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張居正:我要搞事咯

首頁
     袁炜亦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

     高拱、袁炜兩人如此,那麼郭樸和高燿兩人自然也不會開口說什麼。

     剩下的工部尚書雷禮、兵部尚書胡宗憲以及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則是目光看向了嚴紹庭。

     剩下的。

     也就是嚴讷等人了。

     嚴讷等人也沒有開口,而是留意着徐閣老的動作。

     就是這樣。

     萬壽宮大殿内,竟然在嚴紹庭開口反對之後,忽然就陷入到了安靜之中。

     詭異的平衡。

     最後。

     竟然還是嘉靖微微皺眉,開口出聲打破當下的寂靜。

     “張居正,嚴紹庭所說成法不可改。

    ” “你又如何說?” 問完之後,嘉靖的目光幽幽的瞥向在場,這一個個閉口不言的臣子們。

     好啊! 都好的很! 讓朕沖鋒陷陣? 張居正颔首躬身道:“回禀陛下,誠如嚴侍讀所言,我朝施行南北中三榜已有一百多年。

    但是也如嚴侍讀所說的,太祖高皇帝時本是天下隻一榜,而後改為南北兩榜。

     “再至宣宗時期,尚未改元,宣宗皇帝便下旨改南北兩榜為南北中三榜,随後方才有了近二百年施行的三榜定額取士之法。

     難道太祖高皇帝可改章法,宣宗皇帝能改太祖高皇帝成法,本朝便不能改之?” 大殿内。

     隻有張居正的詢問聲。

     嚴紹庭心中微微一笑。

     自己剛剛隻是起一個鋪墊作用,現在他不打算開口了。

     嘉靖見嚴紹庭也不說話了。

     眉頭微微皺起。

     他隻能自己詢問起來:“既然是那考生庸部中誣告,順天府認為僅革除其一切功名,永不錄用,不足以以正視聽,便隻複議其定罪嚴懲即可,何故又要奏請開兩京一十三省榜單定額。

    ” 這不是多餘嘛。

     張居正卻是回道:“回禀陛下,順天府認為今科春闱會試考生庸部中之所以明知主考官無錯,卻偏生要誣告主考官,乃是因為其自覺不中。

     而他乃是隸屬南榜考生,朝廷對三榜早有定額,而他也自知無望高中,卻還要胡亂誣告,知法犯法自當嚴懲。

    僅以革除功名,永不錄用,絕不足以懲戒,警告往後其他考生。

    ” 其實這個話題。

     關系的隻是天下恩科取士的公平性問題。

     可是哪裡又有絕對的公平。

     如今三榜定額取士,不過也是國初的時候權宜之計。

     難道就因為北地文風不盛,所以定額之數就要少于南榜? 這是公平嗎? 為何偏偏宣宗皇帝,又單獨弄出來一個中榜。

     還不是因為之前的南北兩榜,算不得真正的公平。

     可是三榜就公平了? 徐階這時候終于是在一陣思量之後,緩緩開口道:“陛下,不論是兩榜還是三榜,都是朝廷為了彰顯取士公允。

    如今順天府奏請開兩京一十三省榜定額取士,實則與三榜并無差别。

    ” 這是同意張居正的奏請了? 嚴讷、潘恩等人眉頭一挑。

     張居正當即開口道:“徐閣老所言極是!兩榜是為了朝廷取士公允,三榜亦如是,臣所奏請兩京一十三省榜,也是如此,各省道一榜定額取士,方才是最為公允之法!” 當先生的和做學生的,都支持這件事,嚴讷和潘恩兩人就要開口附議了。

     反正按照兩人所想。

     既然這件事是張居正奏請的,而嚴紹庭反對,那麼徐閣老同意。

     或許就是為了和嚴紹庭及其背後的嚴家嚴黨打擂台呢? 不管張居正之前是不是提出了變法革新。

     但他還沒有明确說,和他們這些人劃分界線啊。

     那也還算是自己人。

     隻是下一刻。

     不等嚴讷、潘恩開口。

     張居正就緊接着說道:“陛下,臣以為若要開兩京一十三省榜,其目的便是為了朝廷取士公允,各省定額取士。

     而如何定額,臣以為當清查兩京一十三省人丁戶籍,依照各省道人丁戶籍之數,而定各省道恩科榜單定額取士之人數! “如徐閣老所言,分榜定額取士乃為朝廷彰顯公允,而清查各省道人丁戶籍再定各榜取士定額,則最為妥當公允!” 瞬間! 剛剛要開口附議兩京一十三省榜單定額的嚴讷、潘恩兩人,又立馬緊緊的閉上了嘴,目光詫異的看向張居正。

     而後緩緩的移向了方才出口同意張居正所請的次輔徐階。

     伱徐閣老,當真也同意這個請求? 清查各省道人丁戶籍? 這不就是你張居正之前上疏奏請變法革新裡面的東西嗎! 你張太嶽,什麼時候也學嚴紹庭了。

     搞事情! 換湯不換藥! ………… 月票推薦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