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職了,人脈資源一激活,本身不就是大靠山?”
朱寅點點頭,“義父最高做到左都督,武将極品,差點封爵位的人。
”
“他要是官複原職,就算是武将,也是大靠山了。
他要是再招募幾千家丁,我們就更有操縱空間。
”
甯采薇曆史不好,問道:“明朝不是猜忌武将麼?為何允許武将大規模練私兵?”
朱寅回答道:“明朝武将本就有家丁,但數量很少。
大規模豢養私兵成為軍隊,是從嘉靖朝開始。
”
“因為衛所和邊軍崩壞,皆腐朽不堪一用。
無法應付嚴重的南倭北鞑。
倭寇打到南京,鞑靼打到北京。
”
“明朝統治者被迫無奈,才默許武将大規模豢養私兵。
換了以前,怎麼可能?”
甯采薇明白了,“原來如此。
就是皇帝也隻能繞過體制辦事,行政體系已經在腐敗下僵化失靈了。
”
朱寅冷笑道:“老道士很清楚,大明吏治腐敗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憑借現有體制,很難練出強兵。
”
“唯一的辦法,就是準許将領繞過朝廷體制,練私兵為朝廷所用。
不然,日本人真能打進中原。
”
甯采薇幹脆問個明白:“都說倭寇主要是華人海盜,難道不是?”
朱寅搖頭:“那是為了臉面,混淆視聽。
倭寇之亂最嚴重的時期,很多日國大名都派兵參戰了。
”
“倭寇主力就是日本人,根本不是華人海盜。
說倭寇主力是華人海盜,那是明朝官員為了臉面故意颠倒黑白。
”
“皇帝為了臉皮,也隻能相信倭寇主力是汪直之流。
如此一來便是匪亂,就不是被小國侵略了。
”
他拿過甯采薇手中的團扇給自己打扇,繼續說道:
“後世學者為了臉面,也搞出“十倭七華”的論調,似乎這樣就會好看一些。
”
“但後來的曆史研究戳破了這一點。
倭寇之亂絕非華人海盜“造反”,就是日人的蓄意侵略。
”
“嘉靖朝急劇惡化的倭亂,本質可以看做是日本的一次侵華戰争。
規模最大的戰役,甚至有數以萬計的真倭。
”
“築前甚至成立了以九州霸主大友宗麟主導的侵華日軍大本營。
”
甯采薇這次想到了更多,說道:“倭寇侵華規模的大小強弱,取決于明軍能否有效抗倭?”
“如果能,侵華規模不敢擴大。
如果不能,那麼日本大名野心膨脹之下可能聯合起來,發動更大規模的侵華戰争?”
朱寅點頭微笑,“你雖然曆史不好,但就是聰明。
話說一半,就能猜出結果。
”
“對。
關于擴大侵華戰争的規模,除了九州霸主大友宗麟想幹,那位第六天魔王,也很想這麼幹。
”
“還不是你科普的好?”甯采薇笑道,“不懂就問,誰是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已經死了好幾年了。
”朱寅将扇子還給女郎,“他的繼承者,就是豐臣秀吉。
”
“原來是他啊。
”甯采薇一笑,又神色一凝,“豐臣秀吉…他是不是要發動侵朝之戰了?”
朱寅眸光閃動,燭光之下,裡面似乎有火焰在跳躍。
“對,還有五年,也就是1592年,豐臣秀吉就會大規模入侵朝鮮,意圖先征服朝鮮,再征服明朝,狂妄到極點。
”
“我要是能在這一年考中進士,說不定能恰逢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