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7章 我想了想,張知府說的對!

首頁
    風,便不如南方? 陛下聖明仁德,垂拱而治,承襲列祖列宗,撫育龍子龍孫,宗室祥和,我朝盛世可期,北地安甯長久,學風自當興盛,待那時北地讀書之輩又豈有不如南地讀書人?” 嚴讷用當下大明南北兩地讀書人不一樣,來反對張居正提出的依照各省人丁戶籍定額取士。

     張居正便用将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來反對嚴讷所說的。

     伱嚴讷總不能說,我大明朝不可能萬世長存吧。

     那你嚴讷就是犯了大逆之罪。

     而如果大明能萬世長存,代代而傳,那麼北地休養生息,沒有戰亂,學風自然是一年更比一年強,讀書人也自當會一年更比一年多。

     所以。

     依照各省人丁戶籍改革春闱會試定額取士人數,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考慮的是大明朝江南千秋萬代的事情。

     張居正反駁完嚴讷之後,便當即拱手看向上方的皇帝。

     他沉聲開口道:“陛下,臣今日所奏請之事,非是僅為當下,而是為陛下将要開啟的大明盛世,後世子孫着想。

     陛下垂拱而治,聖明無雙,承前繼後,北地承平二百年,将來還要承平萬年,今日所改之法,乃是功在千秋,利在大明子孫後人的大功業之舉!” 嚴讷頓時眉頭皺緊。

     被張居正這麼一弄。

     這件事就成了直接和大明國祚、後世皇帝挂鈎的事情。

     自己還怎麼反對? 反對就是在說大明要亡國,不可能永世長存。

     可不反對? 難道就要讓張居正明晃晃去清查天下兩京一十三省的人丁戶籍? 等他張居正查清楚了,到時候說不定悄無聲息的就連帶着将天下田畝給查明白了。

     當真是用心險惡啊! 嚴讷目光看向了前面的人,他沉聲開口道:“内閣幾位閣老也這般認為嗎?嚴閣老和徐閣老,對此事是何看法?” 明面上。

     嚴讷是在問整個内閣的意見。

     但實則上,其實就是奔着徐階去的。

     他張居正是你徐階的學生。

     你這個當先生的,還管不管這件事了。

     徐階也是被氣的不行。

     現在這都成什麼事了。

     他回頭看向目光清明,臉色鄭重的張居正。

     這個學生。

     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他原本以為,皇帝将這個學生降為順天知府,能止住他想要變法革新的心思。

     可他當真不怕嗎? 當真不怕一貶再貶,貶到天涯海角去? 現在。

     就連嚴讷都不顧規矩,直接逼問起了自己。

     徐階沉着臉,輕聲開口道:“既然是為了春闱會試取士一事公允,何必如此大費周章,惹得朝野上下都要忙于清查各地人丁戶籍? 既然朝中有賬目,戶部那邊也管着天下稅課,就按照朝廷過往的存檔,直接劃出一個道來,各省依照過去的存檔,直接定下便是。

    ” 事情被張居正和大明的江山社稷扯上關系。

     三榜改為兩京一十三省榜的事情,就不能直接阻止了。

     但不去清查各地人丁戶籍,直接采用朝廷已有的存檔數據分配好就是了。

     真讓張居正去清查天下各道人丁戶籍? 那地方上那些佃農,以及無奈投獻進入大戶人家為奴的百姓,是不是都要被清查出來,返還戶籍? 那這日子還怎麼過? 随着徐階的開口,嚴讷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

     隻要徐階這個次輔不是和張居正一樣的想法,能旗幟鮮明的反對清查人口戶籍。

     那局面就還算是可控的。

     但是。

     張居正卻顯然是準備充足。

     到了和先生正面交鋒的時候了嗎? 張居正心中沉吟了片刻。

     随後沉聲開口道:“陛下,朝廷過往存檔天下人丁戶籍數目,又豈能與當下相比?” “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下旨兩次清查天下人丁戶籍,皆在六千萬人丁左右。

    成祖朝天下人丁戶籍六千五百萬左右,而到了成化二十二年,天下人丁在籍仍為六千五百萬左右。

    ” “至今,朝廷各部司衙門所用天下在籍人丁,皆以成化年間為準,乃六千五百萬左右。

    可成化朝至今,數十近百年的時間,天下人丁怎可能無有增長?” “天下間豈有這樣的道理,臣以為如今天下應在籍人丁,絕不止六千五百萬之數,定然早已倍增之!” “朝廷若要公允取士,則必然要查明天下應在籍人丁。

    況且,朝廷至今近百年未曾清查在籍人丁,戶部各稅課一直以過往存檔征繳,可多出來的人丁卻并未加征稅課,朝廷豈不是橫損一大筆數目不可知曉的稅課稅銀?” 說完之後。

     張居正默默的瞥了一眼嚴紹庭。

     嚴紹庭會心一動。

     看來老張也跟着自己學會了,說什麼事都能和銀子扯上一點關系。

     他當即上前一步。

     拱手颔首。

     “陛下,臣這一陣好生的想了想,直到張知府剛剛所說的事情。

    ” “臣以為,張知府說的對!” ………… 月票推薦票 感謝不問來曆、記~~的打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