康狗剩不識字,但他知道好歹。

     很明顯,康熙比狗剩強! “謝主公給俺取名!”康狗剩一臉歡喜之色,“俺以後就是康熙!” 朱寅又對康狗蛋說道:“老二啊,你以後不叫狗蛋,你叫康乾。

    ” “康乾…”康狗蛋也很高興,這個名字比狗蛋好聽。

     主公一看就是讀書的小公子,取名的本事比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