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是誰?

首頁
    “孔府…讨債…” 朱寅看到這極其無禮的紙條,小臉上一片陰沉。

     他曾經看過一本關于戚繼光的明朝傳記。

    說戚家軍其實是戚繼光的私兵。

     隻不過戚繼光一心為國,忠心耿耿,所以給人一種錯覺:戚家軍是明朝官軍。

     戚繼光統帥的不僅是戚家軍,更多的是明軍正規軍。

    戚家軍隻是作為主力在用,相當于戚繼光的私人家丁。

     就好比李成梁也養了幾千家丁,沒有兵籍,不入兵部和都督府的花名冊,組織關系上不屬于正規明軍。

     而是李成梁的私兵。

     戚家軍也一樣,本質也是私兵。

     不同的是李成梁有私心,私兵就是私兵。

     戚繼光是公心,他苦心訓練的私兵,反倒像是朝廷的軍隊。

     這就很好解釋了,為何後來萬曆君臣故意斷絕戚家軍的軍饷,默許北軍将領剿殺戚家軍。

     因為,戚家軍不是真正的朝廷軍隊,是個異類。

     和李成梁鲸吞軍饷、壟斷貿易豢養私兵不同,戚繼光養私兵的錢糧,大半是他募集而來,少數是朝廷撥款補貼。

     也就是說,他身後是有金主的。

     戚繼光是被東南沿海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看中的一把戰刀。

     為了保衛自己的财富,他們借錢給戚繼光。

     戚繼光募集到了大筆錢糧,招募數千義烏礦工、農民,苦訓加厚饷,遂成天下精銳。

     這些錢有的是借,有的是送。

    戚繼光拿到錢不光是喂養戚家軍,也用來打點朝中權貴。

     戚繼光多次大敗倭寇,繳獲了倭寇的贓物,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來還債了。

     但還有窟窿。

     戚繼光還有兵權的時候,當然不用還。

    那些金主也不敢來要債。

     戚繼光罷官奪俸後,大多數金主也不忍心來要。

     畢竟戚少保沒讓他們失望,也知道天下需要戚少保這樣的人。

     可是極少數厚顔無恥之徒,就沒那麼好打發了。

     這些人當初的錢就是以借的名義,不是送。

     他們落井下石,趁人之危,明知戚家已經山窮水盡,還要上門逼債,将戚家榨的幹幹淨淨。

     戚家的田産、家當全部典賣,也不夠還債。

     這其中,就有曲阜孔府! 孔府來逼債,當然不僅是要錢,更是一個姿态。

     向文官集團表明,孔府和戚繼光這種武将是敵非友,代表讀書人打壓武将的态度。

     用心十分險惡。

     原來,那本傳記中的事迹,是真的。

     傳記中說,孔府曾經借給戚繼光白銀一萬兩,利息五分。

     以剿殺倭寇的戰利品償還。

     一萬兩雖然是個很大的數目,可是對孔府來說,那就是九牛一毛。

     孔府簡直就是山東境内的一個封國。

     光是朝廷賞賜的五屯祭田就有二十萬畝,加上學田、兼并的土地,超過百萬畝。

     曲阜周圍數縣,遍布孔府的大莊園,都是膏腴之地。

     封戶(欽撥戶)、寄莊戶、傭戶、管領戶,加起來超過三萬戶,十幾萬附屬人口。

     産業遍布齊魯、京師、江南、湖廣。

     海貿走私、鹽、糧、茶葉、絲綢、酒樓、青樓、書籍出版…這些明的暗的、髒的臭的賺錢生意,孔府沒有不做的。

     大明朝誰是首富不知道,但孔府即便不是這個首富,也必然能穩入前五。

     孔府的家業,用白銀計價,最少也值三千萬兩。

     真就是富可敵國。

    這一萬兩銀子,對他們而言算的了什麼? 朱寅沒有連夜去找戚繼光,免得打擾老人家休息。

     他洗完澡刷完牙,換了一套純棉汗褂,頭發随便紮個沖天辮,就拖着木屐進了客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