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行貨币

首頁
    地痞無賴欺負人鬧事,或者奸細滲透竊取情報,直接抓過來就地處決。

     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廖銘禹和範紹增商量一番後,決定從憲兵隊裡分出一部分人,成立直屬司令部的軍警隊,專門用于根據地内的治安管理。

     再通過組建一些相應的行政部門,設立民用法規,加強根據地内部的管理工作,保證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同時,從根據地乃至整個緬甸控制區都需要統一的貨币交易,目前軍隊用的都是滇西的半開銀元或者袁大頭,法币之類的在遠征軍這裡如同擦屁股的紙,沒有一點價值。

     但銀元這東西吧數量有限,不方便運輸和攜帶,而且隻有華夏人認這玩意,所以大部分也隻存在于軍隊和根據地内部流通。

     以前在各地招募的工人,部隊都會發放臨時批條作為工資憑證,工人拿着憑證可以在後勤處換取響應的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

     大家都在為活命而辛苦勞作奔波的時候,這樣的兌換方式倒也沒什麼不妥,反正百姓拿着它隻要能換到東西就行。

     不過随着人口與地盤越來越多,一些地區也迎來井噴式的發展,民間自由交易日益增多,再使用這種結構單一的簡陋兌換憑證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部隊後勤的壓力也會變得越來越重。

     于是廖銘禹又在系統的幫助下建造了第一座貨币信用社,印制并發行了與銀元1:1的紙币鈔票。

     名稱暫定為華緬現金兌換卷,用于替代銀元和兌換憑證,可以在遠征軍所有控制區域内進行支付和交易。

     現金兌換卷通體以暗綠色為主,主要是聚合材料,捏在手裡有塑料的質感,揉不壞撕不爛,非常結實耐用。

     正面标注着面額,配有變色油墨的小數字,以及防僞線、貨币編号和浮水印。

     暫時隻發行1毛、5毛、1元這三個面額,與小半開和袁大頭的價值相當,後續根據情況再發行其他面額。

     兌換卷所用的材料和防僞标準那是相當之高,系統出品絕對可以保證,光制作工藝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國家或者機構可以進行仿制,哪怕再過40年也不可能,完美杜絕了假鈔出現的可能。

     當然錢這東西不可能瞎印,通貨膨脹都是小事,一個不好信用崩塌貨币變成廢紙才是最可怕的。

     貨币都是根據貨币本位和實際生産總值來發行的,有系統這個超級人工智能計算發行量和金融問題,廖銘禹倒不用擔心這個方面。

     所有兌換卷都會統一在基地内印制,再通過黑河貨币信用社發行,目前在黑河根據地和撣邦幾座大城鎮流通得還不錯,百姓們也逐漸信任了這種新式貨币的存在。

     不管是緬甸人或者華人,終歸還是民以食為天,大家都知道了在撣邦可以找到工作,有飯吃有錢掙,還能過上好日子,拖家帶口紛紛朝這裡奔赴而來。

     現在的黑河根據地更像是一座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新城市,從撣邦開始向周圍輻射延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