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章 控制世界的經濟學

首頁
    想說的流通之法。

    ” 道台上,嘉靖還在思考着這件事情其中利弊和可能。

     而張居正已經是醒悟了過來。

     一旦這件事情真的做成。

     那麼什麼變法革新,都将不再會有阻力。

    朝廷當下之所以會有這麼多針對變法革新的阻力,完全是因為中原的利益早就已經被所有人分好了。

     誰也不願意讓出自己手上的那一份利益。

     可若是按照嚴紹庭說的這個法子,那麼隻需要将這件事做成,日後海外的利益将必然會超過中原内部能産出的利益。

     甚至…… 或許有朝一日,天下百姓都将不需要再繳納田賦! 因為朝廷完全可以靠着海外的利益,來供養天下! 那才是真正的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世界啊! 不! 張居正很快就否定了自己心中的設想。

     因為不隻是如此。

     而是真到了那一天,可能天下百姓都将會舍棄耕種田地,轉而去生産那些能銷往海外的事物。

     土地,也就真正變成了不值錢無人問津的東西了。

     中原千年之困,似乎真的有了一個可行的解決之法。

     張居正心中滿是震驚。

     雖然這隻是一個設想,但卻至少給了人們一個設想的機會啊。

     他當即壓着心中的激動,沉聲道:“所以嚴賓客今日所言,水師督造戰船,出海控制倭國海上之金銀島,使我朝能在其上開采,并非是全盤謀劃,隻是開端?” 嚴紹庭看了眼似乎是明白了自己真正意圖的老張,點了點頭。

     “大學士慧眼,我之所以于陛下聖前奏議此事,其實皆是因為若要促成此事,使我朝所産貨物能行銷海外諸國掠奪各地原料,便需要一支強大的水師保護我朝在海外之官民安全和利益。

    ” 得到嚴紹庭肯定的回答後。

     張居正立馬擺正态度,雙手抱拳,看向道台上的嘉靖。

     “皇上,雖然微臣不如嚴賓客知曉海外之事,但嚴賓客今日所說卻是符合常理。

    一旦我朝所産貨物能大肆行銷海外,不需要多長時間,最多三五年,我朝所産貨物席卷之地,必然離不開我朝。

    一旦此地不敬,我朝便可以切斷貨物通行,即刻使此地大亂,而我朝卻不費一兵一卒!” 這是真正的制衡之術啊! 張居正心中驚訝之餘,對嚴紹庭的評價正在無限的拔高。

     這一刻。

     在張居正心中,嚴紹庭真正有了謀國之能,是能在日後入閣拜相,與自己一同将大明治理成一個萬世盛世的人。

     有了張居正為自己的話站台。

     嚴紹庭心中松了一口氣,還算老張是有點眼光的。

     他則是重新擡頭看向老道長:“陛下,臣之所以在昌平書院開設百業,其實也是為了激勵百姓子弟,能多學技藝,能在往後為我朝帶來更多的新事物、新的商品,可以用這些貨物去席卷海外諸國。

    ” 張居正這一刻已經忘了變法革新和自己要不要離開京師的事情了。

     他雙手緊緊抱拳:“皇上,臣以為朝廷當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凡是新生之物,皆可得朝廷激勵。

    若能有造出新物之人,便可賞以财帛,而一旦這些新物能大肆生産售往海外,更可朝廷降旨褒獎!” 張居正目光閃爍,雖然大明當下的貨物很多,但隻有大明能生産的東西更多,才能更好的控制海外諸國。

     他甚至是開始微微有些激動道:“一旦有朝一日,海外諸國凡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皆需仰仗我朝售賣,則我朝王道便可宣威天下,也必将真正達萬國來朝,陛下即為天下共主!” 這話一出。

     道台上,原本還在思考着嚴紹庭今日所說的這個能控制天下的流通之法的嘉靖,不由的心中猛的一顫。

     萬國來朝。

     天下共主! 這可是遠超開疆拓土文治武功的大功績啊。

     前唐太宗李世民,為何會成為後世君王之典範,那個天可汗的頭銜加成可是不少。

     嚴紹庭不由側目看了一眼張居正。

     沒想到,老張竟然也能生出這等大的抱負來。

     他立馬又笑着說道:“其實,若是我朝操辦得當,關外之事也能遵循此法,使關外蒙古人、遼人皆為我朝所用,永遠離不開我朝,而需依附于我朝羽翼之下。

    ” 其實過些年的隆慶合議,也就是這個路子。

     當下遼東局勢在大多數時候處于穩定狀态,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因為朝廷一直在給關外的部族發放通商的文牒。

     沒有人是真的願意将腦袋懸在腰上,和大明作對的。

     當然。

     嚴紹庭也清楚,自己說的這句話是将大明内部的問題給屏蔽掉了的。

     而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

     邊疆地區,很多時候那些掌握軍政權力的人,都在幹着養寇自重的髒事。

     其實這個道理很容易就弄明白。

     若是邊關終日無事,年年太平。

     朝廷又如何會心甘情願的撥付那海量的錢糧? 這裡。

     嚴紹庭就不得不點名遼東的某人了。

     雖然前期确實有功于朝廷,但後期卻漸漸狂妄自大,最後将養寇自重這事給玩脫了。

     最後的結局就是。

     大明在遼東徹底失去控制,進而因為鞑子入關的事情。

     其實一開始朝廷在遼東,充當的都是裁判的角色,平衡各部各方的紛争,與各方保持友好的關系,雙方通商。

     隻是某些人啊…… 呵忒! 嚴紹庭不由在心裡唾棄了一嘴。

     不過話分兩說。

     萬壽宮内殿。

     嚴紹庭望向老道長,語氣真誠道:“陛下,此事若是辦成,決不隻是開疆拓土之功可以比拟,一旦做成則萬國皆需仰仗我朝。

    一國興榮皆在陛下一言之下而定!” 道台上。

     嘉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他的目光閃爍不定的看向嚴紹庭和張居正。

     在他看來。

     這兩人算是朝廷裡難得的能幹之臣,卻都年紀輕輕,完全可以在朝中幹上幾十年。

     他當即沉聲開口:“此事,當真能成?” “朕能期待有朝一日,看到萬邦來朝。

    ” 嚴紹庭眉頭一挑。

     瞟了老道長一眼。

     這個不要臉的!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