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灌園

首頁
    鎮海門外,一條青石闆鋪就的大道直通城門。

    青石道兩邊遍植柳樹,都有百年樹齡。

     這些柳樹可不是乘涼綠化才種的,也是為了城防。

     敵人若是攻城,就必須先砍樹,不然被遮擋視線,也無法列出攻城陣型,隊伍還被大樹分割。

     就是攻城用的火炮,射擊角度也被大樹遮擋。

     此時樹蔭之下,已經擺滿了小商小販的攤位。

     竹席上擺着夏令瓜果、海鮮、糕點、酸梅湯、糖人兒、芭蕉扇等貨品。

     頭戴方巾、身穿短褐、腳穿草鞋的攤販們,犬踞一般坐在攤位前的小馬紮上,搖着蒲扇,扣着腳丫,扪着虱子,喝着涼茶。

     時不時對進城出城的行人吆喝道: “晌午後采摘的黃瓜,刺還是硬的哩!” “活蹦亂跳的蝦米啊,隻要兩分銀子,連簍端走!” “天熱!來碗酸梅湯?” “眼見太陽落山,賤賣了家去!” 三三兩兩的行人圍在攤販,讨價還價。

     這還是城外,就很熱鬧了,紅塵煙火的氣息已經撲面而來。

     城門樓子之上,伫立着一尊神像,面對大海的方向。

     似乎是龍王爺?沿海城池的門樓上似乎多有海神、龍王的雕像。

     城牆的馬面、羊馬牆、敵棚之上,架着一蹲蹲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對着城外。

     朱寅手搭涼棚,眯着眼睛,饒有興趣的打量城牆上的大炮。

     此時的登州,還不是後來孫元化大量配置西方火炮的登州。

     如今這些火炮,都是明朝國産火器。

     最大的就是大将軍炮了。

     有能發射開花彈、散彈、實心彈的滿天星火炮;有隻發射開花彈的飛雲霹靂炮;還有虎蹲炮… 聽起來似乎很不錯,可朱寅知道,這些火炮無論是可靠性、射程、精度、威力,都已經落後于西方世界了。

     這些火炮,用的還是一百多年前永樂朝的技術。

    這麼多年了,進步不大。

     而在明朝中期以前,中國的火器技術,仍然領先世界,獨步全球。

     可如今都晚明了。

     不過,即便明朝火器技術已經落後西方,可差距并不大,很容易實現反超,畢竟基礎還在。

     真正大倒退落後的,是清朝。

     朱寅暗歎一聲。

    四書五經的科舉制度誤盡蒼生,滿清入關的曆史遺恨誤盡華夏。

     不落後挨打才是怪事。

     眼下正有一群打着赤膊、穿着鼻窦褲的城防士卒,用綁着幹麻布的長杆,懶洋洋的清理炮膛。

     随便兩三下,也就完事了。

     戚老爹見狀搖頭道:“老夫說了多少次,竟然無人搭理。

    這清理炮膛,要用油水,下力氣,幹細活,炮才不易啞!” 戚報國苦笑道:“爹爹何須氣惱?他們敷衍了事,若是海賊來犯打不響炮,吃罪的自是他們,與爹爹何幹?” “爹無官一身輕,這不是鹹吃蘿蔔淡操心麼?” 他雖是這麼說,可語氣之中帶着深深的怨念。

     對朝廷的怨念。

     “胡說!”戚老爹又要動怒了,“軍務事無巨細,都不可馬虎大意!系一城一地一國之安危,誰能置身事外!” “咳咳…!” 朱寅趕緊墊踮起腳,高舉小手拍着他的背,說道: “老爹說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販夫走卒,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 “說的好啊,說的真好!”戚老爹一臉激賞之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他摸着朱寅的頭,“小娃娃,這話是誰教你的?” 朱寅清聲稚氣的說道:“這還用教麼?無人教我。

    方才我聽老爹之言,家國天下俱在心中,這才有感而發。

    ” “好!”戚繼光點頭,“朱寅,你這是夙慧天生,鐘靈毓秀,難得的好孩子。

    ” “可惜…若是以前,老夫倒是願意…” 說到這裡,他又緘口不言,目中豪氣又黯然消散。

     隻是,主動牽起了朱寅的小手。

     這一幕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為是一對祖孫。

     跟着後面亦步亦趨的甯采薇嘴角含笑。

     朱寅真是個社牛,太會拉交情了。

     此時夕陽西下,戚繼光的身影被拉的長長的,身邊是個小小的人影。

    銀發如霜,童顔如畫。

     一老一少,晚霞朝輝。

    峥嵘歲月,青蔥葳蕤。

     古代的大城,都是有甕城的,絕非一眼就能看見城門。

     衆人過了護城河,繞道進入甕城,這才看到兩個馬面牆夾着的城牆。

     看見戚繼光的身影,城口守衛全部站起來,恭敬的叉手行禮。

     “少保。

    ” “少保進城了。

    ” 朱寅不禁露出驚訝之色,看着牽着自己小手的戚繼光。

     戚繼光微微一笑,也沒有解釋。

     果然,有戚繼光帶着進城,根本沒人察看什麼路引。

     很順利就進城了。

     一進入登州城,頓時一股紅塵鬧市的氣息就畫卷一般徐徐展開。

     四百多年前的古代都市,活色生香的展現在朱寅和甯采薇面前。

     青磚鋪陳的街道小巷,挑着旗幡的茶樓酒肆,鱗次栉比的商鋪店面… 熙熙攘攘的人群,男女老幼,衆生百相。

     有衣冠楚楚的豪紳,有輕搖折扇的士子,有挑着擔子的走卒,有花枝招展的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