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9章 清流領袖原來是嚴世蕃?

首頁
     半響無人回應。

     那開口喊話的官員擡起了頭,眉頭微皺。

     “潘允端呢?” 周圍仍無人應答。

     半響之後。

     另一名觀政都察院的今科進士舉起手。

     官員當即沉眉看了過去:“人呢?” 那觀政都察院的進士,吞吞吐吐小聲道:“似是去南城辦事了……” 禦史官員眉頭一皺:“南城辦事?誰給的令?和誰報備了?” 而那開口解釋的觀政都察院的進士,卻已經是低下頭。

     隻是低頭之後。

     卻是眼中精光一閃而過。

     嗯。

     此人和申時行、王錫爵皆為南直隸今科考中的進士。

     而到此刻。

     其實問題已經清楚了。

     禦史官員臉色浮現不悅:“派人去找!給找回來!” 嘭! 桌案被禦史官員拍響。

     周圍的官吏們,頓時安靜了下來。

     “找回來!” 一時間。

     衆人紛紛出去,遣人去往南城。

     京師裡。

     穿着大紅袍的各部堂官們,在西苑商議軍國大事。

     各部司衙門也各有忙碌之事。

     都察院的事情,不過是朝堂一隅。

     回到西苑萬壽宮中。

     在嚴嵩、高拱、袁炜等人開口發言之後。

     短暫的沉默。

     徐階隻能是躬身彎腰道:“聖明無過陛下,今日之事,萬般過錯,皆為臣下。

    君上垂拱,豈有錯乎,君上若錯,則臣下罪。

    ” 嚴讷等人亦是拱手彎腰,低下了頭。

     該如何處置當下的局面呢? 嘉靖眯着雙眼。

     心中不免生出一絲盤算。

     這時。

     參與旁觀的高翰文,則抱着笏闆從殿門處附近站了出來。

     “臣,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有本要奏。

    ” 正在猶豫,懸而未定的嘉靖,當即看向了殿門處。

     高翰文擡頭看了一眼,趕忙轉移視線看向了嚴世蕃。

     他在衆人注視下,規規矩矩的拱手彎腰作揖。

     而後擡頭直身,開口道:“此次工部所查之事,下官聞風而奏,如今事情光明于衆,左侍郎無有貪墨不法,下官向左侍郎緻以歉意,所有沖撞冒犯之處,還請左侍郎見諒,下官與左侍郎在朝為官,皆是為了國朝社稷,上報君上,下為黎庶。

    ” “是條漢子!” 嚴世蕃當衆開口,而後說道:“敢作敢當,犯錯認罰,是個漢子!” 隻是。

     高翰文點點頭,卻是轉口道:“但下官,還是要彈劾左侍郎。

    ” 嚴世蕃眉頭一皺:“哦?你還要彈劾本官何事?” 說完之後,嚴世蕃也在衆人注視下,收斂起了臉上的神色。

     衆人又看向高翰文。

     這人不是嚴家的? 原本上疏彈劾工部舞弊時,就顯得古怪。

     方才又當衆道歉。

     不等衆人反應過來,現在他高翰文竟然當着嚴世蕃的面,說還要彈劾他這個工部左侍郎。

     這事當真是稀奇了! 高翰文則是轉而看向上方的皇帝。

     “陛下,如今雖然工部所謂貪墨一事真相已經光明于衆,但左侍郎當初經受風波,卻不知上奏自辯,反倒大不合規矩借事上疏言及變法革新之事,此舉屬為不妥,更有違律,當以申斥。

    ” 這算是高翰文第二次,從變法革新的事情上,當衆彈劾嚴世蕃了。

     殿内。

     衆人一陣意外。

     眼神卻是不由的掃向了殿前的嚴嵩、嚴紹庭祖孫兩人。

     難道嚴家内部意見不合? 可都是朝堂之上千年的老狐狸,難道不知便是證見不同,可伱一家之姓,難道還能分成兩家? 嚴世蕃則是當即抱拳轉身,拱手看向上方的皇帝。

     “回禀陛下,臣所奏變法革新,便是自辯!” 嚴世蕃在搞什麼? 這時候,就連嘉靖都看不懂了。

     他沉聲道:“你說說這二者有何關系?” 嚴世蕃點點頭:“臣今日有言,君上不易,體恤臣下,而臣下多有不顧君上之行,實乃無德!” “臣之奏請變法革新,非過往之變法革新,臣請變法革新,乃為我大明江山社稷,祖宗基業!” 嗯? 這話怎麼這麼熟悉? 一時間,殿内衆人心生疑惑。

     這貌似是往日朝中清貴名流官員的話吧。

     怎麼今天跑到嚴世蕃嘴裡去了? 嚴世蕃卻是繼續道:“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披荊斬棘,初創大明基業,二百年來曆代先君聖明而治,乃至陛下乾坤獨斷,國朝若有艱辛,卻亦能于陛下治下而共克之。

    ” “臣請變法,乃為護我大明二百年祖宗基業,定大明江山社稷,安天下黎庶百姓。

    ” “變法或是變之名,卻行之祖宗法。

    ” “而今朝中整饬吏治,是否為變?可又是否為祖宗法?” 這話沒人敢接。

     怎麼接? 太祖高皇帝為了整饬吏治,貪墨八十貫就是絞刑了,更有甚者是被扒皮充草了的。

     現在的考成之法,較之太祖高皇帝整頓吏治的力度,可是遠遠不足的。

     而嚴世蕃又說道:“天下人均田,百姓有所依,而今臣要奏請變法,亦是為天下百姓,依照黎庶,此亦祖宗法。

    ” 這就很難受了。

     即便是徐階,也是一時眉心緊皺。

     嚴世蕃句句祖宗法,句句變法。

     分明是兩樁事。

     可到了他嘴裡,就成了一件事。

     這可是從未見過的詭辯。

     而高拱等人卻是眨了眨眼,驚訝之餘,有些意外,也有些了然。

     心中更是好笑。

     若當真依着嚴世蕃所說。

     他豈不就成了朝野清流領袖的。

     誰人能比得過他? ………… 月票月票 潘允端(1526~1601),字充庵,上海人,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禦史和刑部尚書。

    潘允端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四川右布政使等職。

    萬曆五年(1577年)解職回鄉。

    潘允端留給世人最大的貢獻就是修建了豫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