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章 控制世界的經濟學

首頁
    隻是事到臨頭。

     張居正心中又難免生出了一點不舍。

     畢竟。

     當下這座北京城,才是大明朝的權力中心。

     若是離開這裡,自己想要推動朝廷變法革新的事情,就要耽擱下來。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随着自己離京任職,原本在朝中聚攏起來的那些支持變法的官員,恐怕也會受到影響。

     不說這些人可能會受到牽連,就是往後這些人還會不會繼續支持變法也是兩說。

     但嚴紹庭此時提出的這個話題,卻明顯是吸引住了皇帝的注意。

     張居正是和等人。

     自然看得出,雖然嚴紹庭提的這件事,看似隻是涉及金銀這等黃白之物,但背後卻依舊是牽連着變法革新。

     畢竟。

     若是朝廷當真要出海開采倭國海上的那座金銀島,便算是開了大明朝的先河。

     而同樣按照嚴紹庭所說,朝廷必然會在水師方面更進一步的增加投入,用于打造戰船,招募士卒、水手。

     大明朝往後會越來越傾向于海洋方面。

     畢竟當下,朝廷每年就能直接通過海外的絲綢貿易獲利千萬。

    若是加上開海之後通商所得,這其中的價值已經不可估量。

     不得不說。

     嚴紹庭為自己想的這個法子,算是個好法子。

     但終究需要自己遠離朝廷,離開這個能讓變法政令從上到下推行的地方。

     因為厭惡極了在朝中與徐階争鬥的張居正,陷入糾結之中。

     而道台上。

     嘉靖卻在心裡算着另一筆賬。

     說到底,嘉靖還是大明的皇帝,考慮的除了錢糧,還有旁的。

     他不由緩緩開口:“朕剛剛在想,朝廷如今做着絲綢的買賣,也已經開海通商,朝廷所得金銀也必然會越來越多。

    若單單是為了倭國海上那座所謂金銀島,便大肆催促水師督造戰船,是不是有些浪費。

    便是到時候将金銀都弄了回來,天下百姓恐怕日常之物價格也必然會水漲船高。

    ” 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常識了。

     就算是嘉靖,也能看的明白。

     嚴紹庭當即拱手開口:“陛下英明,若單單隻是開采海外金銀,與海外諸國通商賺去金銀财貨,我朝民間物價必然會因為金銀大量湧入而變得如陛下所言水漲船高。

    到時候,這些漲起來的價錢也都得要我朝的百姓們白白承擔。

    ” 嘉靖瞄了一眼嚴紹庭。

     他的臉上帶着一抹笑容。

     自己沒有這小子那麼多賺錢的門路和點子,但看人用人卻是準的。

     嘉靖當即幽幽發笑:“看來,你已經有法子解決這個問題了。

    ” 嘉靖臉上帶着濃郁的笑容。

     他對嚴紹庭這小子看的最準。

     要是這小子沒有想好萬全的法子,就不會急匆匆的将這個事情提出來。

     而這一點,也正是自己一直看重這小子的原因所在。

     就連張居正亦是側目看了過去。

     他實在有些想不到,嚴紹庭究竟要如何能在這件事情上,顧慮到金銀湧入導緻大明物價上漲,而且還能讓這件事始終和将來的變法革新聯系在一起。

     這可是個大難題。

     就算是自己當下,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魚與熊掌。

     到底還是難以兼得的。

     張居正目光平靜的注視着嚴紹庭,心裡頭卻并沒有多少期待。

     嚴紹庭則是不急不慌,顯得甚是從容。

     他緩緩當着老道長和老張的面,緩緩開口。

     “微臣以為,若想解決此事便要首在流通。

    ” 衆所周知的一個事情。

     那就是,錢隻有流通起來,才能被稱之為錢,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

     若是無法流通,那就是一堆金屬而已。

     不能起到半點作用,還會平白拉高物價,增加百姓負擔。

     而這個說法,其實對于嘉靖和張居正來說,并不是什麼難懂的點。

     嘉靖更是皺眉道:“朝廷曆來都有旨意,不許民間私藏金銀,更不許重陪葬,将金銀埋于地下。

    但我中原風俗如此,又豈能一時改變?” 嚴紹庭搖了搖頭。

     “回禀陛下,臣說的流通,并非是要讓我朝内部錢财流通,而是用往後必然會越來越多的錢鈔,轉為各類貨物,流通與海外。

    ” 這話立馬引起了張居正的注意。

     他當即不由開口:“如何操作?以貨物流通海外,又是何等道理?” 嚴紹庭側目看了一眼張居正。

     随後則是看向上方的老道長,繼續解釋:“微臣以為,朝廷若簡單頒行旨意,很難改變當下國中局面。

    但朝廷卻能從上而下的推動事情,使我朝能多産各類貨物。

    ” 說到此處,嚴紹庭的臉上流露出一抹濃郁的自豪。

     他器宇軒昂,自信滿滿道:“放眼天下,諸國林立,唯我大明可傲視天下,我朝所産之物,皆為諸國競相追逐。

    一件官窯瓷器,便能引得諸多外商趨之若鹜,而若這瓷器之體型越大、規格越高,則外商願以萬金購之。

    更不要說,我朝所産那些精美絕倫的絲綢、漆器等物。

    微臣望遍諸國,無一國能有之。

    而這,也必将成為我朝稱霸天下的真正利器!” 這一刻。

     嚴紹庭就是這麼的自信。

     因為。

     他所說的,就是事實。

     當下這個時候,就是獨屬于中原的銷售市場。

     嚴紹庭接着語氣放緩:“而我朝雖然地大物博,可卻也有衆多事物,非我朝能産。

    諸如南洋香料、西洋寶石,更莫說我朝一直緊缺的易于開采的金銀銅鐵,乃至于是山中巨木。

     “朝廷隻消以政令推動,鼓勵我朝民間大肆生産成品,進而通過如今已經通商的海路,将我朝所産之物運往海外諸國,再與當地換成我朝所需的一切原料,将其帶回。

     而這其中,必然也是我朝占據上風。

    一旦此事操辦得當,不需要多少年,可能隻需要三五年海外諸國就會變得離不開我朝,往後必将紛紛仰仗我朝鼻息而生。

    ” 貿易限制。

     這才是嚴紹庭真正想說的事情。

     用貿易的壟斷,來真正控制海外諸國,從而用大明大量生産的物品來控制這些地區,去大肆掠奪那些原材料。

     一旦這件事情做成。

     至少放眼望去,将來的幾十年裡,大明都能成為控制這個世界的唯一的國家。

     嚴紹庭停頓了一下,換了一口氣,而後笑着說:“陛下,這才是微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